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艺术创作
2020-05-06李昕蔚
李昕蔚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智慧的结晶,在传承与保护方面具有深远的价值意义。纪录片,这一真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不仅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更能激发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民族意识。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价值、视听表现特点、叙事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纪录片 视听表现 叙事表现 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6-0156-02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价值
(一)艺术之精美
在众多的影视表现形式中,纪录片兼顾真实与情感,依靠电视、电影、新媒体等媒介的广泛传播,逐渐成为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的重要载体。纪录片有着直观的画面,加之饱含“取精华弃糟粕”的视觉加工技巧,所以更能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示在大众眼前。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非遗纪录片所承载的意蕴之美、精神之美,重现了其悠久丰富的价值,增强了其艺术观赏性。这也使得原本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精心打扮”后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延伸着它们本身深刻的艺术表现力。
(二)历史之客观
纪录片,顾名思义即以真实生活、真人真事为素材,以展示真实为目的,从而运用艺术的加工手段来启发人们思考的电视或电影艺术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基于此,更将非遗文化的珍贵之处、技艺传承的精妙之处层层挖掘,最后展现给大众。
(三)文化之深远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它依托人与人之间的身口相传而存在。纪录片的优势是将这些经年累月的“传承”化无形为有形,把传统文化的表演形式、制作工艺、传承手段等完整记录下来。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作品不仅是留给后人欣赏学习的珍贵资料,而且更为艺术的发展及认知拓宽了渠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体现着人类对于传统技艺的情感寄托,也展现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特征。纪录片具有客观真实、视听效果突出、流通性强等诸多特点,也正因如此,作品的受眾群绝非拘泥于一处。纪录片广泛地传播将会向更多人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传承的必要性,从而引起不同人群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优秀民俗文化。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视听表现特点
(一)画面语言的真实纪录
纪录片的语言系统,主要由画面语言、声音语言和声画结合的语言构成。镜头下所展现的画面语言,是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它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成功与失败。
电影《定军山》作为中国非遗纪录片的“开山鼻祖”,运用固定长镜头的拍摄方法,真实地还原了京剧大师谭鑫培卓越的表演技艺。这部影片的出现,迎来了中国非遗电影作品的热潮,也为日后多种形式的影视纪录片创作奠定着基础。
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相互作用,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画面语言效果。在纪录片《功夫少林》中,构图饱满匀称、色彩清晰丰富,摄制组首次走进少林寺内部,详实地记录录下少林僧人习武、修禅、制药等隐秘的生活故事。
通过画面的独特视觉效果,纪录片可以迅速呈现出富有生命力的非遗魅力,而这些技巧在叙事上逐步突破电影原有的作用,更加紧密地将传承人的故事和非遗的手艺细节进行融合。导演常用插叙和倒叙的讲述方法来精心雕琢非遗文化在继承之路上的“真事真情”。
(二)声音语言的真实呈现
对于现代人来讲,日益丰富的视听作品培养出了人们极高的视听欣赏品味。非遗纪录片也遵循着这一规律,不断打磨其丰富的纪录内容和真实的声音再现。
真实的同期声不仅可以烘托出画面的艺术效果,还能够给予受众强大的视听冲击力。同期声主要包含人物语言和自然声响,纪录片《传承》第二季,为客观展示古老的传统技艺,就使用了大量的同期声。麻山绝技、鄂温克族驯鹿习俗,现场声音的纪录真实地表达出民间技艺之绝,突显中国非遗文化的魅力。
除同期声外,合理运用解说可以起到辅助画面理解、承上启下、归纳影片等多种作用。解说配合画面,言其难以直观流露之美,亦是真实之感,带领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舌尖上的中国》可属饮食类非遗纪录片的佼佼者,李立宏身为解说员,担当着讲述中国人与美食的联系及各地美食生态的重任。他的嗓音浑厚深沉,音色稳健,极具智者韵味,观众便是通过他的声音识美食、听故事,享受传承背后的情怀及意义。
(三)情景再现的真实刻画
在非遗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情景再现的方法可以保证还原技艺本身的历史感与真实性。这是基于创作者较难拍摄第一手资料而选择的表现手段,尤其是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一些落后的原始村落为吸引游客将古老的文化习俗重新排演并向游客表演,恰巧迎合了非遗纪录片创作者们拍摄保留民俗艺术的愿望。
以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为例,情景再现被广泛应用,通过再现布朗族村寨的茶祖节摘花、祭牛、山泉水泡茶、洗浴神像的盛况,展现出布朗族人对茶祖的敬仰以及对茶文化的传承。真实、客观且生动地再现图景,方便观众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细节,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叙事表现形式
新媒体时代观众对纪录片的影像要求日益增加,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影像式表达也给予着极高的期望。挖好素材、讲好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依靠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其丰富内容,并以此完成其对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作用。
(一)善于寻找切入点
切入点的选择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讲至关重要。对待同一事物,不同的切入点意味着不同的表达和主题含义。毋庸置疑,非遗题材的纪录片叙事主体必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但相同的创作题材,可供选择的切入点却不胜枚举,独特的视角可以更加丰富地表现出非遗文化的当地社会风貌、生活氛围、人物心理等多个方面。
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四集中,当讲述到朝鲜族泡菜的制作方法时,摄制组选择了一位身为朝鲜族人却生活在北京的金顺姬女士作为该部分的切入点,以她返乡学习泡菜为推进剧情发展的关键,不仅引出这项料理的学习制作过程,更彰显出每个深处他乡的人,记忆里关于故乡的味道。基于纪录片的真实,选取新颖合适的切入点,可以更好地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及展示背后的生动故事。
(二)挖掘构思故事线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以某种传统技艺而延续,无形的技艺需要依托有形的传承人,所以在非遗纪录片的创作中,传承人的作用不言而喻。挖掘人物的生活故事,借助人物来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变,富有情节的叙事将有利于推动人物形象的塑造并呈现非遗的真实原貌。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便很好地运用了这种叙事手法,每一集里的人物都各不相同,他们把自己的故事与文物深深地融合,既立足于主题之上又不失叙事的张力。
(三)设置冲突和悬念
沖突与悬念,可谓平淡叙事之中的转折,为引起观众的注意而设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叙事中,设置悬念可以在观众的心里埋下问号,继而带领观众逐步解开悬念。此外,设计一定的冲突,则可以为枯燥的叙事增添戏剧性,让故事发展的方向多些余地。纪录片中结合适当的解说词及音乐,更容易达到令人情绪变化的效果。
(四)捕捉细节作衔接
细节是影视叙事里的最小修辞单元,它就像是纪录片的灵魂,从细微之处鲜活地支撑着主题。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的王友亮,他骑着自行车穿过整个故宫来到大门外,默默遵守着苛刻的工作要求,为的只是抽上一口烟。这样的细节之处便是一个普通人身上最难能可贵的闪光点,刻画着文物修复工作者的朴实、辛苦。
四、结语
近年来,非遗题材纪录片在其视听和叙事的手段上做出较大突破,不仅真实纪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貌,还原传统制作技艺,而且打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广泛地传播交流,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问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也正是媒体应承担起的社会道义。
参考文献:
[1]王鑫,段炼孺,冯天豪.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视觉语言表达与设计[J].西部广播电视,2019,(18).
[2]崔小云.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纪录片的创作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9,(06).
[3]侯鑫.影像艺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纪录片《寻找手艺》为例[J].传媒论坛,2018,(13).
[4]傅秀政.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艺术表现与文化价值——以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为例[J].新闻界,2011,(07).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校级),项目编号:2018YXJ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