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美文学中典故的翻译技巧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2020-05-06汪海洁
汪海洁
摘 要:一直以来,由于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之间的不同,在翻译英美文学中的典故时出现诸多问题,比如:翻译错误以及翻译方法不合适等等,这样就不能使读者正确理解其典故所表达的意思。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英美文学中典故的来源,然后分析了英美文学中典故的常见翻译技巧,最后提出了英美文学中典故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英美文学;典故;翻译技巧;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8--02
很多英美文学作品都多次使用典故,各种类型典故的采用,能够使文章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文章的整体质量。然而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英美文学的典故对翻译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翻译人员在翻译英美文学中的典故时,必须要结合典故内容,选择最适合的翻译技巧,这样才可以大大地的提高翻译水平。
一、英美文学中典故的来源
通常,英美文学中典故的来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神话传说。在西方文化中古希腊是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西方国家的很多历史文化都能够起源到古希腊时期。在古希腊时期,历史文明的突出表现是神话故事,所以英美文学的一些典故主要来自于该时期的神话故事,在西方国家中古希腊神话传说始终都是重要的文化遗产。整体来讲,在现代英美文学中古希腊时期的神话传说是良好的发展基础[1]。第二,宗教传统。在西方很多国家,最主要的宗教组织是基督教,而且在西方每个国家都有着浓厚的基督文化,对于现代英美文学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从某个程度来讲,基督教信仰使很多西方国家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俗发生变化。宗教信仰形式的典故在现代英美文学中普遍见到的,所以在英美文学翻译中,翻译人员必须要对其引起重视,而且也要对西方国家的宗教信仰有基本了解。
二、英美文学中典故的常见翻译技巧
就英美文学来讲,其典故常见的翻译技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直译法
在英美文学中典故建立的语言环境往往都是特定的,在特定的历史以及地理条件下出现。作为跨文化翻译人员,他们在翻译中经常采用的翻译方法是直译法,在英美文学中典故翻译时采用直译法,充分体现了源语言的表述风格,也将文章的原创性凸显出来。该翻译方式在应用中仅仅完成语言转换,尚未适当的引申。将英语和汉语直接对应的形式保留下来,这样可以使读者加深对典故基本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在实际操作中,适用直译法的情况通常划分成以下几点:其一,对于英美文学而言,典故中存在的专有名词已经成为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能够直接翻译。其二,有些英美文学中,典故往往来自于历史故事以及希腊文化等等,所以作者应当在直接翻译后,在注释中将典故指代的事物认真标注出来。例如:“ Achilles' ankle”经过直接翻译后,其中文意思是“阿喀琉斯的脚踝”,该词汇是在古希腊神话中出现的,而且需要在后文中准确标注,指代是“人的弱点”。
(二)意译法
对于英美文学作品而言,有些典故来源于西方国家民族群众的风俗习惯以及社会风尚。在中国文化中该类型内容很难发现与其相应的典故。该情况很难采用直译法,而是应当采用意译法,这样不仅可以将原文意思完全保留下来,而且可以通过灵活的语言运用方法,显著提高翻译水平[2]。例如:在翻译“An apple of discord”时,其是在《圣经》中出现的,如果运用直译法,翻译的汉语意思是“纠纷的苹果”,显而易见,该翻译方式无法使读者充分地掌握源语言的基本含义。因此,作为翻译人员,必须要进一步开发语言隐藏的典故,在认识到古希腊神话中出现该典故后,由于金苹果导致很大的纠纷,此时将其当做“祸根”。又比如“ An apple in my eye”不可以采用直译法将其翻译成“眼中的苹果”,但是如果采用意译法,可以将其翻译成“掌上明珠”,这样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美感。
(三)增译法
增译法是基于直译法,根据历史背景以及民族文化,实施二度修饰采取的翻译技巧,通常是指将一些相应的文字加入到源语言文章的典故中。比如:英美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增译地名与人名,获得显著的修饰效果。结合各种地域特点以及历史文化,采用增译法,这样有利于读者更加全面的认识典故,让学生富有人文主义色彩。在实际应用,通过采用增译法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语言要素,比如:宾语以及主语等等[3]。在采用直译法的同时,应当一些关于典故的文化背景,这样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拓宽英美文学作品中文学典故涉及到民族文化特点。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各个国家之间的沟通,促进互动,而且可以在跨文化环境下使我国读者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英美文学作品。
(四)套译法
在英美文学中典故翻译中,除了以上三种翻译技巧,套译法也是常见的翻译技巧。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几乎不会出现完全对应的情况。如果直接翻译一些典故,这样就不利于读者理解和认识,也很有可能由于翻译受阻,使得文化不能正确解读。对于该情况,最好采取套译的方式,利用中文中相对应的典故完成翻译。比如:翻译“Can the leopard change his spots!”时,能够将其翻译成中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采用该翻译技巧,在源语言的典故中套用汉语的典故,能够准确的翻译,帮助读者正确全面的阅读翻译之后的作品,进而使语言文化传播的高效性得到明显的提升。
三、英美文學中典故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文化背景的不同
不同的国家由于发展历史以及地理位置等等都不同,其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该地域背景下形式的文学作品,势必有国家文化的不同,而且历史传承的典故往往也有各种地域文化带来的影响[4]。因此,在英美文学典故翻译过程中需要全面认识作品当时的文化背景,而且根据我国文化习惯以及文化传统,采用最适合的汉语言充分表达英美文学中的习语以及典故,进而从根本上实现现实生活与文学艺术性的相结合。
(二)英汉典故中的对应情况
其实,不只是西方国家,我国的典故数量和类型都相当多,其和英美文学的典故在文化内涵上存在一些对应[5]。因此,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双方很有可能出现的对应情形,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翻译,全面的认识英美文学。一般来说,其对应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基本对应的能够相互翻译,也就是英美文学中的典故和对应的汉语典故,在用法以及意义方面都是一致的,也很有可能实现相互翻译,然而基本对应和全部对等并不是同一种意思,二者依旧有不同点,然而就整体上来看能够真正实现相互翻译。比如:“burn ones boat”翻译成中文是“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最初来自于我国古代利用海路对其他国家进行入侵的将军,在最终达到目的地后,就会在岸上将使用的每个船只都烧干净,进而告诫其下属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只能勇往向前。第二,有些对应的情况相互翻译,也就是在用法以及意义层面上,英汉典故不一致[6]。然而这样能够迅速发现二者的共同点,两者仅仅是少数的对应,所以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应当结合每种情况,采用适合的翻译技巧,实现相互翻译。
(三)重视文章的总体性
在很多文章中典故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其翻译过程中必须要认真考虑到典故在文章中的真正作用,以文章的总体为切入点,找到最适合的翻译技巧。
结语:
总而言之,英美文学中典故的翻译除了是语言转换过程,还是国内外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其认知以及翻译过程,都需要认识到其蕴含的民族文化,只有提前掌握此民族语言文化特征和典故变化来源,才可以有效完成翻译,而且使我国读者可以正确认识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袁媛.英美文学中典故翻译考虑因素及技巧的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6):85-86.
[2]廖心千.分析英美文学中典故的英汉翻译技巧策略[J].农家参谋,2017(22):190.
[3]刘晶晶.翻译英美文学典故需注意的问题及策略[J].语文建设,2017(23):75-76.
[4]王丽,邓桂华.英美文学中典故的翻译考虑因素及技巧分析[J].语文建设,2014(08):73-74.
[5]吕钱钱.英美文学中典故的英汉翻译技巧分析[J].長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09):158-159.
[6]张丽君.论英美文学中典故的英汉翻译技巧[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