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夏目漱石《心》中的“明治精神”
2020-05-06刘景函
摘 要:“明治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夏目漱石小说《心》中,并且在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明治精神”的内涵在作品中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个人层面上的明治精神,即从西方引进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最后往往沦为利己主义;另一方面是国家层面的明治精神,即近代天皇制,本文主要分析其中的个人主义。另外,本文将从夏目漱石的生活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以及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好地诠释“明治精神”,并且领会作者对其的批判和反思。
关键词:《心》;明治精神;夏目漱石
作者简介:刘景函(1996.12-),女,汉,吉林省长春市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8--03
引言:
“明治精神”一词首次出现在夏目漱石作品《心》中,这种精神对于生活在明治时代的每个个体以及整个国家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伴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深受东方儒学教育的个人并不能完全接受“自由主义”思潮,并随之而来产生了孤独、怀疑的情绪。为了巩固政权摆脱民族危机,天皇制逐步建立发展使国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夏目漱石可以说是明治时代的同龄人,在阅读其作品《心》中,我们逐渐发现了作品中的人物均带有着“明治精神”的意味,所以想要领会夏目漱石作品《心》的思想内涵,就不得不研究并掌握作品中“明治精神”的具体内涵,从而领会他的写作意图与希冀。通过对综合国内、国外情况来看,大多数主要研究主人公的人物形象,“自我本位”以及解析夏目漱石创作意图。本文将从多角度对《心》中的中心内涵“明治精神”进行分析,还原夏目漱石笔下“明治精神”的真实状态,尝试再现作者心中理想的明治时代的社会风貌。把握这部作品中的“明治精神”对于今后对夏目漱石以及对他的作品的理解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明治时代”对夏目漱石的影响
(一)夏目漱石生活的社会背景
由于日本早期开展的明治维新运動,使其成为为亚洲首个步入工业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在1867年,也就是在明治维新的前年,夏目漱石出生了,可以说是明治时代的同龄人。他见证了这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全盘西化”的改革给国家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明治维新运动使日本在政治、经济、教育、法制方面的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而另一方面日本本土文明遭到严重的破坏,人民完全失去自主与自我性,社会各种机制欠缺完善,漏洞百出。面对主张个性解放和自我觉醒新思想的涌入,生活在这片岛国上的人民开始社会价值观混乱,物欲横流,道德迷失。知识分子一方面表现出对平等,自由和个性解放的积极追求,另一方面又对无法确定自己在社会的定位表现出悲观绝望。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少有的极具有思辨能力的作家。由于三年的留学经历使他充分了解西方文化的自由与独立,所以在小说《心》中对并未建立起真正“民主”“自由”的明治时代做了深刻的描写。深入探索了近代知识分子的苦恼,突出了知识分子的孤独感和悲观厌世的情绪,形成鲜明的心理剖析和哲理探求的艺术倾向。
(二)夏目漱石的个人经历
日本文艺评论家所说“生于一个时代的人,其身上毋庸置疑会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1]176夏目漱石生于东京一个武士道家庭,在他出生后夏目家开始趋于衰落,同时,经济环境也严重打击着他这样的封建的贵族。
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夏目漱石出生于不吉利的生辰,家里的兄弟非常多,加上母亲年龄大,因此,两岁的他被寄养到新宿的“名主”盐原昌之助的家里。后来,养父养母离婚了,也这造成了他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夏目漱石10岁的时候,他重新回到亲生父母的家庭。在这重新回归的日子里,夏目漱石开始享受到了真正的家庭的温暖,可是在5年后,由于他母亲的去世,这让受到了更大的心理伤害。十九岁时夏目漱石离家开始其外宿生涯。这段与亲人间的纠葛使夏目漱石深深怀疑亲情与人性,心中充斥着自卑、敏感与多疑,对其创作风格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心》中,“先生”被亲叔叔欺骗,“K被养父母断绝关系,这都是夏目漱石亲身经历的体现。由于自幼受儒学的影响,加之后来三年的英国经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不仅在日本这片环岛国土上进行着,也猛烈地撞击着夏目漱石的心,使他更能切身体会到和他一样的知识分子苦涩、迷茫、空虚的内心世界。这种内心的空虚与物质上的极大富足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二、个人层面的“明治精神”——个人主义
1.“先生”形象
《心》包括了最重要的三大部分:先生与我、父母与我、先生遗书。在第一、第二部分的大量铺垫当中,从而顺利引出了“先生遗书”的第三部分。“先生”的自杀从小说中可以分析出三点原因1)对K的负罪感2)天皇驾崩3)对自我与时代的失望。先生在学生时代积极乐观,善良真诚。在父母遗留财产的问题上,受到了他心中至亲叔叔的欺骗,形成了谨小慎微,不信任任何人的性格。他果断离开叔父只身前往东京求学,住在小石川公寓时,对房东母女客气又疏远,抱着强烈的戒备之心。当他发现房东太太刻意让小姐与自己亲近而自己又爱上小姐时,他的内心又陷入了矛盾中。后来先生的朋友“K”与“先生”同住,“K”也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房东小姐,这样便形成了一种关于友情与爱情的三角关系,在“K”向“先生”坦露喜欢房东小姐之后,先生的不信任以及嫉妒心使“K”陷入了自我矛盾中,加之“先生”抢先一步收获了与房东小姐的婚约,“K”自杀了。“K”死后,先生切断了与外界所有的联系,单调而孤独的生活着,此时不安、惭愧、敏感、多疑占据着他的内心,他试图用酒精麻痹自己,企图通过安静的生活忘记一切。天皇的死讯和乃木大将的遗书动摇了“先生”想要通过平淡生活抹去一切的心。“先生”选择了死亡并将自己的死冠以“明治”之名。在他心中,他与乃木大将的是相同的人。乃木大将是因为没有完成任务带有负罪感的死,他自己是背负着十五个岁月对“K”的愧疚与罪恶而死,他们的死都是为自己解脱。
小说结尾部分写道:
“心底深处总有个根本的信念:不管世人如何,自己还是个完美正派的人。然而,这一信念被K完全破坏了。当我意识到自己与叔父是一丘之貉时,一下子动摇起来无法站稳。曾经厌弃别人的我也开始厌弃自己,就这样我变得无神呆滞了。”[2]287-288
看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马可·奥勒留的一句话:
“为自己复仇的最佳办法,就是不要活成你厌恶的人。”[3]
而先生最终还是意识到自己与自己深深厌恶的叔父是“一丘之貉”。先生从对自己人性的剖析中,在理智而冷酷的显微镜下,还是看到了自己与叔父人性中相似的丑陋成分。像奥勒留说的那样,先生发现自己活成了利己主义者,活成了他“所厌恶的人”。在当时,西方独立、自由、个性解放的思想是他想要完成自我价值实现的动力,可是这种自我实现的结果却导致了朋友“K”的死亡。自责、敏感、多疑、孤独如层层乌云笼罩着他的内心,基于明治时代的真实社会环境之下,面对生活在对自己没有定位的社会、面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死亡是最好的解脱。“先生”的形象,也是在明治时代东西方文化集于一身的知识分子缩影,对“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彷徨也从侧面映照出了他们逐渐破灭的内心。
2.“K”形象
如果我们细细品读小说《心》,就可以更容易理解“K”的形象及他的死亡。我认为,“K”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是在面对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与“先生”的友谊和对“小姐”的爱慕的矛盾之下。从“K”的身世来看,他出生于禅家,很早没了母亲,为了上学寄于养父家。小说的前部分所描写到,因为“K”完全凭个人意愿转到哲学系,却遭到家中反对失去了生活费和学费的来源。那时他认为哲学思想、宗教教义,还有贤人感悟出的道理是他全部生活的追求和信仰。那时的他精神世界是充实的、丰盈的。即使过着穷苦的生活,他也是充满信心、斗志昂扬的。他的朋友先生在知晓他的遭遇后提出过要帮助他,但却遭到拒绝,这也表现出“K”的自尊心和意志力都非常坚强。这里体现了,在没有与先生搬去同住之前的“K”是一个有追求、有人生信仰、并且快乐的年轻男孩。而他最后的遗书却表示“自己意志薄弱”,因为修道无望而产生了绝望。可是促使“K”的自杀的原因真的如此简单么?毕竟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无法构成自杀关键条件。那么,失恋是压垮“K”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导致“K”自杀最直接、最可见的原因,但是绝不充分。
尽管“K”的内心世界丰盈,但是作为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男孩,生活在俗世不可避免地会对亲情友情爱情产生情感上的渴望。从父母及养父母那里得不到温暖的他,得到了自己的朋友 ——先生的帮助与支持,后来在房东家又对小姐产生了爱情。在与先生同住的这一段时间内, 首先,“K”因先生和房东家小姐感受到了未曾感受过的人间温情。其次,他也认识到了陷入这种感情与自己所追求的人生信仰的矛盾性。他的信仰给他指引的方向是向学而精进,“精进”的尽头是不受世俗纷扰的无边的智慧与宁静,而通向“精进”的路却要求自己不能流连于世俗的情感。这时的“K”迷茫了,他一方面不能放弃自己的人生信仰,另一方面又贪恋世俗的温情。“K”将这种徘徊矛盾的心里诉说给了他唯一信赖的先生:他向先生坦白了喜欢房东家小姐的真心。这使先生既惊诧又嫉妒,便用“精神上不求精进的人就是蠢货"这句话来刺激“K”,被利欲以及嫉妒蒙蔽双眼的先生又抢先获得了与房东小姐的婚约。“K”面对这种友情的背叛,失恋的打击,他的已经没有愤怒了,只是深渊一般的绝望。先生把本与世俗感情相安无事的“K”拉进温情的圈子,又给他了对人世感情绝望的最后一击。此时的他发现学习精进的思想已经无力把他从世俗的情感中拉扯出来,自己唯一的朋友背叛了自己,同时对爱情的美好幻想也破灭了。他不知自己应该再去相信、再去追求什么。自己的信念与现实都进入到了不可控的境地,他才边说着“自己意志薄弱”边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从整个时代来看,他追求内心与精神世界的丰盈,注重个性自由与解放。“K”的追求与时代格格不入,他所受到的傳统文化教育使他更加无法适应时代的快速变化,造成了“K”的不安与焦躁,怀疑与惆怅的敏感性格。
三、夏目漱石对“明治精神”的反思与批判
夏目漱石是日本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一名文明批评家。他虽然生在日本,却因为受过西方先进文化的熏陶,把自由、平等、实现人生价值作为毕生追求。在他的诸多作品中,塑造了诸多生活在传统封建专制社会却受着先进文化的洗礼的人民。他们并不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早期作品《我是猫》和《哥儿》中,作家描写了恪守传统生活和道德准则的苦沙弥和哥儿,在利己主义日益盛行的现实社会环境生活的艰难。晚期作品《心》中批评了完全接受了个人主义思想价值的知识分子思想和生活上面临的两难困境。“K”和“先生”作为新旧文化两栖知识分子,实际上就是受在自由主义和利己主义徘徊影响下的牺牲品。这些人物的命运悲剧皆体现了他对这种蒙着“个人主义”外衣实则是“利己主义”的畸形文化的批判。夏目漱石在《我的个人主义》中阐述过他对个人主义的理解:第一,如果想达到发展自己个性的目的,那就必须同时尊重他人的个性。第二,要想使用属于自己的权力,那就必须记住相伴而来的义务。第三,要想显示自己的财力,就必须重视相伴而来的责任。总而言之,许多问题都能归纳到这三条里来。可是为何会产生利己主义?[6]87明治时代,当时的日本人一方面具有那种刚刚成为先进国家的兴奋和激动,另一方面,由于在这动荡的年代里,打着独立自由的西方文化又与传统以忠孝为本儒教产生对立。旧的价值观在新的价值观面前溃不成军,新的价值观却又无法动摇早已流淌在人民血液中旧价值观的地位。往往最后“个人主义”就会沦为“利己主义”。
结语:
夏目漱石所生活的明治时代正逢日本近代化高速发展阶段。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民近代意识的觉醒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旋律。因此,小说中的“明治精神”也有了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双重含义。个人层面“明治精神”的体现是以“先生”“K”为代表受传统封建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不能适应西方先进文化所产生的矛盾、怅惘、无助、孤独的心理。国家层面的“明治精神”是对为摆脱民族危机,促使日本建立殖民帝国主义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的天皇制的强烈批判。夏目漱石将那种对自己所处的时代的不信任和不安融入了作品中,在《心》的初版的封面上,印着一段中文,那是荀子《解蔽篇》里的话:“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夏目漱石说:“我向希望认清自己心灵的人们推荐这部已经认清了人的心灵的作品。”这体现着夏目漱石对“明治精神”的反思,也体现了他对年轻一代深切的希望。
注释:
[1][日] 谷秀昭夏.夏目漱石論[M].韩笑译.束京:河出書房新社,1983.
[2][日]夏目漱石.心[M].林少华译.山东:青岛出版社,2005.
[3]马可·奥勒留 | 为自己复仇的最佳办法,就是不要活成你厌恶的人. 搜狐网,2018-05-05.
[4]为天皇“殉死”与“殉国”—乃木希典.日本新华侨报网,2019-03-08.
[5][日]中村雄二郎.日本文化中的恶与罪[M].孙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李先瑞.试论夏目漱石《我的个人主义》[J].日本研究,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