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与其翻拍的对比研究

2020-05-06王钰倩

声屏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美版白玫瑰斯蒂芬

王钰倩

摘要:《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是茨威格发表于1922年的作品,其先后被美国和中国导演改编为电影。文章通过对两部电影进行对比研究,以探讨二者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视听语言三个大方面的区别。

关键词:改编电影 《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 翻拍 视听语言

优秀的文学著作在电影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为影视作品提供了母体。茨威格发表于1922年的《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曾被高尔基赞美为“惊人的杰作”,这部作品于1948年被德国导演Max Ophuls导演搬到电影荧幕,被翻译为《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由美国环球影片公司出品;2004年被中国导演徐静蕾基于中国民国背景翻拍成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两部电影一直被世人引为对比的对象,既有相互对比,也有与小说原文的对比。本文通过对比的方法,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视听语言三个方面对两部电影进行研究。

故事情节对比

两部电影在情节的整体走向上与原著相似,但又没有做到完全地遵循原著。相比徐静蕾版本的电影,Max Ophuls导演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对于原著的改动更多,这两部电影在主要剧情上存在着如下的差异:

首先,两部电影中都存在男女主人公三次相遇的情节,分别是以女主角女孩、少女、女人三个不同年龄段为划分,但在第二次相遇时,美版电影则在两人相遇相处相知的过程中展开了更加富有浪漫主义的细化表现,从相遇、推掉约会、共进晚餐、共游花园、买花、跳舞到最后回到二人相遇的那间屋子,充满了诗意和浪漫。尤其是在他们一起乘坐模拟车厢,时光倒流式地回忆Lisa的童年,一起在华丽的交响乐中相拥而舞,为观众呈现了一出超越原作的浪漫情节。而在中国版的剧情中,则是男主人公英雄救美,两个人的相遇浪漫却又十分短暂,只有短短几个酒馆的镜头。其次,关于女主人公的婚姻。在美版电影中,Lisa为了给儿子更好的生活,选择与贵族结婚,而中国版中,面对同样的状况,女主人公选择流落风尘,拒绝与军官结婚。这样不同的情节设定为后面的剧情做了铺陈,Lisa受婚姻所束缚,导致第三次遇见斯蒂芬时不得不犹豫不决,内心充满矛盾,但是流落风尘的江小姐,便可以不顾一切飞蛾扑火般地接受作家的邀约。最后,美版男主人公在读完信后悲痛流泪,回忆起与Lisa度过的美好时光,义无反顾地上了贵族的车与之进行决斗;在中国版中,导演只用了一个长镜头,穿过深深的走廊看到了那个趴在窗户上的女孩。

人物形象对比

虽然这两部电影是根据同一部文学作品改编,但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却有诸多不同。

Lisa与江小姐。笔者认为,这两部电影所塑造“陌生女人”形象都是“痴女”,但在表现方式上各有千秋,她们分别代表着导演不同的情感观念,可以通过女人的三个年龄段来进行分析:女孩时期,Lisa趁着帮助管家抬地毯偷偷溜进斯蒂芬的屋子,她大胆地打量甚至触摸屋里的的东西,中国的江小姐是受邀进屋,小心翼翼地观察屋子;少女时期,Lisa会在下班后去斯蒂芬家楼下等他,江小姐则是在游行中偶遇作家;女人时期,Lisa经过内心挣扎后来到斯蒂芬家,在交谈中发现这个男人始终不认得她,便转身离去。江小姐在和作家缠绵后,发现自己被当作妓女,也只能掩饰自己的悲伤,黯然离去,表现出中国女性的牺牲奉献、无我的爱情精神,符合东方的传统伦理观念。因此不难看出,Lisa属于欧美式勇敢追求爱情的女人,她主动出击朝自己的爱情前进,却又不为爱痴狂,是具有理性的。江小姐是典型的保守派中国女性,“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模式是她一生都在苦苦追寻的,她不愿意委屈自己的爱情,不愿与别的男人结婚,却在自己深爱的男人面前强颜欢笑,是一个“痴女”的形象。

钢琴家与作家。片中的男主角无疑是个彻头彻尾的“负心汉”形象:美国版一开场就是音乐家打算收拾行李逃离即将到来的与Lisa丈夫的决斗,中国版作家回到自己的四合院便开始问道“蔡小姐有消息吗?朱小姐呢?”。从天赋异禀到才华凋敝,被人凝视的钢琴家人生是大起大落的;经历了战乱,凝视世人的作家人生是兵荒马乱的。笔者认为,男主角形象是两部电影中相似性最大的。

老管家。在两部电影中,人物形象差异化最大之处便在于老管家的人物形象设定。在美版电影中,他是一个不会说话的老人却始终记得Lisa,在形象塑造方面较为薄弱,而在中国版中,这位老管家被塑造地相对丰满。这位老管家在女主人公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都见过她,是第一个称呼她为“小姐”的人,是她感情的见证人。老管家的“早啊,小姐”这句台词在全片出现了两次,这个重复蒙太奇的使用就仿佛一面镜子,映射出一个垂垂老矣的老人都能够认出女主人公,而和她有着最熟悉关系的男主人公却把她忘得一干二净。两相对比之下,男人的薄情更能凸显出来,女人的深情和境况的悲惨也更加深刻。

贵族和军官。贵族和军官的形象在两部电影中存在的分歧比较明显,虽然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在小说中是同一个人,但一个是深爱Lisa,明知她不爱自己却依然与她走进婚姻殿堂,在她死后与斯蒂芬进行决斗的痴情汉,一个是护花使者般陪伴在流落風尘的江小姐身边,他与江小姐一样都是对爱情求而不得的苦情者。笔者认为,人物形象间存在的差异是因为两部电影各自所要传达的爱情观的不同:奥地利贵族爱上Lisa并与她结婚,飞蛾扑火般地抓住了自己的爱人,尽管她最爱的并不是自己,在她死后,悲痛的贵族要求与斯蒂芬进行决斗,与男主角斯蒂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黄觉扮演的军官所称呈现给观众的是对于爱情的默默忍耐和付出,少了一股在爱情面前勇往直前的冲劲,因此他的存在只是为了衬托江小姐的痴心。

总而言之,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可以得知,美版电影是一部关于爱情的电影,而中国版电影则是关于女人暗恋的故事,这二者是存在明显差异的。

视听语言对比

视听语言是一部电影的灵魂所在,通过镜头的运动、画面的构图、色彩的明暗、声音的配合共同协作讲好故事。尽管上述两部电影间隔半个世纪,但在视听语言的运用和配合上都各有所长。

镜头语言。镜头作为电影的组成细胞,它的排列组合对于电影艺术的叙事表达具有重要影响,它是一次从特定角度对某一个动作进行的记录,以展现人物、故事和情节。在上述两部电影中,导演都大范围地使用了长镜头和镜头运动,正反打镜头在对话中出现的频率较高,还原了文本中的全视角叙事,以全知视点通过女人的旁白来推动情节发展,但也有各自的创新性镜头语言。两部电影中,都出现了白玫瑰这一象征符号,它的花语是天真纯洁的爱,代表着女主角的爱情观。在对这一物象的镜头语言表现上,两位导演各有千秋。Max Ophuls导演的片子中白玫瑰以中近景景别出现了3次,其所被赋予的意义相对中国版较少,即第二次相遇时斯蒂芬在两人情感热火朝天时送给佳人的一朵白玫瑰,他们带着这朵白玫瑰度过了两人最美好的恋爱时光。这朵白玫瑰意味着两个人相处的美好,情感的纯真和浪漫。徐静蕾导演的影片中白玫瑰被看作是两人的定情信物,是他们曾经短暂忠贞的爱情的象征,此后的经年累月,每逢作家生日,江小姐都会托人送作家一束白玫瑰,以示自己不渝的暗恋。

画面语言对比。自电影诞生之日起,画面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电影的灵魂。尽管上述两部电影存在着色彩和画幅的差距,但依旧可以在构图、场景调度的运用上做出比较。首先是框式构图。两部电影都运用了框式构图,利用周围的框架式结构,通过形、光、色的关系来暗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美版电影用的多是全框式构图,而中国版采用半影框构图和全框构图结合,通过明暗对比形成压抑的、局促不安的氛围,以表现人物内心的躁动不安。最典型的对比就是女主角为男主角开门的镜头,同样是利用门这一道具进行构图,前者是带有玻璃窗户的门,透过玻璃男女主角能够进行眼神的碰撞,而观众也可以借助这一构图,预知两人的命运走向;后者则是一扇厚重的中式木门,男主人公带着另一个女人快步走出,没有看女主人公一眼,徒留少女一人,只是这个构图便暗示出这是一场飞蛾扑火般的暗恋。其次是场面调度。两位导演在各自的影片中都表现出了高超的场面调度功力,其中最让人难忘的当属听歌剧和梨园听戏两个场面。在剧院中,Lisa和贵族携手走上旋转的台阶,他们在高处俯视一楼的斯蒂芬。两个人落座后,镜头主要仰拍Lisa,平行拍摄斯蒂芬。梨园听戏场景中,导演先是通过全景镜头俯拍整个戏台,江小姐坐在高处望着作家,伴随着锣鼓声,镜头在戏曲表演、江小姐和作家之间来回切换,表演者在台上交锋,旋转得越快切镜头的速度也越快,展现了女主角复杂的心绪。

声音语言对比。在这两部电影中,声音语言作为点睛之笔使全片情感色彩更加丰富,使影片更加打动人。首先,在人声的使用方面,两部电影都采用了以女声旁白贯穿始终的方式来引导叙事。在这种略带悲伤却又充满爱意的声音里,观众能够对影片中的悲情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电影的理解。其次,由于两部电影的时代背景和地理位置不同,选用的背景音乐风格有着很大差异。美版电影中的背景音乐皆是由西方交响乐组成,符合以古典音乐著名的奥地利为故事发展大背景和以钢琴家作为男主角形象的设置,让这部电影蒙上了西方古典音乐的面纱。

结语

电影艺术是通过镜头语言来讲述故事,通过声画关系来表现情感,这无疑与文字叙事存在实质性區别。文学改编电影和其翻拍电影都有着独特的魅力,都是在不同语境下对故事的时代化呈现,都是导演对于文学的个性化解读。每一部电影的存在都有意义,艺术的包容性就体现在这里。《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都是对茨威格作品的反思,以剧中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牵动观众的情感,引发人们对情节的深入思考。(作者单位:烟台大学)栏目责编:邵满春

猜你喜欢

美版白玫瑰斯蒂芬
白玫瑰与郁金香
“得心应手”策略下的儿童水墨画教学实践——以浙美版五年级下册《映日荷花别样红》一课为例
白玫瑰与郁金香
人美版小学美术第9册《第13课 拼贴画》教学设计
小动画,大学问——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会动的“画”》教学实践与研究
轮椅上的天才——斯蒂芬·霍金
斯蒂芬·G·雷兹《完全音乐理论教程》述评
斯蒂芬·库里招牌动作之掩护投篮
斯蒂芬·霍金:探知外太空,保人类长存
美版混合动力Accord——混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