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年中国广播电视研究十个关键词(下)

2020-05-06凌一韩思遥

声屏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建设性四力伦理

凌一 韩思遥

(接上期)

“四力”

互联网和新媒体在提升新闻业的同时,也催生了新闻工作者的“本领恐慌”和职业危机感。增强新闻工作者的“四力”——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21日举行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期望和要求。“四力”中,脚力是基础,眼力是关键,脑力是核心,笔力是落脚点,四者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从某种意义上说,践行“四力”、扎根人民就是“用户思维”,以用户为出发点谋划内容创作、生产与传播,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①有学者认为,“在传媒格局、舆论生态发生剧烈变化的今天,增强‘四力,为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应对媒体变局、解决本领恐慌、提升业务能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②

大量的新闻实践经验启迪我们:“‘脚力出故事、出角度,‘眼力出观点、把导向,‘脑力出创意、出格局,‘笔力出筋骨、出温度。③如今,“练好‘脚力要走向基层、走向群众,增强‘眼力要把握形势、把准大势,强化‘脑力要善思多谋、善想多干,提升‘笔力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已成为新闻工作者的普遍共识。④

在探索践行“四力”的保障机制方面,山东新闻广播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个性化经验,即“增强脚力,丰富完善实践载体,实现‘走转改常态化;增强眼力,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实现新闻发现机制化;增强脑力,充分发挥党建功能,推进党建工作业务化;丰富完善实践载体、实现“走转改”常态化;增强笔力,构建新型传播机制,实现新闻传播融媒化。⑤

新闻传播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成风化人的职责使命。有识之士强调,“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新闻院校要将“四力”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以好记者为榜样,以好作品为案例,将训练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融入思想、植入教学、置于实践,教育学生以‘四力为根基,逐步成长为政治坚定、了解国情、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⑥

生态融合

媒介是一个涵涉组织、个人和内容的复杂而综合的生态系统。“从单一形态媒体到全媒体形态运营,再到融合式的进化,恰恰反映了近年来传媒业态发展的特征。……不同媒体形式聚合、融合发展需要突破单纯形式化的‘全,这体现了媒体形态由‘全到‘融的思维转变。”⑦专家预言,随着媒体融合不可逆转地向纵深发展,融合生态、价值共创与深度赋能将成为未来媒体发展的核心逻辑。⑧

就内容生态而言,无论是从进化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的或文化的角度,媒介都是一种有着特殊优势的特殊形态。互联网的互动优势使其成为一个无与伦比的内容(无论信息、娱乐、意见还是广告)传播平台,使用者可以毫不费力地在上面集纳各种专门为其定制的内容产品。带给用户较强互动乐趣和代入感的互动视频、记录日常生活美好记忆的Vlog、抖音“金映計划”、B 站“Vlog星计划”等等,倚重的都是原创优质内容,并把它作为吸引粉丝、抢占市场的“攻城锤”和平台深度布局的“风向标”。⑨值得关注的是,“由网络IP改变的网络广播剧虽然制作水准不一定十分专业,制作门槛相对较低,但通过网上社群及手机移动端发布,易于传播且受众稳定。”⑩

就行业生态而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崛起,并不意味着电视就会走向消亡”。”但是,电视传媒若要在后频道时代博弈竞合的行业生态中屹立长青,有赖于实现真正的供需对接和频道资源的科学配置。11作为“区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城市台,要在保证和强化媒体属性的同时,延伸“工具属性”,扩展平台的应用场景,强化媒体与当地用户的情感连接。12

就服务生态而言,“媒介融合将不再局限于媒介领域,而是将向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媒介不再仅仅是一个新闻工具、信息工具,而是将成为一个全功能的社会生活服务中心和专业协作服务中心。媒介+社会的融合化时代已经到来。”13因此,构建基于移动社交的融合新平台的关键,在于“重建用户关系、响应用户需求、增强用户黏性”。14

有研究者指出,媒介融合生态系统的建构,需要实现多元维度的价值共创,需要以技术赋能为切入点,强化新技术对传媒行业内在流程和运行逻辑的改造;以市场和用户需求为终点,进行经济赋能和人性化赋能,深度介入媒介生产和分发;打破媒介间的壁垒和边界,实现价值流通的最大化,重塑传媒生态。15媒介商业模式的建立要求从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网络、价值获取层面的创新。16

技术赋能

赋能原指个体或者组织对客观环境与条件拥有更强的控制能力来取代无力感的过程。在传媒语境下,新技术的产生赋予了传播个体和传播组织更强的能力与更高的权力。

令人憧憬的5G技术之于电视传媒而言,不仅其“传输速度的大幅提升将意味着视频产制效率的显著提高和节目形态的创新”,而且,“依靠5G强大的连接能力,可以将各类传感器和终端智能化,推动智能传播发展。”17显而易见,“5G技术时代,电视机终端将沿着互联网电视的发展道路转变为智慧家庭的信息屏幕,即成为海量化、多类型的网络媒介信息内容的播放设备。”18

全球首台“5G+8K”超高清视频全业务转播车的落成和启动,标志着4K超高清视频技术的升级换代。与4K超高清视频相比,8K技术让画质更加清晰、更有现场感。19未来广电行业的价值增长点将包括:流媒体服务、跨平台商业合作、“参与式媒体”、智慧广电。20家庭性的回归伴随主流化的塑造,将成为电视媒体在5G互联时代发展的基础理念。21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区块链技术将为传统主流媒体赋能赋权,并对内容资讯市场的传播权力重新洗牌,进而为媒介融合中的传统主流媒体的再赋权提供巨大的机遇与可能。22

AI赋能的智能写作打破了前互联网时期较为明显的信息泛化、同质冗余信息过剩、适切度信息冗余不均衡的格局。23

技术赋能在带来传播生态改变的同时,也带来了审美标准乃至文化形态的改变。如智能手机所带来的生态系统改变了整个经典观看理论,使得竖屏形成了一种新的叙事,并建立起了自己的规则。竖屏预示了一个新的以互动、陪伴、依恋为诉求的影像观看机制的无限可能,24“成为移动场景下视频呈现的创造性选择和未来手机端视频发展的新趋势。”25

需要指出的是,技术不仅能够赋能与赋权,而且它自身就构成一种权力的行使和对于传统权力模式的替代。网民和用户需要警惕技术的运作与背后的利益操纵。26“互联网+”与人文精神传承之间耦合性和协作的可能性,将揭开新的序幕。人文精神的传承或许将为技术使用的正当性提供保障。27

毫无疑问,技术赋能带来了主体介入的传播权力下移,普通用户向传播主体转变。通过技术赋能,可减少信息壁垒、数字鸿沟现象,推进网上声音与真实民意同心圆构筑。28新媒介技术一方面为数字公民赋权,另一方面也为媒介组织的内容生产与传播赋能。组织传播的社会价值将得以进一步展现,教育、管理、和引导公众将成为未来组织传播的核心职能。29

数字伦理

数字媒介俨然改变了整个媒介产业。它既可以各种有趣的方式支持和扩展社区,其使用者也能够突破用户协议的界限甚至法律的底线。尽管新闻推送技术化、新闻获取社交化、新闻形态视听化和新闻消费快餐化已蔚成大势,30但是,“算法价值偏向所可能引发的伦理问题”31不容小觑。如何规避数字技术主导下的文化与经济行为所面临的伦理悖论?如何避免社会的撕裂、焦虑和倒退?众多学者对技术和数据权利的约束以及新闻伦理体系的建立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并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机器人写作、算法推荐和信息过滤、社交媒体机器人等带有自主智能系统因素的新事物已极大地改变了人类传播和接收信息的模式,并在形塑人类行为模式的基础上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伦理研究,尤需关注个人隐私与被遗忘权、算法推荐与新闻偏向、算法干预与信息茧房等问题。32因为“算法偏见的揭示与治理是解构智能传播的算法神话、强化技术社会中用户的主体性与信息产品的公共性、规避技术伦理风险的有效路径。”33

“由于人工智能是颇具颠覆性的技术,其发展方向一旦发生偏移,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有学者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一是对数据进行规范,提升数据的开放性;二是制定标准评估人工智能技术,保证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三是强调人本精神,把价值理性整合进人工智能的基础架构。”34

也有学者认为,“权利”与“权力”的重构应成为思考或者解决伦理问题的路径。具体体现为网络平台与网络用户关于数据的新契约思路;网络平台数据管理的正确价值观引导;严格的数据管理的伦理风险评估。35

另一种多维视角是,宏观地看,数字新闻伦理仍需紧扣“社会责任”这一价值内核,以追求民主作为新闻伦理道义论的基礎;中观地看,以人本主义遏制功利主义的蔓延,针对各类数字技术的具体特征探索建立可为全行业普遍遵守的新生产规范,是数字新闻伦理体系建构的核心任务;微观地看,调和新闻行业社会责任和新闻从业者的美德标准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数字新闻伦理建构的重要工作。36

鉴于“由职业新闻传播主体、个体传播主体和网络平台主体构成的‘三元伦理主体已经形成”,我们还“可以从个体美德与数字伦理、职业伦理与平台伦理、道德自律与交往伦理等关系出发重构网络视频传播的伦理规范。”37

建设性新闻

“建设性新闻”(Constructive Journalism)是新闻从业者“在社会思潮与媒介环境变迁的语境下重思新闻业的价值与发展路径”的一种积极探索,旨在“推动适应智媒时代新闻价值理念和评判标准的建立,从而取代包括‘冲突新闻学在内的传统新闻理论和实践体系”。依学者之见,“建设性新闻”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六个要素:一是问题解决导向,二是面向未来的视野,三是包容与多元,四是赋权,五是提供语境,六是协同创新。建设性新闻的重要性价值在于“彰显正能量叙事和积极体验对促进人类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倡导建设性和发展性的报道框架,以及鼓舞人心的正向叙事模式和追求问题解决的现实导向。”38

在有关建设性新闻的讨论中,有研究者强调,“建设性新闻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其话语生成可以看作是一个反传统的过程,即突破传统新闻话语的精英导向,采取面向公众的方法,重构新闻与公众的关系。”39

有的人认为,“建设性新闻”这一理论认为媒体和记者当以立足未来、直面问题、积极诉求、解决导向、行动第一的新闻报道来履行公共责任、谋求公共福祉。建设性新闻的“伞式”运动策略、范畴特征、思维导向和关联价值,就其本质是一种针对新闻消极传统的批判,使其具有树起新一轮新闻公共责任大旗的可能。它的出现是对西方新闻传统的纠偏和补充,可以与中国的新闻建设性研究互为他山之石,创造共同为全球新闻学新近路贡献力量的可能。40

有学者“从美德伦理学的视角,对建设性新闻的‘新闻之善进行洞察,探讨在后现代社会中主导这种范式创新的核心要素与价值”。较之于“因矫枉过正的批判而将冷漠与偏见的世界观传递给了社会公众,助长了新闻报道的负面倾向”的批判性报道,建设性新闻的“报道策略使得新闻不再仅仅只是被动的袖手旁观,而是在主动的尝试中协助探求问题的适切之路。由此,在这样的新闻实践中,‘公共善既是其努力的目标,也成为权利存在的约束条件。”41

实践应用层面的观点是,建设性新闻的目标指向可从三个维度来认识:“微观层面;即受众在接触建设性新闻后应该感觉更好,因为他们意识到有一种潜在的希望或者解决问题的导向,而不是被问题所累,建设性新闻应消除受众对世界的负面看法;中观层面,即媒介公司应该获得更大的忠诚度,从而增加阅读量和覆盖面,媒体品牌应该被认为是积极且有益的;宏观层面,即报道中提出了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应该为社会带来进步。”42

近年来,瑞典国家电视台、丹麦广播公司、奥地利公共广播公司、德国公共广播公司、英国广播公司等欧洲的新闻机构纷纷使用建设性新闻的原则和技巧。欧洲公共广播联盟(European public broadcasting)还组织开设建设性新闻的课程。在中国,满足视障人群媒介使用需求的光明影院行动、43融媒体时代的扶贫传播实践、44打造精准扶贫新型传播阵地的央视公益广告45以及CGTV(原CCTV NEWS)的海外报道等,则丰富了建设性新闻的本土化实践成果。(全文完)(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栏目责编:邵满春

注释:①张凌薇:《践行“四力”,要有扎根精神》,《电视研究》,2019(6)。

②李 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的理论渊源与时代意义》,《中国记者》,2019(3)。

③张 庆:《践行“四力”,讲好丝路故事 “天涯共此时——‘一带一路”大型季播节目的成长与思考》,《新闻与写作》,2019(7)。

④胡志芳:《守正创新 提升“四力”》,《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4)。

⑤张新刚:《增强“四力”需要机制保障——兼谈山东新闻广播的实践探索》,《中国广播》,2019(6)。

⑥高晓虹,赵希婧,付海钲:《增强“四力”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新闻潮》,2019(2)。

⑦严三九:《技术、生态、规范:媒体融合的关键要素》,《学术前沿》,2019(3)。

⑧喻国明:《从传媒转型到5G革命:当前传播领域的几个关键词》,《教育传媒研究》,2019(6)。

⑨王晓红:《2019年我国短视频发展十大态势》,《新闻与写作》,2019(12)。

⑩李 姝,欧阳宏生:《重塑时代文艺之声 赋能融媒蓝海旗舰——2018年度国内广播剧发展综述》,《中国广播》,2019(2)。

11周 勇,倪乐融:《拐点与抉择: 中国电视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进路》,《现代传播》,2019(9)。

12王晓红:《我国城市台深度融合发展的问题与路径研究》,《现代传播》,2019(11)。

13陆 地,高  菲:《媒体融合的模式和媒介融合的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7)。

14谭 天:《融媒体建设,传统媒体转型的最后机会》,《媒体融合新观察》,2019(4)。

15张洁梅,刘中刚,桑虹丽:《媒介生态融合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博物〉为例》,《出版发行研究》,2019(9)。

16严三九:《技术、生态、规范:媒体融合的关键要素》,《学术前沿》, 2019(3)。

17郭小平:《技术赋能:5G时代视听传播的媒介创新与数字审美》,《电视研究》。2019(4)。

1821李素艳:《5G将如何改写传媒业》,《传媒》,2019(6)。

19《全球首台“5G+8K”超高清视频全业务转播车启动》,《传媒》,2019(17)。

20赵 睿,喻国明:《5G大视频时代广电媒体未来发展的行动路线图》,《新闻界》,2020(1)。

22匡文波:《5G将彻底颠覆主流媒体的概念》,《编辑之友》,2019(7)。

23喻国明,方可人:《区块链:为媒介融合中传统主流媒介赋能赋权》,《媒体融合新观察》,2019(6)。

24马广军:《竖屏的起源、优势、特征与挑战》,《视听界》,2019(1)。

25高贵武,吴 奇:《竖屏:移动场景下视频呈现的创造性选择》,《新闻与传播评论》,2019(5)。

26沈正赋:《智媒时代信息传播领域技术赋能与人文精神传承的关系建构》,《编辑之友》,2019(5)。

27喻国明:《从传媒转型到5G革命:当前传播领域的几个关键词》,《教育传媒研究》,2019(6)。

28李志军,马 鑫:《新媒体技术赋能背景下组织传播的前瞻性思考》,《中国出版》,2019(18)。

29周 思:《智能新闻写作前景初探——论AI量化时代对新闻冗余的筛选与整合》,《出版广角》,2019(19)。

30胡 钰,谢铭琪:《高质量新闻缺失:数字时代新闻伦理的最大挑战》,《青年记者》,2019(8)。

31董天策,何 旭:《算法新闻的伦理审视》,《新闻界》,2019(1)。

32赵 瑜:《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伦理研究重点及其趋向》,《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2)。

33郭小平,秦艺轩:《解构智能传播的数据神话:算法偏见的成因与风险治理路径》,《现代传播》,2019(9)。

34胡曙光,陈昌凤:《观念与规范:人工智能时代媒介伦理困境及其引导》,《中国出版》,2019(2)。

35彭 兰:《增强与克制:智媒时代的新生产力》,《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4)。

36常 江:《规范重组:数字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伦理体系建构》,《新闻记者》,2019(8)。

37涂凌波:《网络视频传播再反思:伦理主体、伦理失范与传播伦理的重构》,《新闻与写作》,2019(12)。

38史安斌,王沛楠:《建设性新闻:历史溯源、理念演进与全球实践,《新闻记者》,2019(9)。

39李 鯉,罗 欢:《建设性新闻:话语、实践与认知争议》,《当代传播》,2019(6)。

40金 苗:《建设性新闻:一个“伞式”理论的建设行动、哲学和价值》,《南京社会科学》,2019(10)。

41陈 薇:《建设性新闻的“至善”与“公共善”》,《南京社会科学》,2019(10)。

42徐敬宏,郭婧玉,游鑫洋,胡世明:《建设性新闻:概念界定、主要特征与价值启示》,《国际新闻界》,2019(8)。

43 高晓虹,陈欣钢:《光明影院:无障碍视听传播的研究与实践》,《中国编辑》,2019(3)。

44刘 楠,周小普:《融媒体时代扶贫传播:基于乡村价值的行动者网络》,《中国出版》,2019(19)。

45吴柳林,向友铸:《央视公益广告:打造精准扶贫新型传播阵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6)。

猜你喜欢

建设性四力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增强“四力”靠什么
建设性舆论监督:让公共治理的“大树”免遭“虫蛀”
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新探索
医改警惕“四力较劲”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