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世璧:“我与病人是生死之交”(下)

2020-05-06

北广人物 2020年16期
关键词:异体伤员难题

“这给了我很大的教育,都说医者仁心,这个‘仁啊,其实还是两个人———医生和病人。医患之间共同承担着风险,应该相互信任。”说到这儿,卢世璧眼中有泪,“医生和病人其实是生死之交。”从那时起,他把病人当成亲人,不仅关切病人的情况发展,甚至连如何使用拐杖都亲自示范。在日常检查中,他每次都把手搓热,再摸病人。

奔向最危险的地方

对病人的爱和军人的使命感,让卢世璧一次次主动奔向最危险的地方———

1966年邢台地震,36岁的他,带领医疗队走进邢台的席棚;1975年营口地震,45岁的他,夜以继日地抢救伤员;1976年唐山地震,46岁的他,辗转各地医院,抢救地震伤员。复查、复健,一待就是半年。

2008年汶川地震,78岁的他再次主动请缨。考虑到当时他身患癌症,老伴已去世,女儿挽留,领导也规劝。但他有自己的考虑:唐山地震过去30年了,有挤压伤经验的医生几乎都退休了,灾区急难险重,伤员等不及,必须去!从接到出发命令到赶到机场,仅仅一个多小时。他成了灾区年龄最长、级别最高、参加抗震次数最多的医疗队员。在卢世璧的“保肢治疗”下,不少伤员甚至保住了濒临残疾的腿。家属看到满头白发、手杵拐杖的卢世璧,忍不住哭着道谢。

那些與病人的交往,不仅积累了临床经验,更成为他科研的新方向。当时,我国神经损伤修复技术,虽然追上了发达国家,但自体神经移植,意味着二次创伤。病人不想用自己的神经移植,央求医生用别的代替,但异体排异难题,百年来始终无解。卢世璧一头扎进实验室,带领团队从1989年开始探索异体神经移植技术,最终攻克神经移植排异反应的国际难题,2003年首次应用临床,比美国早了6年。该项成果2012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人工关节置换在我国早已是常见手术,但病人试着问:“能不能修一修,不换了?”软骨修复,又是个世界级难题。卢世璧再次组建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以同种异体来源的组织工程软骨支架的临床应用,给骨、软骨损伤患者带来了福音。这项研究,成功抢占了组织工程技术前沿研究的高地。

多年往返于实验室和临床一线,卢世璧总结出重要经验:“临床难题是科研创新的源泉,成果转化是临床提高的根本。”这是他一生经验的总结。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研究所将这句话印在墙上,勉励后学。

如今,退而未休的卢世璧,依然每天准时出现在办公室,翻阅学生作业,浏览学科前沿。进入毕业答辩季,他还要紧锣密鼓地指导学生。“院士是一种终身的荣誉,更是一份光荣的职责。”这一理念,让卢世璧的时间表里,没有暂停,没有休息。他把一生奉献给新中国的医学事业,在面对险情、危机、挫折的时候,从没想过放弃。

据新华网客户端

猜你喜欢

异体伤员难题
伤员呵护队
借调难题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异体备查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