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20-05-06阮美容
阮美容
摘 要:创新素质的培育是很多学科教育的基本追求之一,初中物理作为基础性科学学科,必然需要在此环节扮演重要的角色。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在课堂中激发初中生的思维,引导课堂的思维交互朝着更加频繁的方向发展和进步。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教育教学经验,倾向于从初中物理教学活动设计维度,教学方法选择维度,教学环境优化维度对于初中物理课堂进行重塑,使得初中生的物理知识思维朝着更加活跃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思维激发;思维型课堂;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引言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的内容。而物理概念的获得,往往需要经过实验、分析、类比、归纳等科学手段和科学思维过程。很明显,如何在概念教学中打造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这是新形势下初中物理教育教学的基本诉求,符合当前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关注初中生主体性的激发,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物理思维朝着更加活跃的方向发展。笔者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经验,就思维型课堂构建,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的教学措施等从以下几点进行探讨。
1 控制教学活动设计,激发探究热情
物理思维型课堂的打造,必须要设定精细化的物理教学活动设计方案,依照实际方案来执行,确保初中生物理知识探究的积极性得以激发[ 1 ]。一般情况下,在思维型课堂打造的过程中,教学活动的设计需要遵循如下的步骤:首先,实现对应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思维动机,再者,进入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环节,实现不同行为主体思维之间的交互。在此基础上进入反省反思的状态,对于实际交互结论进行归结,进行灵活迁移,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陌生情境中去,增强思维的梯度。
比如,在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学习环节,教师对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播放早上太阳照射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映在人们的脸上和身上的视频资料,引入问题:为什么本应该在湖面上的光会映在人们的脸上?接着学生进行相互探讨,有的学生提出这是光的反射现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于光的反射概念进行归结,尽可能使用自己的语言,实现物理概念归结思维的锻炼。当学生能够使用自己的语言去归结光的反射概念的时候,可以设置全新的情境“我們站在湖边的时候,会在水中形成倒影,请使用光的反射知识来进行诠释。”新情境的出现,可以引导学生将刚刚学习到的物理知识使用进去,这样的思维迁移,可以很快地检验学生物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物理思维的训练而言,是很有效的举措。
在实现思维型课堂打造的时候,教学设计作为主动性的行为,需要关注如下细节:设定的情境必须要是学生所熟悉的,与学生生活是关联的,这可以更快地引导其进入到思维状态;在物理概念诠释的时候,一开始尽可能的让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去归结,考量语言的严谨性,引导其物理思维朝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关注实际知识情境的转换,这可以实现物理思维的强化训练,进入到更加理想的物理知识学习格局。
2 选择合适教学方法,创设思维空间
需要看到的是,思维型初中物理课堂的打造,必须要突出初中物理的主体性,此时如果不能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或者策略,就难以保证良好思维空间的构建,就难以引导初中生进入到思维的状态,实际课堂的交互也会因此处于低效率的状态[ 2 ]。作为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不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中,密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的难点在于为什么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可以描述物质的一种特性,而这种特性又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为了打通学生思维的这个阻塞点,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①两杯相同体积的水和盐水质量会相等吗?②让水的体积变成原来的一半,它的质量和你预想的一样吗?③质量和体积都不相同的水和盐水我们怎么辨别它们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实验,并引导学生与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类比:当路程和时间都不同时,可以通过比较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即速度)来比较通过比较运动快慢;同样,通过实验可知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可以不同,但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却是相同的,所以这个比值可以表示物质的特性,不会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通过知识和方法的同化,很自然的在建立了密度的概念的同时又突破了难点,在启发——实验——分析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体验科学方法。
当然,为了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构建思维空间,除了可以使用以上教学方法之外还可以尝试其他的教学模式,比如将概念浸入式教学法渗透其中,使得教学内容与科学创造力融合起来,使得思维空间得以延展;可以将创新素质启发式教学法渗透其中,鼓励学生尽快去熟悉创新词汇;采用互动教学法,鼓励在更加充分的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中获得更加好的探讨效果。以初中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学习为例,教师以“测定声音速度”为主题,实现头脑风暴活动的开展。首先进行引导:我们知道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种类,温度环境存在关联,如果实际温度是确定的,那么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也是界定的,此时如何去实现声音速度的界定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有的学生提出可以使用速度公式来进行测量,选择合适的距离即可,有学生指出这样的计量活动执行起来是很困难的,因为距离短了难以测量出数据,距离长了就也难以完成计时的任务。此时有学生提出可以以亮灯的方式来展现,但是如果是白天的话,就容易看不到,因此可以选择黑夜来进行试验;有的学生提出可以以放信号枪的方式来进行。很明显,第一个方案的出现,只是第一步,在实际要执行的时候就会想到存在对应的问题,接着针对于这样的问题提出第二个方案,第三个方案,由此循序渐进的进入到更加理想的思维空间,使得实际初中物理课堂朝着思维性的方向发展。
当然,在使用各种激发思维积极性的教学策略的时候,还需要引导学生去耐心聆听,在别人阐述对应观点的时候不能出现打断或者批评的情况,不能将头脑风暴演变为辩论赛。
3 优化教学环境设置,鼓励个性思维
既然需要激发初中生的物理思维,就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是鼓励初中生个性化思维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详细来讲述,物理课堂必须要是自由性的,民主性的,合作性的,相互尊重性的,如此才能够使得学生保持好奇心,才能够敢于去质疑,才能够去冒险,使得其养成“凡事都要问”的思维习惯,这对于思维训练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3 ]。在实际物理课堂中,教师要实现评价行为的暂缓,不要太早对于学生的意见或者建议给出评价,以宽容的视角去审视,尊重实际的特性,由此使得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以更加理想的状态参与到初中物理课堂中去。
比如,在学习完“伏安法电阻”知识點后,教师可以只给学生提供一个电流表或一个电压表,一个已知电阻或一个电阻箱,电源,开关,导线等材料,要求学生在缺少测量仪器的情况下自主设计电路,测出未知电阻的大小。这样开放性的实验活动,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以大胆思考,讲述自己的方案。教师没有必要对于其讲述的方案进行否定,而是鼓励其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自己想法存在的问题,并且鼓励学生把这样的认知误区讲述出来,教师再加以引导归纳、培养学生用等效替代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实现学生思维宽度和广度的拓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在学生实验方案出现错误的时候,也没有必要进行过度的批评,而是激励学生在不断的思维调整中,实现对应方案的调整,引导自身相关知识体系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由此可见,在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环境优化的过程中,需要以适合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目标,确保实际思维文化氛围是积极的。尊重学生的自由,倡导构建民主性合作性、交互性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去发问、设问。秉持暂缓评价和宽容失败的原则,确保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得以保护,并在激励其不断去发现自己的错误,在不断的错误探索中获取真知,充分让学生经历感知、体验、探究、思维、感悟等自主建构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物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由此引导实际的初中物理教育教学进入到高效化的状态。
综上所述,激发初中生在物理课堂中的思维,是引导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朝着高效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4 ]。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积极主动的从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环境优化的角度入手,深挖每一个教学步骤中可以培养核心素养的因素,引导实际的课堂思维朝着更加交互性的方向发展,继而进入到更加深度的初中物理知识学习和探究格局。在此过程中,初中生会渐渐进入到主动学习的状态,养成不断思考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继而掌握更加多的初中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金爱. 逻辑创新的思维模式——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的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6(33): 51,55.
[2] 胡健民. 巧用思维导图让初中物理课堂更多彩[J].名师在线, 2018(29): 8-9.
[3]李晓琳. 放飞学生的思维——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9(1): 74,80.
[4]陈扬清.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 2016(2): 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