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2020-05-06谭凤芝汪金宇付雅楠
黄 莹 谭凤芝 汪金宇 付雅楠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疱疹常在面部或身体的一侧呈带状分布,会引起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就是带状疱疹遗留下来的疼痛,属于后遗症的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表现为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跳痛、刀割痛,严重者影响了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本研究旨在探讨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9月—2018年9月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70例PH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43~75岁,平均(54.8±3.4)岁;病程1~5个月,平均(2.5±0.6)个月。对照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45~74岁,平均(55.6±3.5)岁;病程1~6个月,平均(2.8±0.4)个月。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第4版《皮肤病学》教材[2]:患者有带状疱疹病史,皮损经治疗消失4周后,仍遗留有原疱疹分布区域的针刺、烧灼样疼痛,且需排除引起疼痛的其他疾病。
1.3 纳入标准符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标准;年龄40~75岁;不晕针,能够接受火针治疗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损害等原发病;严重的恶性肿瘤、结核及出血倾向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合并有精神病及癫痫;伴有严重高血压病、重症糖尿病、冠心病等。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神经配合非甾体镇痛药,给予甲钴胺胶囊(南通华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70103)口服,0.5 mg/次,每日3次;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00089)口服,0.3 g/次,每日2次。7 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周观察疗效。
1.5.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火针治疗。火针操作如下:皮肤常规消毒后,先用火针在点燃的酒精棉球外焰中烧至白亮,快速多次点刺阿是穴,进针部位间隔10 mm左右,然后火针继续点刺患侧的相应夹脊穴,深度为3~5 mm,进出针宜垂直而快,点刺完毕后,常规消毒针孔及周围皮肤。隔日治疗1次,7 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周观察疗效。
1.6 疗效观察
1.6.1 观察指标疼痛强度评分:按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2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定,0分为无痛,10分为最痛,分值越高,疼痛情况越严重。
1.6.2 疗效标准痊愈:治疗后的VAS评分为0分;显效:治疗后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4分,但未达到0分;有效: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2分而<4分;无效: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2分,甚至有所上升[3]。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之和。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例,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5
2.2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属于中医学“蛇串疮”“缠腰火丹”“火带疮”等范畴,火毒湿热之邪蕴结肌肤,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是本病的病因病机[4]。西医一般采取营养神经、止痛等对症治疗,疗效欠佳,且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高。火针属于针灸范畴,既有“针”刺激穴位的作用,又有“灸”温阳升散的作用,该疗法为“以热引热法”的一种,开门祛邪,使瘀滞的毒邪之气可散出,借助火针火热之气鼓舞气血运行,可激发经络调节作用,使脏器接受经络的调节,恢复脏腑内紊乱的气血,增强各脏器间的功能联系,使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恢复平衡,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从而改善机体的病理状态[5,6]。
综上所述,火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本方法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明显减少患者痛苦,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适合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