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校企协同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研究
2020-05-06李斐,朱松
李 斐,朱 松
(1.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2.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江苏 无锡 214000)
0 引言
为了让高校毕业生更好地提升专业技术技能实践水平,促使其更快地适应从学生到职工的身份转变,教育部等五部门共同印发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文)。依据规定,高等院校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相应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目前,高校的顶岗实习环节普遍设置在最后一学年,除了包括定点培养在内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外,高校学生的实习企业仍然以自主选择为主,院校给学生配备校方实习指导教师,同时也要求学生自行落实企业方指导教师,以期运用“双师制”来规范及指导学生实习环节的学习。然而,实际运作中这种大面积、分散的实习现状存在着实习期“低期待”粗放管理、企业对实习环节参与度和认可度不足等不容忽视的桎梏因素。
1 OBE内涵及研究现状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该模式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有学者在总结“能力导向教育理论和标准参照学习理论”的研究基础后提出此理念。该理念自提出以来,被公认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有效方法,受到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重视。
我国针对OBE理念的研究,自2003年开始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及井喷期3个主要时期,随着研究的深入,OBE的概念逐渐清晰明确,内涵也得到了逐步完善。OBE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被引入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领域,其强调的是以学生的预期能力获得为导向,这里特指对学生能力预期的高期待,反向设计教学过程并正向实施验证,将教育的重点聚焦于“学生产出”。
自引入OBE教育模式以来,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主要倾向于成果导向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顶岗实习教育模式方面的革新,并获得了一定成效,探索出了校企双赢合作的课程模式,构建了相应的能力培养体系,但基于成果导向在“校企协同顶岗实习评价机制”的研究尚处于理论分析阶段,缺乏实质的评价机制建模及评价指标点的梳理,无考评量化模型。
2 基于OBE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研究实践意义
顶岗实习阶段是提高高校教育学生对实习岗位的适应性,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OBE理念是基于“所有实习生都能获得成功”这一假设,从实习结果出发,最终希望得到的“产品”决定了顶岗实习质量合格与否的标准,这就是建立长效的顶岗实习评价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来源,具体实践意义如下:
(1)校企协同方式有利于激励企业对实习生的“实习期待”。评价机制从实习结果出发,充分考虑企业用工素养的需求,提供结合企业公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绩效考核点的实习考评指南和指标点,并注重过程的简单易行性,降低企业实习管理的复杂度和难度,激励企业方的“实习期待”的同时,还能降低企业和学生在实习阶段中的“非合理化”学习行为的产生概率。
(2)模型数据评量的量化性有利于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研究基于模糊聚类算法提供一个可观测、可持续改进的顶岗实习评价参考评量模型,并追求评量模型的可扩展性和持续改进型,提升了实习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和可推广型。
(3)OBE理念有利于将质量标准落实到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唤起每个主体的质量意识、质量责任,形成自省、自律、自查和自纠的质量自觉,并建立产出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的质量运行与保障机制。
3 构建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校企协同顶岗实习评价体系
3.1 顶岗实习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路
(1)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思路,从学生的实习成果入手,在给予高期待的前提下据此设计顶岗实习评价体系。调研对象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提供顶岗实习人员素养考量及绩效考评调研数据来源的省内高职园区院校;另一类是提供企业初招员工素质意愿达成度数据来源的用工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在分析调研数据结果的同时,将实习生的实习成果、职业目标、毕业要求等相结合,并将企业用工意愿达成度与专业标准的毕业能力指标点对标找差。
(2)要求评价机制模型界定清晰,并形成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实习成果评量标准。研究采用信息化手段,将数据抽样成具有代表性的评估小样本,并利用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综合赋权模型,且结合使用者(学生、高职教师、用人企业)不同的信息化操作水平,设计适合使用者的简单、易操作的实习成果量表。
(3)要求反向作用于高校育人过程。现阶段高等院校的课程模式主要采取知识逻辑与行动逻辑相结合的方式,结合专业培养目标设计,参照成果导向的反向设计流程,有助于将行动逻辑切实落地在课程项目(顶岗实习)中,反向检验人才培养方案目标以及专业体系中课程设计的科学有效性,从而促进优化毕业能力指标点的设置。
3.2 基于OBE的顶岗实习评价机制模型构建
基于OBE理念的设计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把实习生的实习成果、能力目标与企业职业标准相结合,强调其在质量评价中的标尺作用,通过建模设计适合的路径与量化评价机制,构建界定清晰、通用性强的实习成果评量标准,从而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顶岗实习评价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OBE的顶岗实习评价机制模型
(1)构建基于OBE理念的顶岗实习评价机制模型则从建立“一律高期待”标准形成实习个体实习成果预期范本出发,实习个体初期预期范式给予实习生“一律高期待,范本化”的简洁设计可作为实习生顶岗实习就岗指南,可作为校企指导教师实习指导的“标准化”模型;随着多轮试点实践的更替,考虑专业的差异性及企业需求的变化,迭代形成新标准。
(2)构建基于OBE理念的顶岗实习评价机制模型提倡“重要他人”多元评价角色加入。高等院校实习评价机制构建过程中从学习成果的设计到评估模型的确定,都让企业参与其中,充分调研企业实习满意达成情况,积极考虑企业对员工职业素养需求的同时,鼓励实习个体实习期“重要他人”做出有效评价理念,初期明确给出“高期待”的自我评价范本法,并通过“设疑—自评—自省—持续改进”4步,鼓励实习个体自省自查。通过多方权益主体共同参与和共同治理的方式,设计的实习评价体制才能为各环节使用者接受并执行。
(3)构建基于OBE理念的顶岗实习评价机制模型采用数据采集建模的方法,形成基于OBE的实习评价模型,充分考虑校企育人需求,设计一个校企协同顶岗实习参考评量模型,评价的多主体性、算法模型的客观性、结果反推的可检测性,立足于优化顶岗实习评价体系,提高顶岗实习管理质量。
(4)构建基于OBE理念的顶岗实习评价机制模型,通过所研究模型的反馈及预警,促进课程体系中的相涉课程的改革,同时,对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能力指标点进行相应修正;基于校企共赢的基本合作思路,积极反馈与有效监督起着随时调整校企合作模式的作用,以期达到校企合作互赢的新高度[1-4]。
4 结语
基于产出结果导向的OBE理念关注的是学生毕业后真正具备的能力,就此目标而言,与企业KPI绩效产出管理理念并不违背,实习阶段作为高职育人的“收尾工程”,校企关注点可以从焦点要素协同、过程设计协同、质量评估协同、产出行动协同4个方面反向推进校企合作,亦可作为同类型院校人才质量评估理论与实践参考,具有借鉴性。
高校育人的大方向是一致的,但结合院校特色、专业特性差异等因素,要求设计的评价模型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和个性化,而OBE理念一律“高期待”的原则有着较好的包容性,构建出初期范式后,院校、企业、学生三方可在实施过程中动态持续改进,形成新的有价值的个性化评价模型,有一定的可拓展性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