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成本内部化与当期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
——来自沪深两市A股采矿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020-05-06张亚连高雅伦
张亚连,高雅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增长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威胁着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环境大会提出《人类环境宣言》后,环境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焦点。但是目前大多数国家仍以环境破坏为代价发展经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自然资本所面临的风险属公司最大的100项环境外部性(Natural Capital at Risk-The Top 100 Externalities of Business)》报告指出,世界范围内每年因企业生产产品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环境损失约为47,000亿美元,其中处理空气污染、水土污染物导致的损失分别为7%、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获得了许多不容忽视的成果,然而GDP总值大幅增长的背后是巨大的环境破坏。经济学外部性理论认为,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盈利目的以及政府环境管理机制的不成熟共同导致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环境保护的投机行为,企业理应为其造成的环境问题承担相应的责任。
本研究运用EXCEL和SPSS软件,以财务绩效指标——总资产收益率为因变量,以环境成本内部化强度指数为自变量,增加企业规模、企业性质、财务杠杆、成长性和独立董事指数5个控制变量对环境成本内部化与当期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本研究研究贡献在于通过考察我国沪深两市A股采矿业上市公司环境成本内部化与当期财务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适合我国采矿业公司的环境治理方式,建议对采矿业等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强制要求披露环境成本投入并明确科目名称,归属至“管理费用”纳入资产负债表中方便查找,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采矿行业上市公司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一、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环境成本内部化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实证结果出现差异,已有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
Wally[1]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提高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意味着企业将投入大量的资金,短期内经营成本会迅速增加,企业当期的边际利润大幅减少,企业短期内会进入竞争的劣势阶段。因此,传统学派学者相信,公司当期的竞争力与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二者在某种意义上相互冲突,即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与当期企业财务绩效呈负相关关系。1998年学者Stanwick[2]运用1987-1992年5年数据,对不同领域内的120家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旨在研究企业规模,企业环境绩效以及企业财务绩效之间有何关系。其结果显示,企业利润与排污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企业财务绩效与环境绩效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以Porter[3]、胡曲应[4]等学者主张,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高将成为企业竞争的一个潜在优势因素,长远考虑将会有利于加强该公司的竞争力。企业可以利用保护环境方面的优良表现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产品销售的市场份额。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提高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可能成为公司关键的竞争优势,应将其纳入企业传统的竞争优势因素。
Russo和Fout[5]对抽样样本进行了回归分析后发现,第二年较高的总资产收益率是由较高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所引起的。McLaughlin(1996)[6]利用财务事件分析法来研究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对股市业绩的相关关系。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96个样本企业的正数市值是由较强的环境绩效引起的,而其中16个样本企业的负数值是由于弱的环境绩效引起的。而以Romstad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由于各个国家存在不同的情况,而且不同技术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接受性和可选择性,所以技术革新的优势不一定具有普遍可适用性,因此不能将其看成企业竞争优势当中的关键性因素。Rockness以及Schlachter[7]将有害物质回收程度的高低作为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强度指数,来研究其与12个财务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的高低水平和企业的财务绩效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
回顾以上文献,笔者提出假设H0:
假设H0: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越高,企业当期财务绩效越低。
二、理论分析
(一)我国采矿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现状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环境问题时主要依靠以“企业社会责任声誉指数评分体系”为代表的标准数据库获取相关环境数据,数据获取渠道相较国内更加便捷,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环境数据也具有更强的可比较性。反观我国的上市公司环境披露信息相对片面,没有统一的要求,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同时目前我国也没有标准的关于环境绩效的数据库,一些较为权威的数据库,比如国泰安数据库也没有收录关于企业污染物排放的完整数据。《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方面已经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目前仍未正式开始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IEC)程度的衡量依据有两种,即环境信息的披露数量和披露内容。以披露信息数量为依据较为片面,本研究主要参考了2010年《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以内容作为分析的主要依据将环境信息具体分为12个分数指标,总得分为16分,具体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环境成本内部化评价指标
通过手工打开巨潮资讯发布的沪、深两市采矿行业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利用Excel办公软件处理数据,根据上述环境成本支出强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所选样本公司的环境成本支出强度进行计算,并进一步运用SPSS软件获得描述性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描述统计量
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采矿业上市公司之间环境成本内部化强度差距非常大,最小值0.062 5到最大值0.875,这表现出我国采矿业上市公司环境披露现状为两极化严重,有的公司注重环境效应,积极承担其应当负担的环境责任,社会责任,有的公司环境责任意识非常薄弱。相对而言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环境支出平均强度为0.47)受政府监督更加严格,环境披露程度较非国有控股公司(环境成本支出强度为0.32)高一些,但是整体而言披露水平不高。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中以陕西煤业为代表的采矿行业上市公司2013—2017年度的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强度与企业当期财务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由于2018年部分采矿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未公布,无法全面了解其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强度,因此2018年数据不纳入样本中。考虑到ST上市公司数据比较特殊,从样本中剔除ST上市公司后,一共得到了40家采矿业上市公司五年的样本数据(表3)。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以下途径:1)通过手工查阅上市公司2013—2017年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以及环境报告书,手工归纳整理并汇总得出企业的环境成本数据;2)总资产收益率、企业规模、产权性质等均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
(二)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总资产收益率(Return On Total Assets,ROA)又称资产所得率。即企业在某一定的时期之间所取得的总报酬除以资产平均总额得到的比值。本研究选择总资产收益率(ROA)作为衡量企业财务绩效的财务指标的主要原因是:
被操纵可能性较小,可信度较高;
财务报表上有披露详细数据,容易获取。
该指标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综合效果可以基本反映出该企业整体经营状况,评价该企业的总体获利能力。
表3 各变量代码及含义
2.解释变量
环境成本内部化强度指数=环境成本披露质量得分/最高披露质量分数(16分),以此来衡量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
沈洪涛(2010)以及Foo(2003)等学者研究过程中皆采用内容分析法评价环境披露质量。本研究根据2010年《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并借鉴已有的研究具体将环境会计信息按照内容分成了四个大的类别,其中仔细包含了12个具体项目,详细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分类及评分方法如表1所示。
3.控制变量
本研究根据行业特点,主要选取财务杠杆、公司成长性、上市公司规模、企业性质、独立董事比例五个指标做控制变量:
1)财务杠杆(LEV)=总负债/总资产。本研究用资产负债比率以衡量公司的财务杠杆。企业财务杠杆越高,表示该企业经营风险大,企业对于债权人的依赖性更强,需要增强环境成本内部化以获得债权人的信心及支持。
2)独立董事(ID)=独立董事人数/董事会总人数。董事会设置独立董事有利于避免出现“内部人控制”现象,部分学者认为独立董事比董事会其他董事更具有独立性,更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研究得出结论认为独立董事在公司董事会成员中所占据的比重和上市公司所能够取得的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3)企业规模(SIZE):以企业平均总资产自然对数表示,相对而言大型上市公司具有相对更加健全的环境体制,根据体制要求该企业也会更加积极地披露更多更具体的环境信息,同时,企业规模越大,公众关注度更高,政府监管也越严格,承担的环境责任更多,因此,为了树立绿色环保的形象,多数重污染公司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大力加强该公司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相对而言,大规模企业经济实力更强,能够支持企业进行环境成本内部化措施。
4)企业成长性(GROWTH):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会有不同的特点,对于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投入程度也不同。也有许多学者从成长性的角度展开了研究以及讨论,他们提出了企业成长性可能与财务绩效有着长期的相关性的观点。
5)企业性质(OWNER):如果上市公司属国有控股公司,则取1,否则取0。企业是否国有,及国有控股比例对于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强度以及企业的财务绩效具有一定影响。相较于非国有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对于国有控股企业通常抱有更高期望值,故对其环境内部化程度甚至财务绩效都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三)模型设定
本研究通过选取陕西煤业、平煤股份、昊华能源等40家上市公司2013年—2017年的环境成本数据以及总资产收益率(ROA)数据,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对本研究论点进行实证分析,根据上述选取的变量,本研究将研究模型设定为以下回归模型:
式中,ROA表示总资产收益率;IEC表示环境成本;SIZE表示企业规模;LEV表示企业资产负债率,GROWTH表示企业成长性,ID表示独立董事比列,OWNEER表示企业性质。α表示截距项,β1-6表示各变量回归系数;ξ表示随机误差项。
四、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2013—2017年我国采矿业上市公司数据描述统计量表(表4)结果:
1.环境成本内部化强度
对200份样本的基础统计结果如表所示,选取的样本公司中IEC极小值0.062 5,极大值0.875,反映出采矿业上市公司之间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差距非常大,部分企业在以实际行动积极主动地响应国家的号召,较全面的披露了该企业方方面面的环境信息,相对的由于国家管理上市公司环境披露的相关机制并不完善,部分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非常有限;总的来说200个样本的平均值为0.415,不足50%,说明样本总体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并不高,一定意义来说可以反映出我国目前出台的环保法规并未真正地督促企业进行全面并详细地披露环境方面的信息的现状,我国采矿类上市公司对环境信息进行完善披露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表4 2013—2017年描述统计量†
2.财务绩效方面
我国采矿业上市公司2016年财务绩效整体水平非常低,其中资产收益率的极大值为0.232 2,极小值为-0.164 6,均值为0.026 476,另外企业财务杠杆及成长性指标普遍很低,其原因可能同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后,整个采矿行业进入“寒冬”期有关。根据国家统计局披露数据显示我国采矿业利润逐年下降2014年为-23%,2016年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 825.2亿元,比上年下降27.5%,降幅比上年收窄30.7个百分点。
3.其它方面
企业规模值域在18.912 3到27.067 8之间标准差1.636,说明样本选取的采矿业企业较随机,统计结果能较好地反映采矿行业现状。独立董事比例变量统计情况综合来看,企业间差距相对较小,整体较独立。
(二)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选用2013—2017年间我国采矿业上市公司的环境成本支出强度和控制变量对应同一期间的财务绩效进行相关性分析,以检验我国采矿行业上市公司当期环境成本内在化与当期的财务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相关性†
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所示,分析如下:
第一,环境成本内部化强度与资产收益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2013—2017年采矿行业上市公司当期环境成本支出强度与当期财务绩效的相关系数为-0.219,显著性sig=0.002<0.01,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水平相关检验,与总资产收益率在99%的置信区间显著相关。表明采矿行业上市公司当期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实施与当期的财务绩效呈负相关,环境成本越高,总资产收益率越低。这与论文的假设H0: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越高,当期财务绩效越低相符合。
第二,控制变量中环境成本内部化指数与资产规模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66,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水平相关检验,与净资产收益率在99%的置信区间显著相关。主要表现为企业规模越大,公众关注度更高,为了树立绿色环保的形象,多数企业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本企业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
第三,控制变量中环境成本内部化指数与资产性质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现为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注更多,所以压力也会较大,客观来说环境成本支出比例相对更大。
(三)回归检验及模型分析
基于上述数据,进行模型检验。具体分析如下(表6、表7):
表6 Anovab†
表7 系数a†
从上述模型检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模型对年份进行了控制,整体分析结果较为显著,观测值为199,拟合优度为0.207,虽然模型中调整R方只有0.207,拟合优度不高,但考虑到自变量之间存在共线性问题,冲销了对因变量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该R方尚可接受(表8)。由回归分析结果表7可以看出模型中sig<0.05,检验是显著的,所以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回归模型是有效的。
得出最后回归模型为:
由表8中共线性统计量结果可以看出,各变量容差均小于1,VIF值均小于2,若VIF值小于10,则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本研究研究的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可以证明结论:采矿企业当期环境成本支出会对该企业当期财务绩效带来负面影响。也可以说明企业为了追求高额的利润,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按“绿色、低碳可持续生产”要求及时更新生产设备和环保技术,增加了环保资金的投入,也就增加了重污染企业生产成本,同时,降低了企业的利润总额和企业增加值。
表8 模型汇总†
五、结论及启示
本研究以采矿行业4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采矿行业上市公司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实施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有:
从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采矿行业上市公司投入到环境保护的资金会导致经营成本增加,短期内无法使公司直接获利,会降低企业的边际利润,与企业当期财务绩效之间存在冲突,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本研究认为短期内等待企业自主加强环境投入效果不佳,政府应适当加强干预,尽快完善并强制实施有关法律规定,通过激励、处罚等外部政策措施高效解决环境领域的外部性问题。
本研究仅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采矿业上市公司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对于当期企业财务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企业投入的环境成本能否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后续问题,即环境成本内部化程度对后期财务绩效的影响问题,本研究不予讨论。
经过本研究的研究,具有以下的启示:
第一,完善我国采矿行业上市公司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实证过程中发现上市公司环境成本内在化费用披露以及责任报告书都具非强制披露,环境投入费用归属不明确等特征,本研究认为应对采矿业等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强制要求披露环境成本投入并明确科目名称,归属至“管理费用”纳入资产负债表中方便查找。
第二,完善有关法律规定,适当加强政府干预有利于加速、高效解决环境领域的外部性问题,通过激励、处罚等外部政策措施,可以大大推动公司环境成本内在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