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服务促团结 搭建平台谋发展
——湖北省十堰市关心少数民族流动务工人员创业启示录
2020-05-06湖北省民宗委民族宗教关系协调处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是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步伐的推进,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频繁,十堰逐渐成为少数民族流动务工人员的可选之地。近年来,十堰市结合实际,将103 个社区划分为650 个网格,严格落实民族宗教事务网格化管理,真情服务,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和环境,实现了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的创建目标。
图荪托合提·伊明托合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人,20 岁起就跟随父亲来到十堰务工。在十堰生活多年,他一直在路边摆摊卖新疆特产、烤羊肉串。2016年5月,在十堰城管、民宗等部门倾力帮扶下,图荪托合提·伊明托合提告别路边摊,在三堰华府宾馆附近开了一家名为“天山慈善四兄弟”的烧烤餐厅。之后,在城管工作人员的宣传引导下,他受聘担任“十堰市城市管理社会监督员”,积极参与市容环境监督工作,为文明创建贡献力量。近年来,图荪托合提·伊明托合提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先后向郧西县、张湾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累计近30万元。2017年,图荪托合提·伊明托合提当选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18年,被十堰市委、市政府授予“冲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突出贡献个人”。如今,他的餐厅已经成为一个拥有20 多名新疆籍务工人员和十堰再就业人员的“大家庭”。
启示一:正确引领是关键
图荪托合提·伊明托合提在十堰市的发展故事,只是众多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在内地发展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在十堰市的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有120 余人,主要从事经营干鲜果、烤肉串和小商品,他们在十堰市的经营场所、入住条件、子女上学、就医、语言培训、教育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都落到了社区。社区在促进民族团结工作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是“留”还是“走”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是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十堰市张湾社区、工艺新村社区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等活动中,采取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利用短信平台和电子屏幕滚动播放等形式,向少数民族群众开展民族法规政策、民族理论和民族基本知识等相关法律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注重对社区辖区内的少数民族人员进行教育引导,组织他们学习党的宗教政策、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日常管理知识,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
二是注重传统文化熏陶。铁三处社区坚持现代文化引领,夯实各族群众“共学”基础。开办社区艺术学校,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选派优秀专业老师,免费为辖区少数民族孩子教授京剧、舞蹈、书法、剪纸、音乐等课程以及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让孩子们从小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图荪托合提·伊明托合提
三是注重典型示范引领。三堰社区将图荪托合提·伊明托合提作为守法经营的模范,2017年推荐他为十堰市城管执法支队特聘“城管社会监督员”,积极参与市容环境监督工作,并且向占道经营的新疆同乡宣传规范经营理念,引导他们在十堰守法经营。同时,图荪托合提·伊明托合提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志愿服务当中,每年资助家乡和田8名贫困学生和42名孤寡老人、贫困户。2018年1月,他从新疆老家购买8.2 万元大红枣、核桃捐赠到精准扶贫村十堰市张湾区白马山村,既帮助新疆老家销售农产品,又助推了十堰精准扶贫工作。图荪托合提·伊明托合提先后被授予“十堰市冲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突出贡献个人”“最美志愿者”、第四届“和田十大杰出青年”“第四届湖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
启示二:服务管理是根本
社区在日常服务管理过程中,要倾心尽力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要教育引导好。三堰社区作为十堰城区的商业中心,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相对集中。近年来,三堰社区坚持集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化政策培训,并将此项工作与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反分裂反渗透教育相结合,着力将培训服务点打造成政策法规教育的宣传点、反映问题诉求的联系点、解决实际困难的服务点、促进民族团结的联谊点。
二是要依法管理好。十堰市各社区针对部分行业长期形成的所谓“行规”容易引发矛盾冲突,给辖区市场环境和社会治安造成影响,及时向少数民族经营户发放城市管理法规宣传单,让经营者自觉遵守城市管理。同时,积极协助街道、司法所为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免费诉讼与调解代理,帮助其依法依规表达诉求,指派办案经验丰富的律师,对矛盾双方进行调解,引导其通过法律途径化解争议,提出解决方案,争取双方互相谅解,达成一致意见。
三是要真心帮扶好。三堰社区积极推进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新疆籍同胞及其随迁家属,为他们提供子女教育、职业培训、就业创业、住房保障、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均等化服务;组织汉族居民社区干群与新疆同胞结对联谊,积极主动排忧解难,形成“八个一”社区服务体系(即一个平台、一个网络、一条热线、一个窗口、一张卡片、一本指南、一支队伍、一个品牌),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城市的温馨、市民的温情。
启示三:倾心交融是法宝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做好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法宝。
一是搭好交心平台。建立和完善社区信息上库,制作发放“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联系卡”。张湾社区针对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开展“一对一”结对助学,通过党员带着点亮“微心愿”,开展“微公益”活动,帮助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现“微梦想”。积极搭建平台,成立少数民族青年舞蹈队、民乐队,举办“最炫民族风”文艺晚会、“民族风情”剪纸秀、民族传统习俗分享等活动,充分展现了各民族少年儿童的艺术天赋,促进少数民族与汉族儿童间的互动与了解,增进了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城市归属感。
二是当好贴心人。在少数民族特定节庆或重大活动举办前,社区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服务与引导,创造有利条件,为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安居乐业、团结和睦营造良好环境。社区聘请专业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并与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沟通协调,在房屋租赁、税费缴纳、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帮助,依法保障和维护其合法权益,引导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和谐融入当地城市。2017年3月,因遭遇车祸受到援助的新疆墨玉县的维吾尔族青年艾尼瓦尔·买吐开专程到三堰社区,送上“少数民族的贴心人、宗教事务的维护者”的锦旗。
三是做好暖心事。为了加强与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的感情交流,张湾社区干部开展了与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结对子、认亲戚”活动,了解结对家庭基本情况和面临的困难,把对方当成自己的亲戚,增进感情。随着感情的加深,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也积极回应,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和谐。“慈善四兄弟”烧烤店经营者图荪,连续两年向十堰市郧西县小河村困难群众捐赠衣物总价值达10 万元,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秦楚网等新闻媒体对其事迹进行了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