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木结构建筑特点及发展
2020-05-05常鑫
常 鑫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勘测设计分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木结构已成为建筑行业主导,被广泛应用于建造住宅、旅馆。2006年美国建成180万栋房屋住宅,其中90%为木结构,95%住宅墙体与屋盖为木质结构,人造木使用率已达80%以上。在芬兰等国,甚至有90%以上的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体的建筑。而我国对木结构材料的认识、选择和加工,以及对木结构建筑技术要点、产业结合等还存在较多诟病和问题。本文将结合木结构与其他结构对比数据和国外优秀设计实例,研究我国林木产业和木结构建筑发展趋势。
1 木结构在建筑中的优势
1.1 环保可再生
木材与钢筋水泥等材料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可再生性,并且在加工过程中能耗低,施工周期短,废弃后可自然降解,可为环保典范。表1为各种材料能耗污染指标。
1.2 施工简便、工期短、成本低
现代木结构建筑早已实现工厂预制到现场装配的流水线式施工,速度远快于混凝土和砌体建筑,缩短施工周期,节省人工成本。
表1 材料能耗及污染指数
1.3 隔热性能好
木材为绝热体,在同等条件下木材的隔热值是混凝土的16倍,钢材的400倍,空心砖墙的3倍。木结构建筑比混凝土结构建筑年采暖与空调用电量节约25%左右。
1.4 抗震性能优良
木材作为自重轻及柔性建材,对地震力吸收较少,地震时多数只有略微变形而不会出现主体结构的散架。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海岸发生的9级强震,木结构在强震中对生命财产的保护是有目共睹的(见图1)。日本与美国科学家进行了一次人为地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中等高度的木结构建筑物对强烈地震有较高耐受力(见图2)。
2 木结构应用研究方向
2.1 木材利用率
木材作为一种稳定性好、耐久性强,废旧回收处理简单的材料,是一种绝佳的建筑材料。人造木代替锯材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已成为木结构发展的主要方向。
2.2 国内外木结构主要研究方向
目前主要的研究课题集中在:
1)动态控制胶合木性能研究;2)速生树种强度的指标研究;3)板材翘曲变形研究;4)轻型木结构性能研究;5)钢木结构混合应用研究;6)人造木结构的抗震构造研究;7)人造木结构的防火技术;8)古木结构的防护与加固。
3 我国木结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林木产业发展滞后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林木产业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发展,木材加工企业的整体水平不高,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很小,木制品的利用率不高升,且人造木的科技含量较低,人造木的抗压、抗弯性能较差。而国外木材加工技术已将人造胶合木制成长达50 m木梁,且各项性能良好(见图3)。
3.2 林木资源短缺
我国木产业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森林资源结构性失调,林木产业结构极其不合理,幼林在整个林木中占到71%。2011年我国进口各类木材已达3 298.22万m3。
3.3 木结构设计局限性
中国人均土地面积很低,而我国《木结构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木结构建筑不宜超过3层,使得木结构对土地的利用率很低,而在国外的木结构中,世界最高的木结构住宅是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市的一栋高达144英尺的13层住宅楼。最近挪威公布了其文化中心的木结构设计方案,据称建成后将达16层~17层(如图4所示)。可见我国的木结构设计、施工与国外相比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4 我国木结构发展建议
4.1 转变观念
木结构并不是一味的森林资源消耗,应将木建筑工业与林产业结合发展。木结构建筑如大力发展,造林积极性也必将提高,结合政策扶持,我国林木产业必将走向良性循环,适当的木材消费和木材工业发展对林业发展有良性激励作用。
4.2 加强企业交流合作
目前中国木企业研发能力差与国外的竞争能力低,产业整合度低。应加强与国外研发团队技术交流合作,从而掌握人造木技术及先进设计理念。
4.3 建立长效可行的林木资源利用模式
建立先进林木利用体系,将林木资源与林木工业有效结合。我国林地分布不均匀且破碎化,严重影响森林资源多种效益发挥,因此我国应借鉴日本等国林木业体制,做到“种”“管”“采”“制”“用”的良性循环(见图5)。
5 结语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和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阶段,木结构在环保、防火、抗震和机械化装配等方面的优势,正符合我国对建筑低碳,绿色,可持续化要求,大力发展木结构建筑,带动林木产业良性循环,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环境影响最低化,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经之途。
发展过程中,应结合林木产业资源,运用高新技术,发展符合现代规范要求建筑,逐步形成可持续产业链,推进木结构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