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案例浅析

2020-05-04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李明志梁嘉晖

广东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挫折案例心理健康

文/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 李明志 梁嘉晖

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日新月异和科技飞速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确保学生健康发展。中职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压力,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提升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水平,推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课题。以下试以教学案例为切入,进行教育成效的剖析。

一、教学对象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17班(二年级)学生。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选自如下单元:

课题序号主题课题教学目标1第二单元认识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学会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中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接纳自己。2第二单元认识自我阳光总在风雨后正确认识自我发展中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3第三单元成长的烦恼做情绪的主人了解情绪的基本特征和成因,学会合理地表达情绪。4第三单元成长的烦恼向快乐与幸福出发掌握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绪调适能力。5第四单元学校中的我愿友谊地久天长了解同伴交往障碍的原因,学会与同学或同伴和谐相处。

三、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以育人为本位,以育德为首位,紧紧围绕中职学生的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实习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一)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

本课的授课对象已参与跟岗实习,对未来从事的职业岗位有了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本课授课的案例情境多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在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体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如《我的情绪我做主》《向快乐与幸福出发》两课中,教师以案例“我的实习故事”贯穿课堂,案例讲述了酒管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情绪问题。教师通过案例分析,案例情境实践演练等,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表达情绪,调节职场中的常见情绪。课堂案例选取贴近专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真正实现了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课堂教学。

(二)以学生认知、情感态度观念和运用的统一为着力

教师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以他们的生活经验为中心,以情意活动为主要内容,力求实现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观念和运用能力的统一。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活动实践中调适,实现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教师特别重视学生培养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解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

如《天生我材必有用》一课中,教师以故事导入课堂,结合故事讲解认识自我的方法,学生完善课前所写的“20个我”,进行自我评价;再通过小组交流,他人评价,进一步认识自我。为了让学生体验自我悦纳,教师设计挑战活动“身体穿越A4纸”。教师展示优秀学长榜样案例,激励学生悦纳自我。为了让学生将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落到实处,教师引导学生填写成长计划表,结合专业制定完善自我的方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学生认知、情感态度观念和运用的统一。

(三)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依归

教学设计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学习环节,探究体验的思考环节,以及成长和训练的实践活动环节,使学生逐步具备正确认识和分析解决学习、生活、成长、求职就业方面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由“知”到“信”,由“信”到“用”,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变;使他们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做自已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

如在《阳光总在风雨后》一课中,教师分析优秀学长案例,总结应对挫折的方法“认识挫折”;再选取课前班级同学分享的四个典型实习挫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应对挫折方法,应对实习中常见的的挫折“直面挫折”。课堂中突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为凸显

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环境、知识水平和专业特点、具体教学内容出发,选择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课堂中学生采用了角色扮演、讨论、分享、活动等学习方式,教师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生活中面临的心理困扰和心理行为问题,掌握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积极适应职业生活。教学设计特别强调在知识学习中开展活动探究,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和调适。

如在《友谊地久天长》中,第一环节,教师通过“抱团游戏”导入课堂,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同伴交往的重要性。第二环节,学生通过分析人际交往案例“小帆的故事”,与教师总结人际交往技巧。第三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角色扮演,解决小帆的人际交往问题,感悟人际交往技巧。第四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的人际交往技巧,解决同伴交往中的典型问题。课堂中教师运用了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学生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角色扮演法,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四、教学实施成效

(一)教学氛围“浓”

一方面,老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用教学艺术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遨游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海洋里。另一方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老师讲解满怀激情、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

(二)教学方式“活”

课堂上,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开展课堂互动与小组合作探究,成为知识的探索者。信息化技术助教助学,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三)教学效果“好”

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遇到困难挫折时,主动调试。遇到心理困惑时,以更积极的状态自我调节,寻求身边的帮助。生活中学生以更积极的状态,直面成长中的困惑与心理问题。

例如,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17班学生黄某在全国技能竞赛中,善于调节个人情绪,阳光自信,凭借出色的技能水平与稳定的心理素质,取得了优异成绩。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17班学生在接下来的跟岗实习中,情绪表达、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五、教学亮点与反思

(一)教学亮点

1.案例故事拨心弦,教学目标巧实现

课堂案例故事既体现职教特色,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中具有代表性和共性的问题,贴近专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大大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两个平台供资源,自主学习遂心愿

教师充分利用学习平台和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向学生推送学习资源,扩大学习空间,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心理健康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多方位服务学生成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姐姐”。

3.多次讨论助生成,知识内化益于行

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教师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开展课堂课堂,教师真正能够成为“一根把珍珠穿起来的线”,助力学生通过思考和感悟获得心理上的成长。

(二)教学反思

课堂中个别小组的讨论进度稍慢,教师将加强引导;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课后教师将结合班主任反馈、学校学年心理测评等进一步关注学生。丰富的理论准备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扎实的专业技能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笔者将加强学习,更好地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航人。

猜你喜欢

挫折案例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挫折使我更坚强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