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杭州产业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2020-05-03朱明芬
朱明芬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杭州市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复工复产,并于2月9日出台了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政策,为杭州经济平稳增长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为了彻底打赢这场阻击战,我们还需要理性地评估本次疫情对杭州产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密切关注由疫情催生的产业发展新空间,加快谋划公共卫生领域基础设施投资、着力培育千亿级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设、切实引导企业实施“新制造计划”、积极培育泛互联网产业,危中寻机,未雨绸缪,决胜全面小康。
疫情对杭州产业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消费类产业受到直接冲击。受到疫情影响的消费类产业主要有旅游、外贸、餐饮、零售、会展、文化等产业,而这些产业一旦错过最佳时节,其消费是很难回补的。一是旅游收入直降为零。2019年春节期间杭州共接待中外游客471.9万人次,入住138.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1.02亿元。在本次疫情影响下,2020年春节这60多亿元的消费市场直接降为零。二是商品零售业大幅下降。2019春节期间(2月2日-2月8日7天),杭州市百货、超市、餐饮、农家乐、家电、特色街等六大行业183家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营业额)12.3亿元,而今年春节各大商场却门可罗雀。此外,近期,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对中国公民实施入境管制的同时,也对本国公民出境中国进行了公共安全劝告,杭州旅游观光业、酒店餐饮业、乡村民宿等还将错过最旺盛的春季行情。
生产型企业市场要素压力增大。一是企业延迟开工直接降低GDP产出。尽管市委、市政府积极鼓励企业复工复产,但不少企业仍然受到各地因疫情所采取的交通管制、属地隔离、心理恐慌等因素而一再推迟开工时间。即便开工,企业也因用工短缺、口罩紧缺、盒饭配送困难、隔离观察成本高等因素不能正常复工复产,这不仅直接减少GDP产出,还会影响交货时间、现金流量、供应链等系列经营活动,还可能诱发产业市场转移。据笔者对杭州127家生产型企业的网上问卷调查,当回答“本次疫情对您企业有何影响”时(多选题),其中,选择“减产减收”的占60.6%;选择“违约”的占20.5%;选择“订单外流的占19.7%;选择“倒闭”的占5.5%。二是生产资料供应受阻影响产能发挥。一方面,受疫情影响,返工、返岗人员不能如期返回,返回居住地后还必须接受14天的自动隔离,造成企业用工严重不足。在所调查的127家企业中,有56家企业(占44.0%)表示用工紧张,“无处招工”“无人可招”“不敢招工”现象比较严重。另一方面,因车辆运输管制以及国际通航限制,造成企业生产资料供应不足或供应链断裂,致使企业产能严重不足。调查发现,127家企业中,认为 “生产资料紧缺及涨价”有38家,占29.9%;选择“产业链中断”的有30家,占23.6%;主要反映目前疫情防控下物资采购困难。上游企业、物流企业如果不能同步复工,即便部分企业优先复工,也存在原材料保障困难和生产配套能力不足等问题。
进出口贸易或将再次遭遇“滑铁卢”。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前几年,杭州进出口总额以每年两位数速度增长,但在贸易摩擦的当年——2018年则降为3.1%,在极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情况下,2019年实现了6.7%的增长业绩。但受本次疫情的影响,进出口贸易将受重大影响。目前与杭州市企业有贸易往来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已经暂停航班往来,如果停航2-3个月,那么,今年上半年的进出口贸易将会受到较大影响,由此也会影响全年进出口贸易额、交易成本和贸易格局。
经济增长预期会有所下降。根据SARS疫情控制节奏,WHO取消中國的疫情预警是2003年7月份,整个影响周期长达半年之久,致使当年第二季度GDP增幅下降2个百分点,但未能对全年经济产生明显影响。而本次疫情冲击的程度已明显大于SARS时期,综合各方预测,一是影响程度可能是SARS的数倍,二是影响周期仍不确定,三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本次疫情爆发的宏观背景、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明显不同于2003年,虽然当年SRAS对全国和杭州经济总量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消费类产业的影响延续到了第三季度。参照SARS影响结果和目前直接冲击,笔者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杭州经济增长预期减速2个百分点左右;考虑到疫情影响的滞后性、消费政策的有限性和补救投资的奏效性,预计全年经济增长会因此减速1个百分点左右。
疫情催生的积极因素
公共卫生基础施设投资将有所放大。本次疫情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公共卫生领域内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以往的政府投资在基础设施领域占比较大,公共设施投资比重较小,整个公共卫生设施设备、技术人员等离公共消费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医疗疾控、公共卫生、健身运动等领域还有待提升,疫情相关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将被有效放大。据研究,同样的财政投入,如果投入到公共卫生领域,对GDP的拉动反而更好(当年转化出来的GDP可占到60-70%),这也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投资绩效。截至2月14日,全国各地已累计新增公共卫生基础设施、设备投资250多亿元。
医疗、生命健康产业展现发展新空间。本次疫情已迎来对新冠病毒抑制药物的紧张研制,据资料,全国主要的医学病毒研究所,正联合一些知名制药企业,开发相关药品。一旦相关药品(剂)被研发出来并通过试验,将在短期内大批量生产。其中,受益的杭州企业不少。此外,医院新一轮建设也必不可少,通过本次疫情,主要大中型医院将独立设立发热门诊、发热病房,增加相应隔离措施,这将拉动部分投资。同时,经历本次疫情后,公众必然增强健康意识,增加健康产品、健身服务需求,公共卫生和家用卫生用品需求增长也将成为常态,卫生防护、医疗保健、运动健身等产业的发展空间都会被进一步打开。
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建设将明显提速。在本次疫情中,远程诊疗、红外线体温测量仪等需求激增,为提升应对爆发性疫情能力,实行疑似病例的精准跟踪、或者疫情“点对点”预警管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产业发展将明显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