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奥多·罗斯福欧亚均势政策
2020-05-03戴计晨
戴计晨
摘要:罗斯福的均势外交政策的出台是美国在世纪之交之际美国经济军事力量膨胀和动荡国际局势合力催生的产物。其在亚太和欧非地区均大力推行这一政策,根本目的是为了借均势之虚名行美国利益最大化之实。实际上,帝国主义时代的均势都是难以长期维持的,事实证明最终大战只是被推迟而非消弭。但罗斯福的均势政策仍旧客观促进了世界和平,为各国统治阶级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罗斯福 均势外交 亚太 欧洲 美国 政策
均势(the balance of power)是近现代国际关系中最引人注意的命题。近代最早推行均势政策的是地理上独立于欧洲大陆之外的英国。而最终灵活运用并制霸世界的却是大洋彼岸的美国。在19、20世纪之交的美国诞生了这样一位卓越的“均势外交家”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笔者试图从美国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角度切入,试析其人在欧亚的均势外交政策,望能为当今国际局势提供借鉴。
一、背景(促成政策形成的因素):
美国南北战争中解放的奴隶和无产者为资本运作和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本生产的速度得以迅速提升,“西进运动”、第二次技术革命使得美国垄断资本的出现,美国的工业产值到了1900年已跃居全球第一。而垄断组织一旦占据统治地位,必然要扩大其利益范围,这为美国对外扩张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了最为根本的经济基础。
二、罗斯福的亚太均势政策
罗斯福20世纪初在东亚的均势外交焦点自然是集中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有意思的是,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均势外交政策是成功的,但是其结果却是与罗斯福的初衷背道而驰的,整场博弈是成败交织的。
(一)选择东亚
1899年美西战争的胜利为美国打开亚洲市场提供了契机——“跨过菲律宾,便是无边无际的中国市场了。”对于亚洲太平洋地区,西亚和南亚距离美国较远且早已为英法掌握,美国无力涉足;北亚是俄国人的势力范围。所以,其矛头自然转向了东亚太平洋地区。
在东亚,美国的贸易中心集中于中国东北和满洲地区,但是在这一时期奉行狂热扩张政策的俄国势力范围内,这是不被容许的。俄国在1900年庚子事变后签订了满洲撤兵的条约,但是到了1902年却拒不撤兵,更想要把西伯利亚铁路斜穿满洲到达海参崴,以图大大增强俄国在中国和在远东的威信和影响,并进而“能够控制太平洋上一切国际商业活动”。因此,沙俄竭力排斥和限制美国在满洲的贸易。作为一个敏于行动的总统,罗斯福对美国不能为维护满洲开放而战深表遗憾,并表示“我痛恨处于这种似乎气势汹汹但缺乏军事后盾的地位。”罗斯福只好寄望于均势外交,“扮演没有军事力量(做后盾)的亚洲强国角色。”
(二)支持日本对俄作战
既然自己没有充足的力量对俄战争,那么美国自然只能寄希望于打代理人战争。那么这个代理人就是刚刚崛起的日本。恰逢此时,日本的战略重心在甲午战后转向东北亚的朝鲜半岛,如果俄国继续扩张把朝鲜变为俄国势力范围,那么朝鲜就会成为俄国“直指日本心脏的一把匕首”。日俄在东北亚的冲突愈演愈烈,战争势在必行。
英国与俄国存在着长久以来的利益纠纷,自然也就站在了美国一方。罗斯福利用日本急于对俄作战的心态,促成了英日同盟,结成了反俄阵线。这样,英日同盟“在远东均势上引起了一个完全的革命,并为日俄战争摆好了舞台。”但是,出于均势的考虑,罗斯福在一开始就抱着浪漫主义的心态,认为战争不应在出现“黄祸”或“斯拉夫祸”的条件下结束。即使日俄双方在两败俱伤取得和平后,“它们之间的地区冲突不应消除”,战争的“最佳结局是俄国和日本将继续相互牵制,两者都受到削弱。”虽然在战争爆发后,英美在外交和经济上大力支持日本,使得日本连战连捷,但是俄国的迅速溃败和日本的迅速壮大也不是罗斯福想要看到的。故在对马海战俄国必败的情况下,美国为了东亚的均势,希望出面调停了。恰巧此时出现了俄国国内革命的矛盾转移和日本的财力耗竭的情况,美国此時的出面无疑是双方都想看到的,不得不说罗斯福对于均势外交时间节点的掌握是非常敏锐且明智的。
《朴次茅斯条约》的签订过程对于罗斯福来说是漫长而煎熬的,他夹于两个虎狼之间,双方都不肯做大的让步,这对他的均势外交提出了深刻的挑战。他希望俄国割地赔款,出让军舰但不愿让俄国势力退出满洲地区;他也希望日本能获得朝鲜(这也是日本最初的目的),以期日本受东北亚局势牵制难以顾及东南亚的扩张(即菲律宾),最终条约虽然议定了和平,但是显然日俄都不满意罗斯福的举措,最终导致日俄在1907年重新签订《日俄协约》,共同做大东北势力,使得美国反而被排挤的更为严重了。美国当时著名外交家司戴德谴责该战争的结果是美国“一个可怕的外交错误”。历史学家査尔斯.图斯声称这是日本“意义重大的外交胜利”。这也标志着罗斯福的东亚均势外交最终归于失败。
三、罗斯福的欧洲均势政策
日俄战争的同时,罗斯福也致力于推行其在欧洲的均势外交。北非的小国摩洛哥北临地中海,西接大西洋,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成为欧洲国家争夺的要地。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就因此爆发。
(一)最初无意
而美国最初并无意干涉欧非事件,罗斯福甚至在美国西部狩猎度假,还说道:“我们有其他鱼可烹(指日俄战争),在摩洛哥没有真正利益。”然而在意识到德国想要利用摩洛哥事件打破欧洲均势并进一步威胁世界(指美国在亚太的利益)时,罗斯福自然就放下钓鱼竿,积极筹划起他的欧洲均势政策。
(二)国际会议的召开及美对三国的斡旋
如果说罗斯福在日俄战争后对双方都无明显偏袒之意,那么对摩洛哥的问题他则是在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帮助英法,达到“抑德”的目的。恰逢此时德国积极叫喊召开国际会议仲裁解决争端,并极力拉拢美国,宣传“门户开放”,“德国支持美国的亚太政策,认为纵容英法在非洲的扩张会导致它们在亚太也践踏其他国家(指美国)的利益。”德国把摩洛哥局势同美国在亚太的利益联系起来确实击中了罗斯福的要害。不过罗斯福自然是看穿了威廉二世的把戏,但他也认为德国的会议可以为自己施展外交手段提供施展拳脚的场合,同时认为会议可以作为牵制德国的新的阵地。接着,罗斯福便开始同双方斡旋:对于德国,美国使用奉承手段,表示美国是德国“真正的崇拜者”,力图使会议的召开变成威廉二世“最大的胜利”;而对于法国,罗斯福建议满足德国巨大的“虚荣心”,美国将竭力帮助法国获得“栗子的内核”,帮助法国胜利。双方在美国的如簧之舌下皆同意召开会议。
“阿尔赫西拉斯会议”
会议持续了两个月之久,这归结于各国矛盾重重带来的阻碍。为了打破僵局,美国提出了体现它“扶法抑德”的“四原则”,英法对于原则中体现了它们对国际银行的实质控制权相当满意。然而这与德国的政策实际违背,因而德国在唯一盟友奥地利的支持下,抛出了“奥地利”提案,要求各国分管摩洛哥海港。但罗斯福认为奥国方案是“荒谬的”,实际上是赞成对摩洛哥的“瓜分和建立势力范围”,与德国宣称的维护该国主权愿望“恰恰背道而驰”。他指出,他的“四原则”“更好更安全,因此,它是我所支持的唯一提案”。罗斯福甚至威胁,会议一旦破裂 , 他将不得不发表他和“某些大国”的通信。德国鉴于其军事力量还未达到与多国一战的实力并且在国际上几乎孤立无援,最终也被迫接受了会议的总议定书,实际上就是接受了罗斯福的四原则,吞下了自己催生出来的这枚苦果。
至此,以法国为主导的国际银行实质上控制了摩洛哥主权,摩洛哥国家主权名存实亡,经济上也实现了德美所谓的“门户开放”,这就是罗斯福为摩洛哥设计的前途。罗斯福在会议结束后得意的宣称自己使英法得到了“果子完整的内核”,而同时也让德皇得到了“涂满德国喜欢颜色的外壳”,无疑这次均势外交罗斯福是取得了大勝利的。这一来为美国专心于亚太事务和后续渗透北非提供了机会,二来挫败了德国的野心,阻止(推迟)了战争的爆发,也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罗斯福在1906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和他的均势政策不无关系。
四、总结
西奥多·罗斯福当政时期,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在此期间,西奥多·罗斯福调整了美国政府的内外政策,顺应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启了20世纪美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河,为统治阶级提供了新的统治经验,初步确立了美国在世界事务中的大国地位,为美国后来整个20世纪的发展确立了坚实的基础。他思想敏锐,对于国内外社会、政治形势的发展都做到了准确的评估,虽然他的均势外交最终都不是完美收官并且唯美国利益至上,但是他客观上至少为国际和平和局势的控制做出了贡献,对于如今多元复杂的国际局势,罗斯福的均势政治思想仍然值得借鉴。我国也应当充分利用国际环境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和实力,提高政治外交手段,最终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戴维.安德森《帝国主义与理想主义:美国外交官在中国 1861-1898》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2]埃尔廷.莫里森编《西奥多.罗斯福书信集》哈佛大学1951年版
[3]雷蒙德.艾斯萨斯《西奥多.老罗斯福与日本》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66年版
[4]托马斯.佩特森等《美国外交政策史》D.C.赫斯公司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