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配好”到“用好”:提升特困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
2020-05-03张岳辛涛杨涛
张岳 辛涛 杨涛
摘要通过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与非特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资源的配置与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发现,相比非特困县,特困县中小学教师的各类教学资源配备状况均有待提升;特困县中小学教师使用各类教学资源的频率显著低于非特困县;特困县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显著弱于非特困县。实现精准扶贫应从解决保障性办学条件入手,既要注重硬件投入也要注重中小学教师教学资源使用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乡村教育;乡村教师;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学资源;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0)03-0037-03
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将脱贫攻坚范围聚焦于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明确提出到2020年,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提升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目前,有关贫困地区办学条件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校舍、人才配置、经费投入等相对宏观层面的指标上,针对贫困地区教师配置与使用教学资源的研究相对缺乏。基于此,本研究在全国抽取样本,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与非特困地区中小学教师教学资源的配置与使用状况进行调查,旨在为有的放矢地增加特困地区教育投入、真正做到精准扶贫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一、研究设计:基于12省特困与非特困县中小学教师的大样本对比调查
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划分标准,国家将六盘山区、秦巴山区等14个地区确定为连片特困地区。本研究选取连片特困地区中10个地区内的19个县(分布在12个省内,以下简称“特困县”)为样本县,同时在这些省份中选取21个非特困县作为对照样本。根据地理位置、学校类型等因素,在每个样本县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学校,在每所样本学校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教师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具体构成见表1。
在样本县统一组织与配合下,本研究共发放特困县小学教师问卷538份,回收有效问卷537份,有效率99.8%;发放中学教师问卷488份,回收有效问卷485份,有效率99.4%。发放非特困县小学教师问卷702份,回收有效问卷700份,有效率99.7%;发放中学教师问卷624份,回收有效问卷620份,有效率99.4%。
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和预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编制问卷来考查中小学图书、教具和多媒体等资源的配备情况,以及中小学教师对于教学资源的使用频率与能力情况,最终采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问卷具体指标见表2。
二、研究结果:特困县教学资源配备及有效使用情况仍有待提升
1. 教学资源配备:特困县总体配置情况不佳,且存在显著区域差异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2013.12)中提出,要使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图书、实验仪器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2014.7)中提出了20条底线要求,包括义务教育学校要配备可供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教室等。
本次调研数据表明,特困地区中学教师在实物、模型、教具等教学资源上没有被配备的比例为20.1%,与非特困县存在显著差异(χ2=13.155,p<0.01)。同时,乡镇、农村地区教师传统教学资源的配备状况显著低于城市学校,差值均在10.0%以上。特困县与非特困县中小学教师在网络资源(小学,χ2=10.710,p<0.01;中学,χ2=29.498,p<0.01)、学科相关的电子化课程和影视资料(小学,χ2=17.118,p<0.01;中学,χ2=14.785,p<0.01)等方面,没有被配备的比例均差异显著,特困县部分多媒体教学资源配备仍未达到底线要求。特困县内的区域差异显示,乡镇、农村地区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没有配备多媒体资源的比例最高,在30.0%以上。
特困县教学资源总体配置情况不佳,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異,可能与教育经费紧张、投入不均衡等因素密切相关。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财政投入不足,虽然近年来投入比重有所上升,但是通过对比《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及各省教育经费执行情况可以看出,贫困县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公用经费和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三个指标均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而且特困地区财政本身比较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很大,财政收入重点用于保证刚性支出。[1]同时,特困地区有限的教育经费可能集中在城市地区或少数优质学校,导致教学资源布局不合理,这也加剧了特困地区城乡资源配备的差异。[2]
2. 教学资源使用:特困县中小学整体使用频率显著偏低,信息化资源使用存在显著区域差异
本研究对特困县教师使用教学资源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调查。差异检验结果表明,特困县中小学教师经常使用习题册(小学,χ2=19.814,p<0.01;中学,χ2=7.512,p<0.01)、教学参考资料(小学,χ2=30.617,p<0.01;中学,χ2=14.349,p<0.01)的比例较低,与非特困县教师存在显著差异。在多媒体资源上,特困县中小学教师使用学科相关电子课程和影视资料的频率均显著偏低(小学,χ2=12.541,p<0.01;中学,χ2=11.126,p<0.01)。区域差异检验结果显示,特困县乡镇和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传统的图书教具资源、多媒体资源的比例均低于城市地区的教师,农村地区小学教师资源使用情况更弱。具体到计算机、多媒体设备以及学科相关电子化课程和影视资料等多媒体资源上,乡镇和农村地区教师与城市地区教师使用比例的差值约在20.0%。
以上情况的出现可能与资源配备、教师自身能力等多种因素有关。首先,特困县中小学教师教学资源的使用频率都不高,与资源配置整体短缺、且不均衡有关。[3]如前所述,特困县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学器材配备率偏低,配备的教学设备往往又陈旧落后,从根本上制约着教师利用资源实施有效教学的机会。[4]其次,特困县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水平整体偏低,且他们参与相关培训的机会整体偏少甚至没有,更增加了他们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难度。
3. 教師信息技术能力:特困县中小学教师能力整体较弱,小学教师更需关注
本研究对特困县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了测查,主要涉及教师使用办公软件和学科软件、利用互联网检索电子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学习的能力。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特困县与非特困县中小学教师在会用学科软件(小学χ2=25.011,p<0.01;中学χ2=14.421,p<0.01),利用互联网检索电子教学资源(小学χ2=37.704,p<0.01;中学χ2=8.819,p<0.01)等方面的比例差异显著。整体情况上,特困县小学教师明显比特困县中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更弱。具体到城乡差异,仅有半数的特困县农村小学教师会使用办公软件和学科软件以及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与城市地区教师相差30.0%,这一教师群体最值得关注。
特困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较弱可能与其参加相关培训的情况相关,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仅有47.8%和43.3%的特困县小学、中学教师表示参加过有关信息技术运用的培训,比例均显著低于非特困县教师。对于特困县来说,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兼具公平和扶贫的双重作用,[5]然而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对教师们来说并非易事。有效的在职培训是改善这一现状的重要手段,但是结合特困县教师参加信息技术运用相关培训的数据发现,教师参加这类培训的机会并不多。本次调研中,特困县有59.4%的小学和49.3%的中学教师表示希望得到有关信息技术运用的培训。
三、对策建议:软硬兼顾,整体提升特困地区教育质量
1. 重点关注特困地区教学资源配备情况
随着国家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的重点关注,会有越来越多的经费投入到特困地区,从硬件上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但笔者认为经费投入要有所侧重,兼顾整体改善与重点补充。针对特困县,国家应逐步更新中小学传统教学资源,整体提升包括计算机、网络资源、多媒体设备、学科相关电子化课程资源在内的信息技术类资源的配置;并重点提升对于中学教师实物教具、学科相关图书等资源的配置。
2. 着力提升特困地区教师教学资源的应用水平
虽然目前特困县教学资源配备情况尚不理想,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更加不尽如人意。但我们应该要明确一点,特困县的教育现代化不简单等同于教育经费的增长和办学条件的改善,提升教师对现有教学资源的有效使用率才是首要任务。在积极使用信息技术资源的同时,区域和学校层面也要引导教师重视图书教具等传统资源对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合理地使用传统资源同样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 尽快提升特困地区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要实现教学资源尤其是信息技术资源对特困县教育发展的积极作用,资源配备是基础和保障。首先,特困县应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教育扶持政策,在加强和完善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其次,应加大对特困县教师,尤其是农村地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力度,让教师们能够把现有的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用起来。再次,对特困县教师的培训内容应从基础入手,从最薄弱的能力入手,托住底部,不要盲目拔高。最后,要进行培训效果跟进,给予持续性的指导。建议特困县尽快培养一支自己的专家队伍,形成内生发展模式,才能从被动变主动,持续巩固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琦,史志乐.我国教育扶贫政策创新及实践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7,(4):154-160.
[2] 刘芬芬.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实现路径—以山西省夏县为例[J].未来与发展,2017,(7):98-104.
[3] 王春萍,慕彦瑾.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探析[J].社科纵横,2005,(4):214-215.
[4] 李建,谢泽源,王小清.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基础教育参考,2004,(12):34-35.
[5] 熊才平,丁继红,葛军,等.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策略的转移逻辑[J].教育研究,2016,(11):39-46.
注释:
① 杨涛为本文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