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祥云三英烈之王德三

2020-05-03杨建军

大理文化 2020年1期
关键词:帝国主义云南革命

杨建军

2017年建党节前两天,一场花灯剧的演出竟然造成轰动。这个轰动的剧目所表现的是王德三参加革命,直到牺牲的英雄事迹。故事截取了他担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期间的片段,用民众最喜闻乐见的云南地方特色戏剧——花灯,表现出来。由“云南之源”的祥云人出任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任书记,这在历史上竟然形成一个有趣的巧合。

在我省的党史上,王复生是云南省的第一位党员,他的弟弟王德三是云南省委的第一任书记,而王孝达则是第一个牺牲的大理籍共产党员。这三个第一,被后来党史研究者追认为“祥云三英烈”。祥云革命老区见证了祥云在那悲壮历史中的苦难,在这苦难之中所蕴含的正是祥云这片土地上那不屈的信念。这三颗闪耀在历史大幕中的明星,是近代中国革命这一宏大主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特别是王德三在滇南具有开创性的工作,便是在今天也是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在学术上,他所遗留的《帝国主义大纲》是早期研究帝国主义的学术成果之一。这位坚定的革命者,把他宝贵而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一份伟大的事业。由他主持制定的《少数民族大纲》更是成为我党历史上的第一份民族工作大纲。2017年,我有幸参与了王德三在滇南活动的调查。一路上,收获最多的是感动和自豪。80多年前,一位穿着土布衣裳、个子不高的身影就跋涉在滇南崎岖的山路之中,游走在寨子之间。今天,让我们以一种全景式的素描来怀念这位老乡。

祖  父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居住在王家庄的贡生、老寿星王榛又添了一个孙子。老人家十分高兴,为其取名懋廷。意思是希望这个孩子能勤奋刻苦,光大门庭。这个懋字还有一层意思是高兴。这和他的长孙濡廷(王复生)的名字在意思上有所不同,濡廷的意寓能继承家中的(耕读)传统,以光大门庭。这是传统中国民众最朴素的期望。

云南平定后,王氏先居住在今祥云县城东街,后又迁居王家庄。后“世以耕读为务。数传至曾祖考联纬公。”这里所说的王联纬是王德三的曾祖父。王复生说他“豪迈英爽,仗义疏财,不屑于家人生产”。《光绪云南县志》列入《卓行》一节,称赞他“负志轩昂、仗义疏财”。史载,王氏四世同堂,家中有近六十口人而不分家。用王德三的话来说叫“我们的家庭,实在是古典社会中的模范”。王联纬享年八十一岁,无疾而终。他的二儿子就是王德三的祖父王榛。

王榛,字美西,别号森麓。光绪五年贡生、乡饮大宾。曾参与修纂《光绪云南县志》。在王家庄设馆授徒。县知事路承熙称赞他“博览之余,弥离究学不辍,故又见理最真,而又于处世尤得应物接人之法。”。王德三回忆说,他的祖父一辈子没有做过一件错事。

除了其德行为人所乐道之外,王榛的诗文也颇有名气,其代表作有《(玉峰)八景》《三英寺五圣宫小引序》等。其中,《(玉峰)八景》最具代表性。如第一首《玉峰迭翠》,其诗云:

一片玲珑是玉峰,青翠连接碧落中。

融断红尘三千界,仙人佛子惯潜踪。

前两句写景状物十分到位,语句清新上口。按一般的作诗套路,必定要写到这个地方悠久的历史,比如写一两处遗址,讲一两个故事,说一两个人物,都是写实。这位德高望众的“贡爷”、诗人,却用虚指的“仙人佛子”“潜踪”来说明玉峰庵的悠久历史。在文字的运用上,玲珑、青翠、碧落、红尘,前三句其实就是一幅山水画,在这山水画之间灵动的便是仙人佛子的“潜踪”了。这首诗文字通俗而不失文雅,意境悠远而不失灵动,富有传统山水画的审美意趣。在表达效果上出人意料,既说明此地的历史之久,又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是地方风物诗中难得的上乘之作。

民国以后,王榛被北洋政府旌表为“耆年硕德”。因此,在王氏宗祠前建立了牌坊。

牌坊由青砂石打制,中间一坊宽4米,左右两坊宽2米,前有狮子护佑,后有石鼓作背。设计风格简易朴素、庄重大方。是祥云地方幸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牌坊。正面有蔡元培手书“年弥高,德弥邵”,后面则有赞辞。1914年,王家为其立寿基,并由县知事路承熙撰写《序言》。

对于两个儿子,王榛也十分用心。雖然相关的材料十分有限,但是我们从王之清、王之溎存世的书法作品中得以一窥。清末时下川坝印行的民间善书《三教玉历救劫皇经》的刻板就是由王榛的两个儿子王之溎、王之清书写的。例如《三英寺记》是由王榛撰文,由其子王之清书写的。这样一位德高望众的旧式知识分子就是王复生、王德三弟兄的启蒙老师,他的教学方法无疑延续了千年来的方法。这种严格的教育使得王氏弟兄有了相对不错的旧学家底。这种教育效果在弟兄二人身上也体现出不同的效果。严格教学的祖父并没有使王氏兄弟变得古板、沉闷,拘谨守礼。王复生矜持,有学者气质。而王德三的个性十分突出,敢想敢干。这种性格的差异在弟兄二人存世的文字上也以十分突出的风格得以表现。不管这种性格的形成环境如何,与他们的父亲有很大的关系。

当祖父严格的要求在弟兄二人之间的形成压力时,这位“明达慈和”的父亲用父爱的温暖,使他们敢于表达。温暖并不是简单的放纵,在牺牲前王德三也对父亲的“慈爱”十分的怀念,也明显地表现出和父亲良好的关系。大抵说来,父亲的教育方法就是让孩子们到社会上去锻炼。可以说,这两位日后在云南党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人物没有变成守旧的知识分子,与父亲对他们的爱与理解是分不开的。濡廷年岁稍长,故而能表现出沉稳的性格,而王德三稍幼,相对哥哥来说,父亲则更宠溺一些,这似乎就是后来弟兄二人性格差异的童年环境。

这位“明达慈和”的父亲持续了传统知识分子的耕读之路。在家庭经济尚有一定困难的前提下,他大胆的把自己的孩子放到了社会去锻炼。从王德三弟兄的书信及有关材料来看,这位父亲与儿子的关系是十分亲密的。两个儿子能够大胆地向父亲提出外地求学这种要求,这位知识分子并没有用“父母在,不远游”的绳索套牢儿子们,而是用他家长的身份来支持他们的远游。王德三的父亲王之溎,具体生平不详,号香泉。从相关的家史资料来看,他早年接受父亲的教导,后来曾经在地方上担任过老师。王德三的《遗书》之中,不难看出父子之间的关系无疑是相当亲密的。

成  长

王德三的童年教育正是新旧交替之际。1908年,云南县知县庄楷在祥云境内各处设置初等、高等小学堂,推行新式教育。正是基于这个背景。因此,王氏兄弟在幼年时接受了祖父严格的旧式教育外,开始接受新式教育。对于读书这个问题,王德三显现出其性格中叛逆的一面。由于父亲不在学校任教,他便回到家中。看些杂书和旧文学。为了让他去读书,香泉老先生也是动了一番脑筋。

据王德三所说,他11岁时要去大理读书,去了之后人家已经开学,又跑了回来。第二年才去读,读了半年,叛逆的他因为和校长“斗气”便又跑了回来,在家里混了一年,还学会了抽旱烟。父亲知道后,只是默默地把他的烟袋丢了。校长换了以后,香泉老先生说带儿子去水目山玩,其实是把儿子送到了清华洞。到了清华洞才和儿子说让他回校读书。儿子竟然没有反对,而是乖乖地到了学校。小学还算平静。到了中学,王德三叛逆的性格表现了出来。据记载,已经是师范三年级学生的王德三竟然带头打了巡警。在大理无法容身,他跑回祥云,向父亲提出转学申请,父亲再一次默默地同意了他的要求。

在大理上中学时,他结合实际撰写了《报告云南县物产》一文。其主要内容是介绍土碱的制作工艺,同时分析了土碱的改良与提高商业价值的前景。这篇短短百字的文章,可以看出这个“中二病”十足的学生,其实是有着他独特的思想特点的。而这篇文章也是王德三在大理求学的标志性作文。等他到了省城以后,那里丰富的政治与思想环境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19年4月,王德三转入昆明成德中学。

成德中学地处老昆明大西门地段,由省城当时的富商和来自于军界、政界的人物出资出力合办。经费来源有保障,设施设备相对齐全,是当时云南一所较为前卫的学校。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其中还有来自祥云的王孝蕃。这些老师又把最新的思想带到这里。这次转学,从某种程度上讲,影响并改变了他的一生。

1919年的中国,各种思想充斥知识界,特别是在学生中间,爱国、救国这一主题则是不约而同的。在省城昆明,王德三积累了学识,关键是接触到了新思想。

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他那位在北京读书的哥哥王复生。这位王复生后来成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十九位发起人”之一,并成为云南省的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昆明时,王德三收到了哥哥从北京寄来的进步刊物,特别是《新青年》……从此,在哥哥的引导下,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最终“牺牲于主义”。

1920年,王德三决定前往思想活跃的北京。次年,考入北大的预科班。在北京时,他的哥哥王复生与邓中夏、罗章龙等人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组织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以吸引更多的青年人。

前一年发生在遥远在俄国的“十月革命”,给当时的青年一代以相当的震撼。在这一些青年人的眼里,这应该是一条很好的道路。中国,这个传统厚重而又危机四伏的民族,似乎找到了一线希望。这一时期“马克思”是炽烈的词汇。

王德三丝毫没有犹豫,加入了这个学会。这是一种新的思想,唯物主义和他年轻时所做的《报告云南县物产》在心灵的深处有着一些共通的地方。在学会里,他更是苦心钻研这个“主义”。

这位寒门子弟深知底层民众的艰难生计,他和哥哥王复生、老乡王有德等人一起去门头沟煤矿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向他们宣传一种理念……

在李大钊、邓中夏、哥哥等人的影响下,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思考问题的方法与角度也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1922年,邓中夏做他的入党介绍人,他成了一名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党员。

陕  西

兄弟二人在北京的就读费用从遥远的云南老家寄来,明显是杯水车薪。王复生在陕西咸林中学找到了一份教职,弟兄二人便依靠这个工作机会互相帮助、接济。1923年,王复生回京读书,王德三前往陕西接替哥哥的教职。和他前往的还有他年幼生病的弟弟王馨廷。在咸林,他加强了哥哥组织的“青年励志社”,這个励志社后来成为陕西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组织。

1924年秋,正准备回京的王德三受到绥德第四师范校长李子洲的“邀请”前往省立第四师范任教。李子洲的真实身份是地下党员,而他们的目标则是在中共北方区委的指示下,在陕北建立党组织。他与李子洲紧密配合,在课堂上、课堂外,以老师的身份四处活动,宣扬马列主义,开始传播革命,为党组织的建立做准备。

1925年春,陕北最早的党支部在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成立。这一年5月,王德三以“正零”的笔名在校刊上发表《内地农民的组织》一文,指出,“中国的无产阶级是国际的无产阶级。他们一方面受国际资本家的压迫,他们自身仍停顿于手工及农业生产状态之中。除了几个都会的工厂之外,全部都处在家庭里面,交通不便,智识低落,他们的向上心全为痛苦的生活所征服。”这表明,他在陕北做过大量的调查,这不仅指出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国际性是由国际资本压迫这一本质所决定,同时,也分析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农业特性。这一特性就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关键地带——农村。6月,陕北地区党团地委成立。王德三出任地委书记。在此期间,他带领陕北人民开展群众运动。

在陕西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王德三以其丰富的调查和宣传经验在广大的青年中间,发展和培养了一批思想上进步的青年加入到了团组织或党组织中。其中一些人后来成为了党的骨干和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如“人民英雄”刘志丹、后来成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杨明轩、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刘澜涛、曾任云南省委书记的阎红彦上将以及中国驻印度和苏联的大使潘自力等人。

在绥德四师,王德三十分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学生的关系十分要好。同学们用“最敬爱”三个字来形容他。

“同学们最敬爱的是王懋廷同志。他首先给我们选读很多有关新时代知识的课程。课外不时和同学们谈话接触,给同学们阅读《中国青年》《政治生活》和《向导》,帮助各班学生成立了各种讲座会、讲演会、辩论学习会、文娱演习会等。”

“他介绍和发展许多进步同学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具体部署他们调查社会情况,看革命书籍。”

与此同时,王德三还十分注重在教师队伍中開展工作。经王德三介绍成为陕北地区最早党员的田伯英就是王德三的同舍室友。

正是他积极的工作,展现出了非凡的魅力,使他在学校师生中有着相当的声望。

1925年7月,王德三出色地完成了陕北的建党任务后,回到北京。就这样,一张珍贵的照片浓缩了他在陕西的全部。在这张“民国十四年七月五日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生送别王懋廷先生摄影”的照片中,学生密密麻麻,整齐有序,围绕着他。关于这张照片拍摄前学生和他说了什么,他和这里的战友、朋友、年轻的一辈说了什么,已经无法弄清,但是从这张人物众多的照片上,我们仍然不难感受到当时的场景和“王老师”在学生中的影响。

革  新

1925年,在北京的云南青年王复生、王德三、杨青田、李鑫等人组织成立“云南革新社”,并创办《革新》社刊,作为宣传武器。在第一期中,王德三以正零为笔名发表了《告云南青年书》号召云南的青年行动起来,支持革命。

“你们应该打起精神,团结到革命的旗帜下来,改造这压迫你们的社会。你们应该觉悟,要想免除你们的压迫,必先改造压迫你们的社会。你们应该相信你们的力量之伟大,把改造社会的责任放在肩上。你们应该知道你们的出路只有革命,革命不如实现,一切事业都是建筑在沙滩上的。你们的财产,土匪随时可以劫去,你们的生命,军阀随时可危害。社会秩序日益崩坏,经济状况日益紧迫,几百万被压迫的云南民众,已经等着你们的引导,去实行国民革命了。”

在早期云南工作期间,他分析了云南的形势。《革新》第三期王德三发表了《云南革命的前途》分析了云南的形势:

总体来看一看,剥削云南的只是军阀、帝国主义者。由军阀、帝国主义者剥削压迫的结果产生土匪,土匪是军阀、帝国主义的副产物。他们是退伍或被遣散的士兵及被剥削而失业的游民。除此以外,全部的人民都是被压迫的、被剥削的。

同时,他也意识到“农工阶级最被剥削,最受压迫,因此农工阶级最富革命性”。此外,还分析了革命的力量来源及其格局。对于云南的革命,王德三是乐观的,但并不是盲目乐观。对于革命他指出,革命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空想”,前提是主观上要有“深固的基础”和客观条件的认识,用革命组织严明的纪律,用“切当的政策”经过“长期的奋斗”使革命的代表和群众受到“革命的教育”,积累革命经验,革命才可以成功。原文是这样说的:

我们应该知道革命不是主观的,也不是空想,须有深固的基础,客观的条件及明确的认识,须有纪律严明,政策切当,包有广大群众的政党,领导它所代表的民众作长期的奋斗,在奋斗中使民众得到革命的教育。有了革命的组织,得到革命的经验,然后革命可以成功。

但凡对中国革命历程有一定了解的人,对于这一段话应该会有别样的阅读感受。他和后来的历史总结有所不同,因为这是20年代的对这一历史结果做出的预测。

王德三始终以其革命的激情、思考者的理性呼吁当时的青年人,号召他们起来革命、团结起来进行革命。那么,在王德三看来这将是一场怎样的革命?

20年代的中国表面上统一,而国家的权力实际为军阀势力所分割,军阀之间互相倾轧,军阀内部互相争斗。在地方上,被军阀所压迫的士兵、流民等土匪组织扰乱社会。在云南,匪乱成为20年代最显眼的社会符号,但和军阀比起来,土匪的危害又明显弱了。时人形容,“军队剿一次胜过土匪抢三次”。

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王德三,对军阀的本质已经把握得十分透彻,同时把军阀和帝国主义一起视为革命的对象。在这场革命中,最被压迫的工农将成为最革命的阶级,也是这场革命的主力军。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让农民参加革命。此外,还要积极争取知识分子、商人的加入,因为他们是革命的“别动队”。中国的革命必然是由历史所决定的,这个导向,从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了。中国是帝国主义最后的、利润最丰厚的市场,因此,中国的民众也遭受帝国主义最重的压迫。从非洲到印度,已经形成了最广大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中国则是这条战线上的重要一段,而中国要想完成革命,也必须要建立牢固的世界革命联合战线。简言之,就是“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世界的现状有利于中国的革命,在世界上,土耳其已经独立了。而帝国主义也因世界大战而走向崩溃,作为帝国主义工具的军阀“已经从内部腐烂而溃散了”。这位共产党人看到并坚信中国革命必定能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他通过调研和学习,已经知道了这个结果。中国革命的胜利“虽然不能确定时日,但是可以预言,国民革命的实现已经不远了”。就在他牺牲20年后,云南解放了。

联合之路是王德三始终强调的道路,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云南的民众必须走到革命的道路上来,“联合全国的、全世界的被压迫民众及被压迫阶级,向整个的帝国主义及帝国主义之工具进攻”。

在关于革命前途的论述中,他注意到了一个力量,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而在关于革命的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形成了,这就是“帝国主义”理论。最终当他以政治教官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时,他把这些研究进行了整理,这就是《帝国主义大纲》。而这部大纲也是王德三传世的保存最为完整的著作。

此时的王德三,在政治上已经成熟了。

黄  埔

1926年3月,“云南革新社”改组扩大组织,更名为“新滇社”。在思想上继承了并完善了革新社,并提出了自己“改革云南政治、拥护国民革命、反对封建军阀统治”等政纲纲领。

“新滇社”明确有了自己的的革命纲领,力图从政治、经济各个方面对云南当时的现状进行革命。

“三一八”运动爆发后,“新滇社”成员活跃,站在斗争的前列。范士融、姚宗贤两位成员在运动中牺牲。中共北方区委有鉴于此,调整工作方略,把革命力量逐渐转移到各地以推动革命。

在这次调整中,王德三带领“新滇社”的部分成员到达广州。由于革命形势的变化和需要,党组织派遣王德三到广州黄埔军校任政治教官。此时,在黄埔担任政治部主任的是周恩来,根据周恩来的意见,王德三同时兼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政治训练班主任,向成员讲授马克思主义,并开展组织工作,把更多的训练班成员吸纳到组织中来。有28名学员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学员,有些在北伐以及后来的云南革命事业中都做出了贡献。正是在这一时期,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王德三把以前关于革命的思想做了梳理,把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提出了出来,并成为他教授的一门课程。

1926年9月,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宣传科出版了《政治讲义丛刊》(第三种),其中便收录了这部《帝国主义大纲》。而这部《帝国主义大纲》也是王德三烈士唯一完整的著作。这部《帝国主义大纲》是王德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为思想核心,参考当时的主流思想,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局势分析和未来的局势所做的预测。这些分析的最终目的是要解答一个最实际、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国民革命”的最终问题。以今天的眼光看,他的这些分析、预测仍不失其价值。

帝国主义这个词,很早就出现在中文的文献中。帝国主义这个概念的变化,也蕴含着近代中华民族那饱含屈辱、刻骨铭心的历史之痛。“自民族主义一变而为帝国主义,亚洲以外之天地一草一石无不有主人翁矣,鹰麟虎视者数强国,四顾皇皇无所用其武,于是风飙电激,席卷而东。集矢于太平洋,亚洲识微之士莫不深膑蹙额。”“危哉中国!其为各国竞争之中心点。”“吁嗟,我老大之中国为其舞台之中心点。俄人侵占满洲矣,英人势力范围扬子江流域矣,德人经营山东矣,法人窥视两广矣,皆挟其帝国主义之政策以集注于一隅。”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有强烈的强国意识和深重民族危机感的帝国主义一词在近代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反帝——也随之成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共同诉求。

2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恶化,民族危机的加强,中国的思想界也意识到帝国主义这一势力的发展。而当时解释和讲述帝国主义最好的理论就是以列宁帝国主义论为代表马克思理论语境下的帝国主义。1924年国父孙中山在北伐的动员讲话中解释说“反革命之恶势力所以存在,实由帝国主义卵翼之使然”。在国民党中有影响力的戴季陶、汪精卫等人均有关于帝国主义的言论与著作。

而在此之前两年,即1922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就明确提出“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多半是靠掠取非洲和亚洲做大市场和大掠夺场。在最近一世纪内,资本主义侵略的积累,造成二十世纪血染遍了的前世界资本主义巨大骨干;那些资本帝国主义者由竞争掠夺而转向战争,把他们自己造成的骨干从根本上加以损毁;损毁之后,又想用原法巩固而且扩大资本主义的建筑物,同时他们新的损毁事业又正在准备中——这种循环式的趋势,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现象。”现在的学者通过帝国主义发展的研究也认定,国共两党“对帝国主义认知却有很多一致的方面。”

可以说,帝国主义这个论题是两党都能接受的课题。传世的这部《帝国主义大纲》就是这一时期的授课大纲。

《帝国主义大纲》共有“帝国主义之内容”“帝国主义之历史的发展”和“帝国主义的崩溃”三章。每个章节又暗合了“历史”“政治”“经济”几个当时最新的理论议题。每个章节有不同的小节。其中,第一章有24个小题,第二章有12个小题,第三章有20个小题。

第一章的第一个小题是“(1)为什么会发生国民革命?怎样称为国民革命成功?”他在书中写道:“国民革命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解放被压迫全国民众。中国所以不得自由,不能平等,就是因为受帝国主义者的压迫及军阀的扰乱。所以国民革命之策略在于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为了进一步论述这个问题,王德三把“军阀产生之背景及军阀存在之理由何在?”作为第二个小题。他指出,军阀的实质是帝国主义的“副产物”,是帝国主义“劫掠中国的工具”。接着以太平天国、义和团等历史事件进行剖析,分析了其历史原因。指出,这由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这也是辛亥革命不可能彻底成功的原因。把帝国主义的概念建构在中国近代屈辱史上的思路,这和毛泽东的帝国主义理论不谋而合。

同时,对在中国发生的国民革命进行评估,阐释孙中山的“联俄”政策。在关于帝国主义的内容阐释中紧紧抓住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的基本性质,对帝国主义进行了深度剖析,最终回归到“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这对矛盾的关系上来。

第二章是第一章节的延续,重点是讲述帝国主义的由来与发展,以及现状。这两章的内容开展其实仍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本质上的。其中涉及到资本主义时代的几个阶级,例如产业工人、手工業者和女工、童工。这便是,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从头到脚的每个毛孔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一剥削本质。

在第三章里,王德三分析并总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时预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帝国主义者一面扩张自己的军备,一面又妒恨他人的军备之扩张,于是累次召集所谓‘裁兵会议……而各国更从‘华盛顿会议没有规定的潜艇、辅助舰、航空机上用工夫,使未来的战争,从海上移到空中。世界的战云更浓密了,人类第二次的大屠杀就在眼前”。

王德三在研究中也很重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他在《欧战后之民族运动》一节的讲述中明确指出“日本是中国民族最主要的敌人。”该书第41页“丙”条这样写道:“中国自欧战中,工业渐形发达。一方面日本又趁火打劫,订立‘二十一条,占据山东、满洲为其殖民地,使中国民众在生产及民族利益上,都痛切的感觉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复因俄国革命及土耳其独立的刺激,于是发生民族的自觉。由‘五四运动‘二七运动,一步步认清了帝国主义及军阀的面目。很明显,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民族的解放运动中是反动势力的源头,也是中国民族运动最主要的敌人。”剖析买办与军阀和农民之间的关系,指出中国的民族独立运动应该与国际民族运动相接轨,得出中国肯定可以打倒帝国主义的结论。以今天的眼光看,他的预言是准确的。

不难看出王德三的这部大纲是在对国内形势充分把握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他对当时的主流理论和共产主义的理论架构和原理是相当熟悉的。简言之,王德三这部著作的亮点即在于在理论上把中国的实际和帝国主义的研究结合起来,就“帝国主义研究史”这一议题来说,王德三的研究是有其独特视角的。

虽然这本《帝国主义大纲》和书名一样仅仅只是提纲,但内容相当丰富。逻辑清晰,论证步骤严谨。在学术史上,王德三对帝国主义的研究也是比较早的。就目前的帝国主义研究阶段而言,尽管他没有把他的这个研究系统性的展开,但是他的这个讲义大纲已经证明,这个系统已经成熟了。如果不是过早的牺牲,对这部《帝国主义大纲》加以细化,那么势必将成为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

六  大

1927年2月,云南舊军阀内部势力发生冲突,唐继尧被打倒,最终龙云掌握了云南的政局。

2月中旬左右,王德三带领部分干训班的学员回到云南,着手调整、加强云南的党组织。首先按上级指示成立了省特别委员会并由王德三担任特委书记,创办了特委机关刊物《日光》(周刊)。此时,他的哥哥王复生也以国民党中央云南党部筹备委员身份回到昆明。在云南特委的帮助下,中国国民党(左派)云南临时省党部在昆明成立。这一时期,云南的革命形势呈现了可喜的局面。

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共产党的政治地位发生逆转。革命形势恶化,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撤销中共云南特委,改设云南临时省委。王德三为第一任省委书记。

1928年1月,云南省政府抓捕或杀害数十人,云南的形势也恶化。王德三根据上级的指示,结合云南的形势和工作经验,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铁路沿线。因为这是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滇南一带是云南地区受帝国主义压榨最深的地方,工作基础好。同时,这里少数民族集中,在山区的一些地方国民政府的势力还不能到达,是党派政治的空白区域。正是滇南工作时,王德三的工作方针又产生了新的变化,同时,为后来的少数民族政策摸索了经验。

到滇南后,王德三在蒙自、个旧一带活动,他深入到厂矿工人之间,深入到滇南的农村、寨子中间,着手建立农村据点,发展党组织,并适时举办党员培训班,在一些地方筹建家民协会。正是在滇南,中共云南省临委领导下的第一支游击队得以建立,并多次召开党的会议。

1928年2月,王德三前往上海向党中央汇报云南的党组织工作。根据中央的安排,要他前往莫斯科参加党的全国六大。同时,他也是142名代表中具有选举权的84名代表之一。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在“六大”会议上,他先后参加了大会的宣传委员会、财经审查委员会的工作。会议期间,王德三就“六大”的政治报告、云南的斗争、农民与土地问题做了交流。

在讨论“六大”报告时,他提出党内的主要问题是“党与群众的关系隔离”以及“盲动主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巩固、抓住、加强领导”的基本方针。他反对在条件不成熟时的盲目暴动。

关于农民与土地问题,他认为,土地是划分农村阶级关系的核心指标。在农村也存在如佃农一样的无产阶级,他们也是党在农村的基础。

在这次会议上,他提出要团结少数民族,开展农民运动。进行游击战争和建立农村合作社是农民运动的主要方略。

夷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杰作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的民族多样,这里的农民更贫穷。在滇南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更是承受着来自于汉族地主、头人和帝国主义的压迫。根据中央的指示,王德三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滇南,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

从莫斯科回到云南后,王德三很快就向党组织传达了“六大”的精神,积极加强群众工作,加强党的建设。通过实地调查,开展宣传工作,王德三对云南的工作方略有了自己的一套看法。他结合工作实际,主持制定了《少数民族问题大纲》。这份大纲是我党关于少数民政策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在这份纲领中,中国共产党首次调查了少数民族的人口、历史以及经济现状,提出了“云南党部应该注意少数民族斗争的领导,少数民族是支有力的部队”和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的基本政治方略。

中央肯定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工作,并要求建立“云南民族运动委员会”。王德三对少数民族的工作是十分专注的,甚至在他牺牲前还计划写“少数民族(苗夷)问题,分析法国来云南后的社会经济情形”的著作。

为了适应云南民族工作的需要,王德三着手编写方便宣传、口头传播的宣传材料文本,即《苗夷三字经》。这就是被今天的学者称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读物——《夷经》。

据马逸飞的回忆,王德三在编写《夷经》之前,还在党的刊物上发表过一篇近代云南历史,特别是民族斗争史的文章。这应该就是王德三运用历史唯物史观分析了云南历史上,特别是近代历史上的民族斗争历史。这篇文章今天已经佚失了,但是据马逸飞的回忆,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内容是,把云南的民族斗争纳入到阶段斗争的范畴中来。把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民族问题转变为针对阶级敌人的斗争。总结历史的目的在于指导当前的工作。为此,王德三结合我党土地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运用阶级把民族团结起来。而这一时期的民族地区中对汉族的误解也阻碍了党的工作。例如,《夷经》中所说的王小章就是一个例子。

王小章本来是受压迫的苗族群众,后来于1928年率领苗族造反。形成势力后,他盲目反对汉人,甚至连共产党派去的联络员黄明俊也被他杀害。

针对这种复杂的形势,王德三概括了云南的民族历史和现状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把这些内容以最为简洁和通俗的形式向“夷族”兄弟做了宣传。所以,在今天看来,《夷经》中有一提法似乎是有些过当。其实这是王德三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而利用通俗话语方式撰写的宣传材料,其目的在于争取和团结当地的少数民族,为基层工农兵政府的建立凝聚政治资源。这种风格的运用也充分证明了他在基层的深入情况。

1929年,王德三取“天生人来一样齐”之意,以“齐人”之名编写了《夷经》。《夷经》全文共260余行,分为“夷族本源”“汉人压制夷亲情形”“汉人压夷亲变成田主压小家”“苗亲夷亲怎个才有好日子过”“做些哪样”和“怎个做法”六章,自第二章开始,每章后均有内容的讲解。从历史到现状的演变、现状以及改变现状的做法和目的也做了最通俗的方式表达。

据马逸飞的介绍,这部《夷经》刻写是在蒙自县小东山小石桥王大妈家。由马逸飞刻板,后来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郑易里印刷。除了《苗夷三字经》外,云南省委还出过《四字经》。这些通俗,有着明显顺口溜意味的小册子就是云南共产党在农村开展工作、教学的教材。

现在的《夷经》是上世纪60年代在文山被发现,一位叫陶正福的当地人把油印本的《夷经》藏在茅屋的屋脊下,并于1966年捐赠给文山地委。我们应该感谢这位陶正福,他為我们保存了一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杰作”。

我在整理祥云的革命文学时,《夷经》的文字风格令我印象深刻,这些朗朗上口没有一点“文雅”之气的作品,在思想表现上有着惊人的效果,特别是在基层的少数民族群众中。这种没有文雅之气的作品是王德三在长期的革命活动中,在与少数民族的相处过程中,在长期的宣传活动中,在少数民族的调查和群众工作中实践和总结出来的最具有可行性的文体。即便在今天,当我们阅读这些文字时,仍然不难感受这种风格所反应出来的、浓浓的乡土之气。这种亲切感使文字表达的效果达到了最佳。

2017年9月,我在文山的洒嘎竜见到此件的照片。它已经发黄、残破,墨迹浓淡不一,这些略显生硬、没有书法美感的线条在现代光影的反衬下居然显现出一种古朴、庄重的感觉。对旧文献有歇斯底里喜爱与追求的我,第一次见到《夷经》的底稿,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百感交集的感觉。

这就是我们祥云老乡的光辉足迹。

除《夷经》外,他还创作了《土地大革命》《维护苏维埃》《过年调》等革命歌曲,歌词短小精干、朗朗上口,便于传唱。由他创作的这些歌曲揭露社会现实,启发民智,因而在工农群众中得以传唱,产生了重要影响。

革命者的文学

1987年,中共云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将王德三传世的相关文本进行了整理并公开出版了《王德三遗文选编》一书。这本书选编了由王德三同志撰写的相关报告、文学作品以及王德三同志创作的歌曲等内容,这些由王德三同志创作的作品既是党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也是王德三同志思想历程的真实写照。

我始终认为,王德三的白话文写作是他最具有特点的写作。这种特点,充分地体现了他务实的工作作风。例如《麻栗坡工作计划》文风直白,追求实际。这表明在制定工作计划前王德三同志对此地的工作即有来自于客观实际的考查和工作的条理性。具体到这篇报告而言,报告的开篇即分析了社会成分,指出“农民最痛苦的是苛捐杂税,官僚豪绅的刮削”。接着说明麻栗坡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和工作措施,这份报告条理清晰,具有深度的思考、布局,又有较强的可行性,这充分说明王德三同志过硬的政治素质以及着眼实际的工作作风以及对党务、宣传工作的熟悉。

《母亲墓志》一改古奥生涩的墓志撰写传统,全文用白话文撰写,两千多字,叙述了其母一生的基本经历,并有其弟王馨廷的简单经历。末段更是在不经意流露出对社会的关心,正是这种关心,使他成为世间“最刚强,有志气的人”,他说“母亲到现在死了十年,三弟死了六年,然而我永远纪念着母亲,纪念着三弟,我更纪念着母亲和三弟所处的社会。”

这篇朴实的墓志寄托了对母亲和弟弟的怀念,同时表达了对旧社会的不满,其中更表达了自己所走过的心路历程。“母亲已受社会压迫而死,现在还有许多母亲像你母亲一样受苦,能够解放社会的母亲就可以安慰思念死了的母亲的情感”以及在回忆自己的弟弟时所说的“而他(馨廷)病中给我更深的刺激,使我决心投身到革命浪潮中来。”与其说这是其思想的自我表露,倒不如说这是王德三同志的革命宣言。当然这种宣言的形式似乎过于简单,因为在另一篇文章中这种革命的热情将以一种平和而又更加理性、成熟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著名的《狱中遗书》。

王德三被捕后,在狱中写下了著名的《狱中遗书》,至今读来仍旧感人肺腑。这篇著名的遗书有两个重要特色,一个是使用白话文写作。王德三同志的白话文写作可以说是一以贯之,从未改变的。这种风格的形成主要是受其工作的影响。王德三同志在家中熟读四书,如果说他对文言一窍不通是说不过去的。例如他早年撰写的《报告云南县物产》一文还有一些文雅之气,而他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要用群众看得懂的方式来写作,写作群众能看懂的文章,这样对于宣传和开展工作是非常有益的。第二个特点是使用方言词汇,特别是其中的个别词汇是祥云的口语词汇,对于祥云下川坝的人来说似乎更容易上口。这种文学写作风格既对我们了解他的生平和思想留下了重要参考,也为我们了解旧时代祥云人的语言风貌、特点留下了难得的参考材料。

王德三的语气是平和的,思想上也是相当成熟的。很难想象这是一个面对死亡的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自己的内心所作的最后一次梳理。在整篇文章中既没有歇斯底里的对旧社会的控诉,也没有高亢的说教。这种内心的平静,来自于一种更重要的思想支撑,因此他从容地写下了《狱中遗书》,一方面表明自己的志向,另一方面也是在对自己的父亲和亲人进行忏悔,表达了身为人子,不能为父母尽孝,身为人夫,不能照顾自己的妻子……他希望家中的人不要为他的死而悲伤难过。他表达的主要是对家人的愧疚,而不是思想上的反悔。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王德三同志的创作,对于我们了解他的思想、性格都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与参考作用,也只有在完善的技术层面并结合高度的思想信仰来对他的作品进行解读,才更接近于这位革命前辈的心灵!这篇著名的遗书是这样结尾的:

儿往时与朋友同游安宁州澡塘,心爱那里的山水,那水是碳酸泉,不独可以浴身,并可饮。儿每就潭捧服,每饮不尽。儿常与朋友谈及,愿与至友同葬洗澡潭。而此次又恰在安宁州遇难。在父亲说来这是定数,在儿说来这是偶然的事情。数的事情,都是偶然的。儿自笑中国人对遗体的重视,可是说在这里可以安慰父亲,其实儿一直到现在还不有经过审讯,一切都还在偶然的定则下管束着。我这里只是把要说的话早早写下,因为这信是否能够到达父亲手里,还要看治舟(龙云)先生是否允许!儿想为父亲写一传,并给儿媳一信,还要看以后情形。如果一时不至有什么事情,也想请父亲来省一见,但是也还没有想定。

1930年12月31日,王德三和他的战友张经辰、李国柱、吴澄一起牺牲于昆明,时年33岁。如他所说,他把他的身子贡献给了人类。

猜你喜欢

帝国主义云南革命
中国的出行革命
帝国主义奴役中国民众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准备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
粉红革命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云南山娃」
尼共批印度像“帝国主义老板”
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