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阳修七次申请退休

2020-05-03李开周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20年3期
关键词:公使俸禄宋仁宗

李开周

201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这部新公务员法的一大亮点是,无论到不到退休年龄,只要工作满30年,就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宋朝大文豪歐阳修看到这部法律,他会作何感想呢?

65岁终于获准提前退休

欧阳修61岁那年,向皇帝申请提前退休,皇帝没有批准。他继续申请,皇帝又不批准。他锲而不舍地连续申请了6次,皇帝始终没有批准。直到65岁那年,欧阳修第7次申请,这回终于得到了皇帝的许可,回安徽毫州养老去了。

大家想必会奇怪,欧阳修申请退休时都60多岁了,怎么还叫“提前退休”呢?

原因很简单,宋朝公务员的法定退休年龄比较晚,年满70岁才可以退休。事实上,不仅是宋朝,整个古代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都是70岁。《朝野类要》上说:“士夫七十而致仕,古之通例也。”欧阳修申请退休和被恩准退休时都不到70岁,所以他是提前退休。

实际上,宋朝申请提前退休的官员并不少见。据《宋史·王彦超传》,北宋开国元勋王彦超也申请过提前退休。据《宋会要辑稿》,宋仁宗时的宰相韩亿和韩亿的儿子韩绛都提出过同样的申请,其中韩绛59岁那年就申请退休了,比欧阳修更早。还有宋朝最著名的改革派政治家王安石,56岁时辞去相位申请退休,一年后被宋神宗重新起用;58岁时再次辞去相位,做了闲官;60岁时辞去一切职务,正式宣告退休。

在宋朝士大夫的主流舆论中,提前退休是一种能在道德上闪闪发光的美好行为。第一,提前退休证明自己不贪恋权位和俸禄;第二,提前退休可以给年轻人腾出上升空间;第三,年纪一大,耳聋眼花,精力和记忆力都会减退,容易读职,不如趁着还没有老糊涂,潇潇洒洒地告别政坛。欧阳修就明白这个道理,他曾经对年轻人说:“修平生名节,为后生描画尽,惟有早退以全晚节,岂可更俟驱逐乎?”我欧阳修一辈子没犯过大错,早退休早安心,岂能等到被人赶下台的那一天?那多丢人啊!

退休前后待遇差别极大

可是也有很多官员不愿意提前退休,甚至到了法定退休年龄还占着位置不撒手。

例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记载,宋太祖时期的大理寺卿剧可久年过70,还不退休,把宋太祖惹恼了,于是将其连降两级,并强迫他退休。《宋史·张士逊传》记载,宋仁宗时期的宰相张士逊77岁还没退休,惹恼了一群谏官,说他年老无耻,拿政府机关当“养病之地”。宋神宗时期的宰相曾公亮74岁没有退休,被人写诗讽刺:“老凤池边蹲不去,饥鸟台上禁无声。”意思是说曾公亮占位太久,堵住了年轻人的上升通道。

宋人笔记《贵耳集》用一句诗评价北宋官场:“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一群士大夫自命清高,见面都说自己要提前退休,归隐山林,结果光说不练,没见他们有谁真的归隐。这说明像欧阳修那样申请提前退休的官员是非主流,到了年龄还不愿退休的官员才是主流。

为啥大多数官员不愿意退休呢?这跟宋朝公务员的待遇有关系。

众所周知,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高薪养廉的朝代,宋朝中高级官员的俸禄是空前绝后的高,高到非常吓人的地步。无论是知府、知州、提刑、转运使、按察使等地方官,还是尚书、侍郎、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京官,一年的俸禄都能买下几百亩农田。除了俸禄之外,这些官员还有“餐钱”“贴职钱”“薪炭钱”“公使钱”等补贴,其中“公使钱”主要是官员的招待费,花不完可以装进自己的腰包。朝中近臣为皇帝写诏令、写春联,为皇帝讲诗书,给太子当伴读,每次都有丰厚的赏赐,赏赐所得甚至可以超过他们的俸禄。

可是退休之后呢?能拿到多少退休金呢?北宋初年,官员一退休,一般停发俸禄。后来,少年皇帝宋仁宗即位,章圣太后垂帘听政,才有了退休金制度,按照退休前工资减半发放。至于退休前那些赏赐、补贴啦,统统都没有了。

还拿欧阳修举例,看看退休前和退休后他的待遇有多大区别。

欧阳修退休前是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蔡州知府,每月俸禄55贯,外加“贴职钱"80贯、“公使钱”100贯、“薪炭钱”3贯,每年又有10匹绫、30匹绢、50匹绵的“衣赐”,此外还有1500亩的“职田”,可以租给佃户耕种,每年有大笔田租进账。将这些收入按照当时铜钱的购买力折算成人民币,年收入大约相当于400万元。

等到退休以后呢?贴职钱、公使钱、薪炭钱和衣赐都没了,职田被朝廷收回了,只剩下按俸禄减半发放的退休金,每月不到30贯,按购买力折合成人民币2万元,年收入则是24万元。

退休前年薪400万,退休后年薪24万,收入差别如此之大,大多数官员当然不愿意退休。申请提前退休的欧阳修当然会成为风格高尚的典范。

(选自2019年第7期《华声》,本刊有删改)

猜你喜欢

公使俸禄宋仁宗
以民为本,千古一帝
中国驻美公使梁诚与日俄战争
大清为何强撑也要万国来朝
心中有天平
晚清八旗子弟出身的驻外公使群体述略
宋仁宗的菩萨心肠
外国公使为何苦苦相逼
俸禄的标准
学识与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