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震预警者王暾:在秒针上抢救生命的“网红”

2020-05-03编辑部汇编

意林·作文素材 2020年8期
关键词:伤亡人数破坏性余震

编辑部汇编

面对质疑

每一次成功预警,都会让王暾名声大噪,同时他也面对了更多的质疑:提前几秒、几十秒的预警真的有用吗?王暾告诉大家,地震预警无法避免伤害,但能减少伤害,如果在地震波到达时提前3秒收到预警,伤亡人数可降低14%;提前10秒,伤亡人数可降低39%。利用这几十秒的时间,可以让低楼层的学生冲出教室,让高楼层的住户就近寻找躲避点,让核电站等大型设备启动紧急预案……有团队测算过,汶川地震的地震波所产生的破裂抵达北川,耗时40余秒。如果有预警系统以及完备的应急预案,足以减少两万人的伤亡。

2019年6月17日晚,四川宜宾大部分人准备休息的时候,110个社区的警报响了,之后发生强烈地震。最为关键的10秒成了“救命”时间!这得感谢一个人——王暾。

王暾1974年出生在四川,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他正在奥地利读博士后,他给达州的父母打电话,可是总也打不通。第二天他看到家乡灾区照片上同胞所遭遇的苦难,王暾哭了。让他想不明白的是,本来电磁波的速度远快于地震波,也就是说本来地震是可以提前预警的。如果提前5秒预防就能避免80%左右的死亡!可是当时中国预警网的建设是一片空白,大家只能听天由命。王暾发现日本在2007年就研制出了一套地震预警系统,这挽救了数以万计日本国民的生命。王暾立刻做出一个决定:“回国!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地震预警系统!”

汶川地震一个月后,他离开奥地利科学院,回国研发地震预警。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他东拼西凑了300万后,直奔人才市场。最终挑了7个干将,开始“闭门造车”。

没有官方背书,没有研发经费,要做出国内第一套预警系统,他孤注一掷。当时周围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给他取外号“王大胆”。2009年,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成立。2010年,ICL预警系统雏形面世。王暾沒有说大话,他不是站在风口逐利的秃鹫,而是脚踏实地的科研人。只是没想到,机器没做几台,就已经烧光了所有的钱!第一批仪器进汶川时,路上车没油了,他连几百块的油钱都掏不出来。最窘迫的时候,整个研究所3个月没发工资,全公司账面上只剩1块4毛钱!幸好团队的人倾囊相助,且陆陆续续的专项资金到账,解了燃眉之急。

除了经费,王暾还要和地震抢时间。在人们已经撤离的多发余震带上,王暾与同事们逆行而上,哪里余震多,哪里就有这些不要命的身影!在他们的努力下,地震预警系统对地震的分辨越来越强,预警速度也越来越快。

2013年2月19日,王暾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了云南巧家县4.9级破坏性地震。这是中国首次对破坏性地震的成功预警,让中国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个能够预警地震的国家。这让国际地震学家们十分吃惊。有日本访问学者做了对比,发现这个系统比日本的盲区小30%,而预警速度快30%!

王暾给地震预警系统起名为ICL,意为“关爱生命组织”。至今,这套系统成功地预警了52次破坏性地震。现在,王暾最渴望的是打通地震预警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人快速收到预警信息。

王暾让中国地震预警技术跃上世界顶峰,他也终于成为“跑赢了地震的人”。

猜你喜欢

伤亡人数破坏性余震
“超长待机”的余震
生死之间的灵魂救赎——《余震》和《云中记》的伦理问题
The histor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ruptive mood dysregulation disorder
三次8级以上大地震的余震活动特征分析*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俄罗斯政府抵御危机的建设性和破坏性政策措施
阅读理解两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交战国伤亡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