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不良信息作斗争
2020-05-03胡泳
胡泳
在任何情况下,虚假的信息和错误的信息都会造成恶劣后果,但与公共卫生危机相关的不良信息尤其具有危险性。在新冠肺炎中,我们正处于不良信息可能致人丧生的时刻。
在东英吉利大学(UEA, East Anglia University)2月14日发布的一项研究中,专家们认为,假新闻会令疾病的暴发更加迅猛。这里所说的“假新闻”包括错误信息和在社交媒体上的不正确建议。东英吉利大学的科学家在分析错误信息的传播如何影响疾病扩散时说,任何阻止人们分享假新闻的成功努力都可以挽救生命。研究者之一、UEA医学教授保罗·亨特(Paul Hunter)表示:“错误信息意味着错误的建议会很快传播出去,并且可能改变人类的行为,让他们冒更大的风险。”一个在新冠肺炎中可以佐证的例子是,2月15日,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一女子疑因出门购买号称可以治疗肺炎的双黄连,反而因此患上新冠肺炎。
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中的不良信息给受害者们带来了巨大风险。因此,我们会有冲动、并的确有责任去纠正那些不良信息。如果是在一般意义上面向公众做这件事,我們尚可尽最大努力;但是,一旦不良信息或者阴谋论是被亲朋好友所分享时,为亲情所困,我们往往会对此感觉束手无策。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记住:大多数人无意分享不良信息。要是你能听见他们的心声,你会发现,实际上,大多数人恰恰想做的是相反的事情。无论在你的家庭群、工作群还是同学群中,主体用户希望的都是分享准确的东西。
那么为什么不良信息还会到处流传呢?可能是因为人们不懂或者不了解,要么信息是从自己信赖的人那里传来,但更可能是因为,在紧急疫情期间传播的内容类型导致人们变得不太明智。有证据表明,情感唤起性更高的内容会使人们的辨别力下降。也就是说,一旦依靠直觉和情感的时候,人们就更有可能相信虚假主张。例如,令人恐惧地宣称会使人们不假思索地放弃怀疑。
人们对错误信息上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注意信息的来源。假托比尔·盖茨的鸡汤帖子读起来的确很动人,可问题是,像盖茨这样的名人,他的公开发言严肃媒体都不会漏报。如果看来看去信息都只是在自媒体和网络群中打转,那么你在点“转发”之前,一定要做点“尽职调查”,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信源种类很多,准确区分至关重要。有四个很关键的标准:其一,信源是谁?他/她是怎么知道他们所告诉我们的这些事的?其二,有无相互独立的多重信源?比尔·科瓦奇(Bill Kovach)和汤姆·罗森斯蒂尔(Tom Rosenstiel)在《真相》一书中说:“假如无法获得多重信源,而且证据量不大,那么我们就不能完全相信信源的叙述—或许具有暗示作用,但无法证实。”信源数量被视为判断报道权威性的一个标志。其三,信源是不是报道中所叙事件的直接参与者?他们是不是利益相关者?其四,是否使用匿名信源?使用匿名信源的时候是否给出援引匿名信源的理由?
当人们不盲目冲动,而是停下来思考时,他们实际上非常善于分辨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不真实的。所以,和不良信息作斗争,关键是先推动人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