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引深思
2020-05-03杨慧芳
杨慧芳
教学中,教师大都会设计一个(或两个)能够统摄全文、贯穿课堂始终的主问题,让学生围绕主问题开展学习与探究活动,从而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然而,教师在设计主问题时往往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加之提炼出来的主问题具有“高度的统整性与概括性”,就不可避免地拉大与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间的距离。用什么方法来有效回应这一实践难题呢?启发性追问便能架起教师与学生之间认知的桥梁,推动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具体来说:
一、聚焦问题核心,促进理解表达
当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出现认知模糊、理解误差或者方向偏离等问题时,教师就要通过适切的启发性追问帮助学生再次聚焦问题,把握问题的核心内容,让学生既能明确目标又能明晰路径,既能找准方向又能用对方法。
《金色的草地》是统编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中的一篇教读课文,本单元主题为“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作要求是“留心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习作单元的教读课文不同于常规单元,是专门指向习作的,教学重点应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的细致”带来的好处或收获。基于此,笔者设计的主问题是: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说说草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自读课文后,都能感受草地“有趣”“可爱”等总的印象,但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却是浅表化的,对“作者笔下的草地为什么有趣、可爱”更是浮光掠影。于是,笔者追问:“课文中描写的哪些场景让你觉得有趣、可爱?”然后引导学生带着欢快的语气再读课文,学生批文入境,再次聚焦问题:蒲公英盛开的金色草地场景,兄弟俩在草地玩耍的场景有趣、可爱。笔者继续追问:“草地颜色是怎样变化的?”学生从文本中提取信息:草地早上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又变绿了。笔者让学生把“很早、中午、傍晚”这三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在书上圈画出来,并用上这三个词语按顺序说出草地的颜色变化。接下来,笔者继续追问:“作者按照‘很早、中午、傍晚写出了草地的变化,这样写想告诉我们什么?”旨在引导他们从语言文字入手学习课文表达的方法与策略,学生在“读熟读透、读出感觉”的基础上感悟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告诉我们,不同的时间,草地的颜色是不一样的。”当学生触及问题的核心内容,笔者适时点拨:看来我们要描写一样景物的时候,可以通过连续观察它的变化,这样就可以把景物写得更加细致、具体。
笔者在原问题“说说草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基础上不断追问,让探究的问题逐层聚焦到语言文字的品味和感悟方法的渗透和策略的引导上来。如此,学生在对原问题逐层聚焦、探究的同时亲历了对语言文字积累、理解、感悟、内化、建构、运用的过程,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建构语言能力、表达运用能力拔节生长。
二、丰富问题变式,推动思维发展
教师对语言材料进行统整、概括、提炼时,难免从“问题的语言叙述”上会多一些凝练性、艺术性、抽象性成分,而缺少对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的观照,因此会造成学生对问题领会不准确、不深刻、不充分。此时,需要教师及时对原问题给予解释、补充,丰富问题变式,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清楚的认识,从而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学习《金色的草地》课文后,学生基本上都能知道草地非常有趣、可爱,因为草地在不同的时间颜色是不一样的,还知道了草地的颜色变化和蒲公英的花会张开、合上有关。这种认知显然是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表层。本单元是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功能是指向习作。于是,笔者追问:“课文学到现在,我们知道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那作者又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带着问题再次走进课文的第3自然段潜心研读,他们惊奇地发现,作者之所以能够发现这种有趣的现象及背后的原因是因为作者能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景,并能做到仔细观察和连续观察。笔者并未就此止步,再次追问:“你平时留心观察过哪些有趣的事物或场景?”有学生说留心观察过含羞草并发现了它的变化;有学生说观察过向日葵并发现了它的有趣;有学生说观察过睡莲并发现了它的变化……此时,笔者出示萧红的《火烧云》课文片段“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天空中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加以验证。如此在笔者的连续追问中,学生的思维始终追赶着语言文字行走,思维半径逐渐延伸,语言运用能力逐步增强。
三、搭建问题支架,建构深度语用
“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有时教师还需把统摄全篇的主问题拆分成若干个子问题,通过子问题的引导,给学生搭建思考表达的支架,让他们在扎实而丰富的语言实践中去触摸祖国语言文字的靜水深流、学会淬炼语言,从而实现“高阶思维和深度语用”。
《金色的草地》课堂大问题“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说说草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这个大问题的内涵不仅要求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感受草地的有趣和可爱,受到美的熏陶,还进一步指向阅读素养和表达素养,即穿透语言文字发现其背后的东西——平时要养成留心观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从而进行观察事物或场景的观察实践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为此,教学时笔者将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层层深入的小问题作为支架,适时追问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①草地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②真的是草地会改变颜色吗?什么原因?(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③草地的颜色发生变化与蒲公英的花会张开、合上有关,作者是怎么发现的?(留心观察、仔细观察、连续观察)④说一说,你平时留心观察过哪些事物或场景?(略)
通过这样的支架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实现“由语言文字向一幅幅生活画面”的转化——蒲公英花像无数双手掌悄然张开,草地一片金黄的场面;兄弟俩在草地玩耍嬉戏的温馨场面;早上、傍晚蒲公英花慢慢合拢,草地一片碧绿的景色……通过“语像同构”,学生不仅读懂课文写了什么,还读懂了课文是怎么写的、这样写好在哪里。所以,当笔者在迁移运用环节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自己平时留心观察过哪些事物或场景时,学生情绪高涨,有效地调动起生活经验,筛选并组织素材,写出了许多个性化的精彩语段。
(作者单位:咸宁市崇阳县西门小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