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鸡
2020-05-03李慧
李慧
我曾经特别讨厌那只母鸡。
听,它从前院“咯咯咯”到后院,又从后院“咯咯咯”到前院,没完没了,又没有什么理由,真是烦人。有时候它不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像是在讲述什么事似的。它颤颤巍巍地走着,或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扯长了嗓子,如诉如怨,扰得人心里发毛。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还老是跟在公鸡后面跑,只要公鸡张开翅膀,大有发威的架势,它就立马俯下身子,低下头,“咯咯咯”地求饶。可有时候它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抢走鸭子的食物;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居然还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啄上一口,啄下来一撮毛。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要发狂,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的这点成绩,我被它吵得简直受不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似乎好长一段时间没看见那只母鸡,也好长一段时间不曾听见它的“咯咯”声。后来,我在一间放杂物的屋子里找到了它,它一动不动地蹲在一个籮筐里,一天难得见它出来一次。我不知道它怎么了,就去问妈妈,妈妈告诉我它在孵小鸡。这对它来说是一个稍微有些漫长的过程,它需要保持“蹲”这个姿势二十多天,只在喝水吃东西时离开一会儿,还不能离开太长时间,因为要保证鸡蛋的温度不下降……
终于,它成功地孵出一群小雏鸡。它白天带小鸡找食吃,把自己找到的食物啄碎喂给小鸡们;它教小鸡们用土洗澡,一遍又一遍;它还常常蹲着,让小鸡们躲在它的翅膀下、胸下,得到一点温暖;它甚至伏在地上让小鸡们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一声不吭。
到了夜间,若是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大叫,叫声尖锐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被它吵得不得安宁,不得不起来看看是不是黄鼠狼来了。
它不再成天无所事事地前院后院“咯咯咯”地叫,也不再讨好大公鸡,争食抢食的事还是偶有发生,但战利品全到了小鸡们的嘴里……
从此,我不再讨厌那只母鸡。
(指导老师 谭田华)
简 评
首先,文章选材于真实的农村生活,小作者对母鸡的观察细致入微。比如,母鸡“咯咯咯”地叫,“颤颤巍巍地走着,或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扯长了嗓子,如诉如怨,扰得人心里发毛”;又比如,母鸡孵小鸡的时候,“它一动不动地蹲在一个箩筐里,一天难得见它出来一次”。这些,都是从生活中观察到的,没有生活做基础,写不出这样生动的文字。
其次,写作文,讲究个“事出有因”,凡事不能没有根据。作者开头就制造了一个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为什么“特别讨厌那只母鸡”?接着交代讨厌它的原因,有理有据并合情合理;后来,“不再讨厌”它了,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作者看到它孵小鸡的艰难,带小鸡的细致,对小鸡的慈爱。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特别讨厌到不再讨厌,先抑后扬,有起有伏。
如果说,文章还有不足,那就是模仿老舍先生《母鸡》一文的痕迹稍稍明显了一些。另外,一些地方还缺乏适当的描写,比如,缺乏对母鸡外形的描写。另外,把母鸡孵小鸡时作者母女的交流,变为直接的对话描写,也许更加生动。
(胡献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