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与学中文化意识的培育
2020-05-03刘海
刘海
摘 要 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增进国际理解和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国内外民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评价、比较、分析和归纳不同的文化现象,提高文化鉴别能力,加深高中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与学 文化意识培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2.072
On the Cultivation of Cultural Awareness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LIU Hai
(Wuwei No.18 Middle School, Wuwei, Gansu 733000)
Abstract Culture consciousnes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core competences of English discipline. The course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also the one of promoting the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during which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national emotion altitude and value at home and abroad, so that they can increase students ability of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deepen their emotion of "Family-country" and enhance their self-confidence by evaluating, comparing, analyzing and concluding different cultural phenomena.
Keywords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senior English; cultivation of culture consciousness
1英语教与学中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育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在国际理解和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只是一种语言工具,其实,学习英语的过程本身就是增进国际理解和形成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过程。高中英语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接触大量的英语语篇, 从这些语篇学生能了解到大量国外的风土人情、社会现象及其多元文化。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英语教材(以下简称英语教材)必修三第1单元(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中,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不同国家节日的含义、来由、形式与现实意义。高中英语教材中话题范围很广,涉及到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文化现象,尤其是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非常有助于高中生开阔文化视野,增进对其它国家文化,特别是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这些话题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时,应该有意识地把中西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顺应构建全球共同体的时代潮流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必然所在,要有意识地培育他们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英语教与学中不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知能力的培育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关键阶段。每个学科对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影响,当然,英语学科也不例外。世界上不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体体现在不同的民族或国家和地区,这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以各种形式体现在语言和语言使用中。因此,学生在学习母语以外语言时,就能接触和了解到其它民族或国家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英语教材必修三第3单元(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中,通过主角Henry Adams 身上发生的事,勾勒出不同人物在“百万英镑”面前的种种丑态,就如同一幅世态讽刺画,令人忍俊不禁,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人情冷淡的残酷现实,拜金主义思想充满了整个社会,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出现了极大的扭曲,透射出整个畸形社会的悲哀。还有英语教材必修一第4单元(Earthquakes)则描述了1976年发生在我国的唐山大地震。地震过后,整个城市几乎变为废墟,随后大批的军队和救援人员及时赶赴地震灾区实施营救和援助,把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几年后,一座崭新的唐山又屹立在河北大地上,充分体现了我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和大国风范,使学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和亲和力,增强了他们的家国情怀。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知不同的民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今后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奠定基础。
3 英语教与学中国内外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鉴赏能力的培育
核心素养中的文化意识不仅指了解国内外一些文化现象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鉴赏英语语言反映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现象。我们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语言反映的这些文化传统和文化现象,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与态度、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英语教材是了解英语文化最好的载体和平台,每一单元的阅读课文是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渗透的突显抓手,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充分钻研、挖掘和适当地扩展教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从视听的角度直接了解和欣赏到异国文化,比较分析中外文化差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取向。英语教材必修一至五提供了很多相关的话题供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例如:英语教材必修二第1单元Culture Relics是对前俄国琥珀屋从战争中遭到破坏和战后重建的描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从发散思维的角度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思考:我国在历史文化传承和遗产保护方面是否有过类似的成功范例?是怎样做到的?在英语教材必修一至五中还涉及到了 the Olympics, the United Kingdom, Canada, Poets, Paintings, Manners等多方面的内容,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世界文化特别是英美国家的文化。在这些话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了解异国的风土人情及其细节,如:各国的肢体语言、餐桌礼仪、陌生人打招呼的方式和说话的距离等。通过对这些话题的学习,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会分析、比较和归纳这些文化现象,提升鉴赏各国文化的能力,以包容的态度对待文化差异,认同和传播各国优秀文化。
4 英语教与学中对中外优秀文化精神内涵感悟能力、建立本国文化自信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培育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功能、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任何教育应从育人这个根本点出发,再回归到这个育人原点。学校和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精神丰满的人。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青少年感悟中国的优秀文化。在具体的英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中国文化渗透到学生英语学习的全过程,为将来把我中华的优秀文化推向世界奠定基础。例如:在英语教材必修一至五中,呈现了许多中外名人,如我国的“水稻之父”袁隆平、政治家宋庆龄和妇科专家林巧芝等,国外的当代英雄Nelson Mandela、天文学家Stephen Hawking、动物学家Jane Goodall等,也可以结合学习本地的时代楷模,甘肃古浪县八步沙“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当代愚公精神等等。学生通过学习中外名人和本地先进人物的事迹,从他们身上学到积极进取、勤奋学习和工作、执着追求人生目标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以这些人物为榜样,树立自己远大的人生目标,形成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为构建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而发奋读书。另外,把一些中文成语翻译成英语,Teach a fish to swim. (班门弄斧),唐诗翻译成英语、学说英语相声等。英语教材必修一第3单元Travel Journey中,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欣赏到澜沧江两岸的秀丽景色,洁白的雄伟的雪山、清澈如镜的湖泊、蜿蜒曲折的河流、鸟语花香的山谷和牛羊满地的草原等等,从而增进了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怀。同时,在教学中也要让学生感知国外的优秀文化,引导他们国内的传统文化与国外的优秀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汲取人类先进文化的真正内涵,去其糟粕,汲取精华。
当然任何文化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另一面,如种族歧视、拜金主义和校园暴力等等。我们要指导学生辩证地对待国外的一些多元化的文化现象,让学生学会分析、判断和鉴别各种各样的文化现象,培育学生既要有家国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文化意识,让他们增强国家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对异国不同的文化有求同存异、接纳包容的辩证态度,能积极汲取优秀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感,提高用英语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的能力和水平。
5 结束语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我国顺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潮流的产物,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確了21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英语学科教与学中核心素养之文化意识的培育方法和策略,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培育方法和策略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希望广大从事高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同仁们关注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文化意识,为基于核心素养英语教与学的良性发展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2] 程晓堂.课程·教材·教法(京),2016.5:79-86.
[3] 梅德明.英语学习(京),2016(12下):6-12.
[4] 高洪德.英语学习(京),2016(11下):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