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师人格内涵特征及其情感表达
2020-05-03齐元稳
摘 要:上师人格作为一种宗教人格,是以信仰和获得宗教经验为其内在特征的人格类型。与此同时,上师人格作为一种菩萨人格,所呈現出的面貌和品质具有其区别于其他宗教圣徒的地方,而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人格;宗教人格;宗教经验 ;菩萨人格;宗教情感
一、人格与宗教人格
“人格”的英语单词对应的是“personality”,根据现行《柯林斯英汉双解词典》给出的词义,其中“性格;品性”“(坚强、活泼的)个性”的释义最为典型地对应在汉语语境当中。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近现代以来,“人格”这个词条一经出现,就成为一个被人们热衷和喜欢的词条,往往寄托着人们对一个人综合素养与品质的最大肯定。当然,对人格内涵更科学而全面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西方心理学广泛深入而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所以,“人格”作为一个颇具时代气息且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植根于东西文明进一步对话融通之际的全球化进程之中。
从现代汉语词汇的构词特点来看,“人格”与“宗教人格”两者比较来看,后者多了一个“宗教”,这里可以理解为形容词,即“具有宗教性内涵与特征的”;另一方面,两者的交集都是“人格”,即属人的精神和行为特征。两者在逻辑上看似自相矛盾,因为宗教圣徒的人格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有一种神秘的色彩,似乎让人不可思议,无法将他们以世俗生活中的人来看待。然而,事实上,宗教圣徒留给人们的印象却也是充满了鲜活而丰满的人性特征与内涵,这也正是“宗教人格”这一概念具有合理性的根据,也就是说,在不否认宗教圣徒神秘修道经验或宗教经验的前提下,可以从人本主义出发,最终将“宗教人格”纳入到“人格”概念这一范畴中来讨论;进而言之,我们将宗教圣徒视为人,而不是神,无论他们具有怎样的宗教精神和神秘气息。
二、宗教经验与宗教情感
那么,如何更进一步理解“宗教人格”的内涵和特征,是接下来要探讨的。不可避免地,这里重点需要探讨宗教经验的获得会给修道者带来怎样程度的改变,以至于使宗教人格可以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世俗人格。
在前人关于宗教经验研究的基础之上,很容易会在西方研究者的语境中发现“人格”这一非常具有典型代表性且具有丰富心理学内涵的概念。也就是说,学者不约而同将宗教圣徒精神和行为的内涵特征置于“人格”这一概念进行观察和透视。当然,近现代西方心理学,尤其是人格心理学的充分发展促成了人们对人格这一概念的广泛使用。这启发人们从人格概念出发对宗教经验进行透视和观察,反之宗教经验的核心价值可以通过对人格的积极成果来显现,正如心理分析学家弗洛姆这样说道:“人类心血最大的成品,就是他自己的人格。”“蒂希利指出,信仰包括了人格生活的所有因素,发生于人格生活的中心区域。”这样的“‘人格是少数创造者的灵魂,具有创造性、超越性和神秘性,它代表了最高的生命力,是创造新人种、改变文明社会精神面貌的力量,它推动文明的成长。”
关于宗教经验可以促成宗教人格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一现象,威廉·詹姆斯的《宗教经验之种种》一书中对宗教经验给人的行为模式和生命感带来的焕然一新的面貌描述道:
一个以宗教为其活力中心,并且由灵性的热情所激发的人,与他之前的自我状态是截然不同的。燃烧于胸的新热情,把从前那些令他苦恼的‘否定都消融了,并使他不再会被本性中较低劣的部分影响。从前难以达到的宽宏,现在变得易如反掌;曾经压迫他的琐碎习俗与卑劣的动机也不再发生作用。他内心的石墙已经倒塌,心灵的刚硬也被打破了。
黄国胜在《佛教与心理学》一书中认为,佛教中觉悟者的人格状态属于超心理健康的人格,拥有如下四个特征:1)开放意识;2)个性解放;3)价值中立;4)超越逻辑。
以上可以看出,充分的宗教经验可以使宗教圣徒的人格更加完美,集中体现为一种圆满性、神圣性和更加彻底的利他性。也就是说,宗教经验使人格获得了升华,同时使之与世人的距离越来越近,而不是越来越远,这点鲜明地体现在他们的宗教情感的充分表达。宗教情感,这里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宗教圣徒的一种虔敬的信仰状态所激发的情感类型,生发于生命精神状态的神秘体验之维,典型地表现为一种不可思议的生命热情,以及内心永恒淡泊的宁静和满足。而所谓圣徒,无论是基督徒还是佛教徒,都展现出对人类共同利益和福祉的深度关怀和热心实践。
三、上师菩萨人格的内涵和特征
上师以证悟和普度众生的菩萨人格为理想;菩萨人格以修持菩提心为核心。菩提心,作为大乘佛教的精髓,其内涵是指为了他人乃至众生的利益而欲获取证悟解脱的心愿。在修持菩提心时,菩萨需要展现的是一种大无畏的勇士精神,一方面首先直面自己的烦恼和痛苦的需要,另一方也是承担利益他人的伟大理想的需要。具体而言,克服自己的烦恼要求菩萨进入菩萨乘的修行时“需要培养的是‘勇气的特质,也就是愿意直入痛苦核心的胆量。这是一种充满好奇心与实事求是的胆量,不畏惧深入探索自身痛苦和磨难的本质;我们在触碰到痛苦的核心之后,便长驱直入,进一步探索痛苦和烦恼的经验,直到体验到喜乐、慈悲与觉醒之心为止——喜乐、慈悲与觉醒的心都是在痛苦的经验中生起的,真正的慈爱和悲心并非从他出而来。由于我们与众生经历了共同的痛苦和磨难,从这些经历之中我们才会知道如何与形形色色的众生沟通,从而帮助他们解脱。”具体来说,菩萨要做到:“一,无畏于所利益众生的数量;二,无畏于所需的时间;三,无畏于修持道上面临的逆境。”按十四世纪嘉瑟·戊初·东美所著的《菩萨三十七种修行之道》,菩萨们要做到如下37个要点和标准:1“日日夜夜心无散漫地闻思修”;2“舍弃故乡”;3“依止僻静处”;4“放弃对今生的关注”;5“避免不合适的朋友”;6“视善知识比自己的身体更珍贵”;7“皈依三宝”;8“即使失去生命也绝不从事恶行”;9“求取不变之无上解脱”;10“为了无量众生而心向获致证悟”;11“真正予以自身的快乐来换受他人的痛苦”;12以所有功德回向夺去自己财富的人;13担负伤害自己的人的所有恶业;14赞美贬损自己的人的功德;15视法会中侮辱自己的同修为法友;16如母爱子一般爱恩将仇报的人;17恭敬地视贬损自己的同僚或下属为上师;18“担负一切众生的痛苦和过失而不灰心丧志”;19淡泊名利而远离骄慢;20“用慈悲的军队来调服自心”;21“舍弃所有会引生执着的事物”;22“不持有主体和客体的概念”;23舍弃对令人欣喜事物的贪恋和执着;24视逆缘为虚幻;24不期回报而慷慨布施;25“不留恋轮回地持戒”;27“没有怨恨地对所有人生起安忍之心”;28“为了一切众生而精进修持”;29“修持能够完全超越无色界的禅定”;30“培养结合善巧方便的智慧”;31“独断检视自己的过失将其加以弃绝”;32“不去谈论任何进入大乘之人的过失”;33“避免执着于朋友、施主之家”;34“放弃让他人感到不悦的粗暴言行”;35“在执着及其他负面情绪生起的刹那加以摧毁”;36对心的状态和利益他人的愿望时时警觉;37透过智慧把所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以上可以看出,上师的菩萨人格理想毫无疑问是需要通过艰辛而漫长的修行方可获得的,真正的信仰和修行之路,毕竟是少数人毕生追去的事业。
四、上师菩萨人格情感之维
上师菩萨人格的情感之维,主要表现为其宗教情感的圣洁和美好。笔者这里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呈现:
(一)究竟的虔敬
上师与自己的上师的情感链接达到了日趋同质化的程度,此时弟子对上师的虔敬是发自肺腑,无有二心的纯然状态。藏传佛教的上师瑜伽(或上师相应法)作为实现证悟的核心途径,要求弟子最终实现对虔敬心的修持,也就是说,此虔敬心的修持伴随着宗教经验的不断深入和圆满,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纯情感层面的信任。当冈波巴修心遇到明显障碍时,根据上师米拉日巴清晰明确的指点,修心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书中描写道:
尊者道:“所以现在你应该作这些运动和拳法。”当即授以猛厉之跳跃、打、跌之拳法。大师次第修持。过了一个月,身体忽然跳动颤抖不已,时时都想摇动,不由自主地想大喊大叫。大师忖道:“难道是魔鬼来扰乱吗?”就前往禀告尊者。尊者说道:“这是心间法轮明点增盛之相,应不断地努力练习散布之拳法。这不是过失,亦说不上是功德。”此后,大师不需许多饮食亦能度日(不感觉饥饿)。
当冈波巴问米拉日巴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弘法时,书中对米拉日巴的回复这样描述道:
尊者回答说:“当你能够见到心之体性,坚固不动摇时,就可以弘法了,那时你对心性证悟会比现在大不相同!当你心生(如是超特之证悟时),你就会对我这个老父生起与佛陀无二无别的决定认识,极为坚固,无可动摇。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聚众弘法了。”
以上可以看出,上师特别是传承上师在修行者所步入的解脱道当中扮演着给予信心和鼓励的角色,更为重要地是在修行实践中扮演着给予指点迷津的关键作用。对上师的关键作用所产生的果实,大成就者绛央洛萨桑博在其自传中写道:
那时,我在诵修一个内深道上师瑜伽,内心深深感到:生于这样拥有成就上师传承的世系中,就是马上死去也幸福。心中充满了喜悦,载歌载舞。
当修行者通过修行实践最终印证了教法和传承的真实不虚时,也会对传承上师的恩德深深感激,也会对传承上师的信仰和皈依不可动摇。在这个意义上,教法传承将会得到最根本的保证,因为修行者受到了真理的洗礼和召唤,他将无法拒绝。
(二)深度的真诚和谦卑
具德上师在普通信众面前展现的深度谦卑和真诚的情感,往往不是想象中的高高在上,而是深深的感动。譬如,王云峰在《活佛的世界》一书中为六世贡唐仓丹贝旺旭所作的传记中,这样写道:
草原的人们这样传颂:“在贡唐仓佛爷的心里,老百姓的事就是他自己的事。”
书中描写了这样一段:
这些虔诚善良的牧民们,为了见到贡唐仓大师,什么苦都吃得了:住旅店太花钱,又不习惯,他们便在从兰州穿城而过的黄河岸边的石头滩上、东郊旧飞机场的空地上搭起帐篷栖身,或者在小西湖公园、段家滩一带枕着行囊、盖着皮袄露宿。曾有几位上了年纪的老牧民走不动路,被人背着来大师曾经居住过的一只船巷住所拜见大师。得知此情此景,大师感动又不安。他曾动情地对牧民们说:“你们远道而来,在兰州由没个住处,太受苦了。以后,你们不要来看我,我去看你们。”一句话感动得牧民们哭了。
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的表达,活佛的心并不仅仅是停留在佛法的世界,也时时刻刻装着自己淳朴善良的草原人民。人民信任他,他心里装着人民。也就是说,普通民众心中的活佛,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亲近民众、热爱民众、为民众服务的高尚的人,然后是活佛神圣高贵的形象才算得上更加真实圆满。人们热爱活佛是有原因的,因为活佛的真诚、无私还有谦卑的品质。
(三)超然的自信和力量
上师显露出的坚强和自信鼓舞人心。在《西藏生死之书》就有这样一位描述:
虽然桑腾的死把他折磨得很痛苦,但我们看得出他内心很平静,对自己也充满信心。最先我无法解释这一点,但后来我知道了他的来源:他的信仰、他的训练,还有我的上师就在他身边。虽然我感到悲伤,但我知道只要我的上师出现,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他能够帮助桑腾解脱。
在蒋扬钦哲引导桑腾宁静地走向死亡时,他对桑腾开示他正在经过的每个过程。我的上师知识精确,信心充满,和平安详,令我惊讶不已。只要上师在场,即使是最焦虑不安的人,也可以从他安详的信心中获得保证。
从终极关怀的角度来看,修行可以让一个修行者能够平静地接纳死亡,接纳死亡带来的痛苦;而对于一位优秀的上师而言,修行可以让他具有能力帮助临终者更加顺利平静地走过死亡痛苦过程。这一幕让人们感到了心灵的的震撼。
五、结语:上师人格情感之维的当代启迪
以上对于上师人格作为一种宗教人格的普遍特征,以及在藏传佛教语境中作为一种证悟型的菩萨人格的内涵与特征进行考察,并对上师菩萨人格的情感表达在文本语境中作了典型诠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宗教经验是促成上师人格内涵特征的途径,但杰出的果实表现于外则体现为一种生命的热情,即一种日益圣洁而强烈的宗教情感。这是一种人性的纯粹而自然的美,为当下我国文化复兴具有建设性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2,第58页.
[2] 张志刚,宗教哲学研究:当代观念.关键环节及其方法论批判[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第216页.
[3] 邵鹏,智者弘愿:汤因比万年思想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1,第26页.
[4] (美)威廉·詹姆斯,宗教经验之种种[M],蔡佳怡.刘宏信译,广西大学出版,2008.1,第192页.
[5] 黄国胜,佛教与心理学[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1,第111-114頁.
[6] 竹庆本乐仁波切,狂野的觉醒[M],香巴拉出版社,2009.2,第287页
[7] 竹庆本乐仁波切,狂野的觉醒[M],香巴拉出版社,2009.2,第305页.
[8] 张澄基译.米拉日巴大师集[M],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民族出版社,2016.12,第467页.
[9] 张澄基译.米拉日巴大师集[M],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民族出版社,2016.12,第479页.
[10] 绛央洛萨桑博,大成就者绛央洛萨自传[M],张炜明译,四川省藏传佛教文化研究会编译,第12页.
[11] (美)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之书[M],郑振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第10页.
作者简介:齐元稳(1988- ),男,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青海民族大学学生,研究方向:当代宗教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