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5-03任宏兰明
任宏 兰明
摘 要:生命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个体生命的精彩与否,同时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大学阶段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与稳定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生命价值观
20世纪以来,我国大学生自杀率及被杀率不断呈上升趋势,由于大学生错误生命价值观引发的问题及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大学生生命价值观不正确、不成熟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深入思考。
一、生命价值观的内涵
大学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学生们的思想和意识需要正确生命价值观的指引。理解生命价值观内涵是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的首要任务。
生命价值观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根本认识和看法,是评价和判断生命实践活动存在意义的思想体系。陆树程教授指出:“生命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生命存在形式的总的价值判断,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命体(以人为主)的全部生命活动对生命自身以及生命对其他生命存在(包括他人和社会)的意义的自觉认识。”具体地说,它包括诸如人的生命是什么,人的生命有着什么样的使命,人的生命为何存在等问题的认知和定位。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是大学生对生命的看法和认识,以及怎样评价生命价值,如何创造生命价值等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因此,重视生命价值观的培育,使大学生拥有正确的生命价值信仰、崇高的使命担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生命意义正确的认知
“由于对生命缺乏正确认知,部分大学生产生了漠视生命的思想,他们对他人的生命和自己的生命都没有足够的重视,认识不到生命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所以认为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都拥有对生命随意处置的权利,甚至拥有杀人的权利。”表现有:因情感自杀,例如2018年湖南一高校女生谢某因恋爱纠纷导致情绪过激跳水身亡;2013年复旦投毒案等。
(二)缺乏對个人价值的认可
在日益加剧的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降低,对自我缺乏信心,缺少肯定,消极的看待生命,内在更否定自身。有的大学生丧失了对精神财富的追求,失去了对未来的寄托和向往。这种病态心理长期存在导致此类大学生消极悲观、厌世,以至于伤害自己的生命。例如2019年北京科大博士投水库自杀,就是难以承受学业压力,对自我生命价值缺乏认可,而酿成的悲剧。
(三)缺乏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认识
部分大学生在经历了高考后就放松了对学业的要求,开始沉溺于游戏,甚至逃课。也有大学生毕业后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各种借口逃避就业,在家虚度光阴。主要表现为:享乐主义、崇尚个人主义等,这均为对生命的社会价值缺乏正确认识的错误的生命价值观。生命的社会价值得不到实现,也就得不到社会为其实现个人价值所提供的条件,因而生命的意义也就愈加迷茫。
据统计显示:我国高校学生中违法犯罪的人数,已占高校总人数的1.26%,其中杀人、绑架等犯罪案件占了很大比例,如马如爵、药家鑫杀人案等大学生恶性案件频发。这一桩桩悲剧都在深刻的提醒我们重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刻不容缓。
三、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不良社会观念及竞争成为错误生命价值观的诱因
第一,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全球化时代到来,各种文化思想争相涌入,大学生的价值观本身不够成熟,对错误思潮缺乏辨析和抵制的能力,再加上缺乏指引教育,容易产生价值迷茫。例如校园贷屡禁不止,很重要一部分是学生们的拜金主义、攀比之风在作祟。他们将生命价值置于物质财富的天秤之上,当物质与财富得不到满足时,生命的个人价值便不再受到肯定与认可,最终误入歧途。
第二,社会压力过大的影响。据调查,我国2019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900万人,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就业人口增加、工作岗位缺少、社会偏见存在都加剧了其社会压力。而大学生初入社会,其本身抗压能力较差,当不能学以致用时,就会产生“读书无用”的想法,否定自我存在,从而形成错误的生命价值观。
(二)学校教育中对生命价值观教育不足
学校教育既教授人一种生存的手段与技能,使人把握物质世界,又教导人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使人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两者应当协调统一、相辅相成。我国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生命的人文关怀。在生命价值观教育中,过分盲目的追求生命的社会价值,忽略个人价值,以至于个别学生对自我的生命缺乏信心,导致悲剧发生。
高校生命价值观教育体系不完善,教育主体不重视,教育内容单一枯燥等等均影响着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育。而在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出现问题时,又没有及时疏导和培养,使得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越来越薄弱,也是大学生群体漠视生命,无视生命价值最终酿成悲剧的重要成因。
(三)家庭教育中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忽略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首个也是最重要的学校,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现代中国家庭教育却乏善可陈,部分家长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生命价值的认知传授极少。有的家长把孩子过度的保护起来,忽略了挫折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孩子面对困难时,消极悲观面对,甚至做出伤害生命的事。父母关系不和睦和对子女期望过高的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极为不利,使孩子缺乏爱的滋养,体会不到生命的美好,从而形成错误的生命价值观。
(四)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缺少生命价值观的培养
首先,大学生面临着多重压力。学术和论文的压力、进修和就业的选择、对爱情的抉择,多重压力下,大学生的个人价值满意度偏低。其次,大学生对生命价值认识不充分,多重视个人价值而忽略社会价值,盲目追求个人利益的获得,内在修养不足,他们狭隘的理解生命,错误地诠释生命价值,想当然地认为个人价值应凌驾于社会价值之上。这种功利性的价值追求也造成了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偏差。
四、培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的对策
(一)营造大学生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的社会环境
首先,确立正确的生命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的基本规范是我们时刻对照付诸行动的正确指南。大学生自觉吸收学习国内外先进文化,既满足了其个人发展的要求和需要,也能够使其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其次,政府积极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加大对正能量的宣传,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端正自己的态度。同时出台相关政策,严禁校园贷等诈骗手段渗透到校园,加大对漠视生命的惩治力度,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再次,营造浓厚的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校园人文环境。健康积极的校园人文环境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育至关重要。生命价值观教育应该渗透到校园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校园应努力营造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最后,加强网络传播监管。网络传播是当今社会主要的信息传输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府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为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二)完善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教育教学
首先,高校应完善生命价值观教育,创新生命价值观教育模式。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涉及广泛,单一的教学模式与手段不能很好的呈现教育效果。我们应不断对生命教育进行拓展,在教育过程中开展一些活动,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学习生命价值观。
其次,强化课堂教育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正确引导。高校教师应把生命价值教育的基本理念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同时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在思想上产生共鸣,从而带领学生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最后,加強生命价值观教育实践体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不断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平台和路径,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好的条件。”因此,生命价值观教育应走出校园,在实践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三)重视家庭教育对生命价值观培养的作用
第一,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培养孩子积极有爱的性格。在期望与孩子的实际能力有出入时,要尊重孩子的个体性,及时予以疏导,积极的寻求解决办法。同时,家长应给予必要的赞赏鼓励,赏识教育会增强孩子的自我认可,足够的情感交流,强大的后援支持都会使孩子更自信坚韧地面对生活。
第二,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作息可以带来健康的身体,从而带来积极的生命意识。同时不定期的进行运动和健身教育,可以使人感受到生命的能量,也能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激活其生命的活力,践行生命的价值。
(四)大学生应自觉培养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大学生应树立高远的人生志向,主动挖掘人生潜能,追求高尚的生命价值。正确认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统一。生命的最高价值和意义在于不断超越有限,融入于无限,使有限的生命获得无限的意义。
大学生应自觉自律,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和意义观以解决自我生命成长和发展中的问题,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来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在奉献中彰显自身价值。“坚持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是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自我教育的根本途径。”大学生要把理论联系实际,增加知识储备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
五、结语
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家庭、社会,还是学校,都对大学生有着高度的期许。高校培养出来的人要把生命的能量付之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建设上。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我们都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的培育,使大学生真正领悟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 何仁富.生命教育演讲录[M].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
[2] 谢晓娟.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研究报告[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5.
[3] 路杨.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4] 李芳.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5] 陆树程.敬畏生命与生命价值观[J].社会科学,2008(02):142.
[6] 王莎莎.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现状及对策[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53.
[7]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重要思想大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光明日报,2017-09-08(01).
[8] 柳依依.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45.
作者简介:任宏(1997.01- ),女,汉族,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兰明(1968.02- ),男,汉族,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右后旗,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