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有感
2020-05-03高红
高红
摘 要:本书是内尔·诺丁斯在关心伦理与教育方面的另一重要著作。在本书中诺丁斯以多个角色阐述她的教育理论。她认为以传统学科教学为核心的普通教育课程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的理想课程,要求我们彻底反思我们信奉的教育理念。倡导学校必须围绕关心重新组织课程,教会学生学会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动物与植物、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等,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爱的人。
关键词:传统教育;教育改革;关心教育
本书以社会巨变引起教育的巨变为着眼点,指出在工作方式、建筑形式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学校对这些变化采取忽略的态度。学生普遍反映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接受的来自教师的关心越来越少。教师与学生缺乏成功的沟通,无法建立关心和被关心的双边关系。
在现代教育中,课程被大肆渲染为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大量人力與资金被投入到课程改革中。然而对于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的改革并没有解决现代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反而还导致了学生们更加严重的游离问题。因此诺丁斯主张真正的变化必须来自学校本身。
以智力开发为主要任务的传统教育不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文教育并不是适合于大众的普遍教育模式,它仅仅着眼于部分人类能力的发展,把它强加给所有的人必然导致教育上的不平等。”传统人文教育课程基本上是男性生活的反映,这种人文主义的课程对任何人而言都不是最好的教育形式。面对传统人文主义的教育,我们每个人都在接受道德上贫困的教育。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教育模式。
一、关心教育的兴起与内涵
面对如此多的教育问题,必须对现行的教育进行改革,建立以一个以传统教育和关心主题相结合的新教育模式,关心教育应运而生。诺丁斯主张“关心意味着一种关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或接触。”她认为关心关系由付出关心者和接受关心者两方构成,双方在关心关系中同等重要,任何一方在关心关系中出现问题,关心即不存在。
在关心关系中,被关心者的角色尤其重要。被关心者并不只是一味地接受关心,他需要随时对关心做出反应,促进关心关系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关心关系全部都是平等的,关心者与被关心者可以形成一种平等的关心关系,这种关心关系主要存在于爱人、朋友、同事和邻居之间,在这些关系中双方都可以随时付出关心并对关心做出反应,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角色可以随时转换。还有一种不平等的关心关系主要存在于父母与孩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在这种关心关系里,一方长时间的扮演关心者的角色付出关心,另一方则选择性的成为被关心者接受关心,被关心者长期依赖关心者。
二、对人的关心
诺丁斯尤其注重对人的关心。她主张应当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陌生者和远离自己的人。
“我们关心的任何人或者任何事物都与我们对自身的关心有所联系。”关心自我并不是意味着只关心自身的物质利益和同自身发展相关的内容,这是一种狭隘的自我关心观,本书所指的关心自我的概念包括关心自我的物质生活,但是这里的物质指的是身体,而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狭隘的物质。同时关心自我还包括关心自我的精神生活、职业生活与娱乐生活。自我关心的这四项内容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应该把他们视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并同等重视。
关心身边的人是对关心自我的延续和发展。我们与身边的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平等与不平等的关系。平等的关系主要是在爱人、朋友、同事和邻里之间的关系,在种关系中我们希望更加长久的维持关心关系,我们更加注重对方的感受。不平等的关心关系主要存在于亲子和师生关系中。在这种关系中父母和教师必须主动且长期的承担关心者的角色,学生们则承担被关心者的角色,但是学生并不是盲目的接受关心,他们必须学会主动分辨关心,对接受的关心做出反应。只有这样,被关心者才能逐渐学会如何关心他人,实现由被关心者到关心者角色的转换。
我们每个人并不是孤立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关心自我、关心自己身边的人还应该关心陌生人和远离我们的人,但是诺丁斯指出远距离的关心具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关心者付出关心后接收不到被关心者的反馈,这种关心非常容易流于形式。同时在远距离关心时,关心者并不了解被关心者的实际状况,容易出现不合理的关心现象,具体表现为关心者付出的关心并不是被关心者所需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关心远离我们的人,对远离我们的人以冷漠的态度,我们必须认真审视现实条件,对所有的人施以恰当的关心。
三、对物的关心
世界上不只有人类存在,我们付出关心也不应当仅局限于人类主体间的关心。我们还应当关心动物、植物、环境、物质世界、知识甚至是人类生存的整个地球。
尤其是近些年环境问题突出,关心地球、保护环境被当作一个全球性的命题提出。诺丁斯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指出学生不仅应当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更应当投身于保护环境的活动中。在进行这些活动的同时,应当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节制主义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财富并不是越多越好,成功并不能用金钱衡量。为了健康全面的发展,我们应当节制。
对物质世界的关心主要指的是对我们创造的各种物品和工具的关心。人们往往忽视对物品的关心。有些人喜欢摔砸东西发泄自己的怒气,有些人随意杂乱摆放物品,有些人不按物品的使用要求滥用物品,以上所有的行为在诺丁斯看来都不是关心物品的表现。物品不会像人类和动植物那样对我们的关心做出反应,关心物品不会产生直接的道德影响。但是如果我们不珍惜物品或者滥用物品,放纵自己的物质欲念,我们必将遭受道德上的批判。
对知识的关心主要表现为对数学知识和艺术知识的关心。这里的知识并不是传统人文主义课程中所定义的知识,这里的知识指的是关于教育的思想与见解。在关心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对某一领域内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学校要做的是为学生创造这种对知识着迷的条件和机会,允许学生有自己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步伐,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自己最大的发展水平。
四、传统教育之我见
诺丁斯在本书中对传统人文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她指出“人文教育的确不是适合每一个人的理想教育,将其视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教育模式更是错误。”由此引发了我对当代教育的深思。
回顾十几年的教育历程可以发现,我们接受的无疑就是最为标准的传统人文教育。它忽视学生的能力与兴趣,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能力的发展、人格的完善。在学校里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就会赢得教师的喜欢、同学的欢迎。但是,我们却从来没有认真的思考过,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都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吗?如果我们回答“不是”的话,在我们所受的教育中,有哪些教育内容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有哪些教育内容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在初等教育阶段,特别是在高中阶段,许多教师以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人生价值的标准,仿佛只要学习成绩好,这个学生就是“完美”的,学生的未来就是光明的。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仿佛他这一生都将碌碌无为。许多教师都忽略了一个事实:每一个学生的基础、性格、家庭情况等千差万别,这样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怎么能够希望他们每个人都一样完美。我们必须承认,如果学校教育始终以传授知识、灌输理论为目的,不管教师教的有多好,学生的接受程度肯定会让你有所失望。正如整个社会都在不断地呼吁要给学生公平、平等的教育,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将公平、平等、相同的涵义并没有有效的区分,在教育世界中我们甚至将他们滥用而不自知,我们要认清给每一个孩子平等的教育并不意味着给每一个孩子相等的教育,正相反的是,给每一个孩子以相等的教育恰恰是最不平等的教育。
诺丁斯指出,“加在学校头上的任务实在是太多了,使得学校无法在任何一个方面获得成功。并非是课程和活动数量本身使得学校不堪重负,实际上,是社会本身强加给学校本应该由社会自己承担的负担压迫着学校。”当今学校教育确实是负担了太多本不应该由学校承担的责任,仿佛学生的方方面面都应该归学校教育管辖,而家长只需要把学生送到学校就已完成任务,社会只需要接受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就可以。所有好的教育成果都是学校应该做的,所有不好的教育成果学校自身都应该受到责难和惩罚,这种过重的教育负担压得学校举步维艰。现代教育必须进行改革,学校改革的完成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 [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聯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