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的现实困境初探
2020-05-03闫思暐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要求并推动个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青年的个人全面发展不仅是对自身的要求,也是这个时代赋予的使命和广大人民寄予的期盼。新时代青年作为“现实的个人”,在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面对以“人情社会”和“消费社会”为核心并表征为“虚幻自由王国”的现实困境。新时代青年要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就必须要开辟出一条能够走出现实困境的现实道路。
关键词:新时代青年;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发展;现实困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推动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的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认识到,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与最终目的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即“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而新时代青年个人全面发展则是其重要组成。
一、新时代青年的个人全面发展
(一)自身要求:“以功立身,以德立命,以言立道”
《左传》载,范宣子问“不朽”,叔孙豹答以“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唐代孔颖达将“三不朽”阐述为“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传统“三不朽”观点过于片面地夸大了少数杰出人物功绩而忽略广大人民作用,把历史杰出人物的行为视作历史发展的主导甚至根本因素,有其自身历史与阶级局限。
马克思归结人的本质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是什么样的,取决于他们进行物质生产的物质条件”,每一个参与生产活动的劳动者对于社会进步、历史发展都有其自身贡献。若仅承认杰出历史人物的突出贡献甚至将之拔高为“不朽”,便不能真正地认识劳动人民的伟大功绩,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主旨精髓。
在现代社会理应围绕个人现实生活而具体展开:凡对社会公德的维护和对个人品格的坚守,即谓“立德”;凡在所从事工作中取得成绩与贡献,即可谓“立功”;或为自身树立理想信念,或有思想观念为众人称信,皆可谓“立言”。
青年是个人“三观”渐成,始践理想的时期,也是最具活力、魄力及能力发展提升自身的时期,更是个人拼搏奋斗作出成绩的时期。新时代青年个人全面发展即实现“以功立身,以德立命,以言立道”的目标:通过拼搏奋斗取得成绩使个人立足、生存于社会;通过规范自身品德言行从而为他人、为社会认可;通过对理想、信仰的树立与坚持为人生指引道路。唯有以“立言”树“立道”之理想,以“立功”练“立身”之本领,以“立德”承“立命”之担当,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1]。
(二)时代使命:紧跟党走的新时代青年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与机缘”。在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总有无数青年才俊肩负起推动历史发展的时代使命,并为此奉献出自己的青春韶华甚至宝贵生命。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其人生历程与整个民族国家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程高度吻合。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自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运动以来,青年与中国共产党便形影相随。特别是在中国特色主义社会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二者更是结成了“同呼吸,共命运”的紧密关系。因此,新时代青年要实现伟大梦想,也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新时代青年的伟大斗争就是在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运动中进行的伟大斗争,其首要面对的就是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全面的现状。努力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当代青年最直接、最現实的斗争实践方式。
新时代青年的伟大工程就是参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首先在思想上“入党”,在信仰上“入党”,在行动上“入党”,自觉坚定党性原则,自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坚定拥护党的领导与执政地位。
新时代青年的伟大事业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伟大事业,即勇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行,善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联系于实际,忠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守,乐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广泛传播,把党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凝聚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自信,升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信,深植为新时代青年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自信。
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赋予广大青年的核心使命,是广大青年必须践行终生的使命。青年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时代使命与党实现“四个伟大”的历史使命在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成为广大青年紧紧围绕着党组织,紧盯党的旗帜,紧跟党的步伐,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新局面。
(三)人民期盼:青年是国家希望和民族未来
习近平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提到“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古今中外的任何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意识到,“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对自身发展目标做出的最准确定位。
做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就是要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建设者,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者,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做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是要做数千年中华优秀文明的接班人,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接班人,做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接班人,做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接班人,把一代代中华儿女创造和积淀出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传承下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几代人夙愿的凝结,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青年作为国家希望、民族未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承担主体,势必要成为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青年唯有树大理想、练真本领、承重担当,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才能使国家有希望、使民族有未来,把中国梦在新时代里化为现实。
二、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现实的个人”:青年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肩负新时代的重担,对当代青年而言“既是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为不负使命与期望,对于自身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须有准确把握。特别是对当前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给新时代青年个人全面发展造成的现实困境,须有深刻认识。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现实中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在进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之前,在参与创造历史之前“必须能够生活”,这“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而“生活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活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活的生产(通过生育)”则直接的表现为了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这两个方面。
人不能脱离现实的社会生活,现实的社会历史,现实的社会生产实践,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历史中进行生产实践活动,才能在自身的对象化中确立作为“人”的主体存在。但马克思从未认为人因不能脱离现实而不能改变现实。历史唯物主义在客体向度上可以被科学地理解为外在于人类主体的“社会实践建构”,但绝不仅是一种靠“尊重客观规律”来取消人类主体实践能动作用的“实证科学”。唯物史观最终要确立是人类改变世界的主体能动性,但它必须确立在现实实践的历史辩证法基础上,才能称之为科学。这种改变世界、改变“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的实践活动即“革命的实践”。
诸多历史史实与社会现实都证明了青年人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革命的实践”中往往扮演着主要角色。青年人因其自身各方社会关系所集中呈现出的社会身份注定了要承担“革命的实践”这样一个重要历史任务。因此,尝试打破原有秩序并建立理想的新秩序,是人在青年时代的丰富实践活动中暗含的应有之义。
新时代青年在社会诸多不良习气的步步浸染下,往往会扭曲原有价值观念,丧失理想、“初心”。要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做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必然要在现实生活中用“革命的实践”来批判、革除当今社会中形形色色的“社会糟粕”,从而建立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评价标准的“新时代价值秩序”。
当代中国的“糟粕”主要建立在两个基础之上:一是集中体现“人的依赖性”的“封建糟粕”,即“人情社会”;二是集中体现“物的依赖性”的“资本糟粕”,即“消费社会”。而被扭曲地构建在两大“糟粕”基础上的,则是一个充斥着“享乐”、“拜金”、“利己”等陆离怪光的“虚幻自由王国”。
(二)“人的依赖性”:父辈的“人情社会”
梁漱溟说过:“中国人的生活,既一向倚重于家庭亲族之间,到最近方始于转趋于超大家庭的大集团‘因亲及亲,因友及友,其路仍熟,所以遇事总喜托人情。”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用“熟人社会”、“差序格局”概括中国乡村社会并表述为:“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推延在“邻里乡党”、“门生故吏”、“桃李同窗”等各类社会交往关系中的,以血缘及亲缘网络为范本,以“人情”为媒介的“差序格局”是“人情社会”的明显特征。其核心是依靠道德约束的、遵循特殊主义(差序格局)的、延迟且模糊回报的交換。在人口流动性低的“熟人社会”,人们实际上通过“人情往来”实现了难以量化的社会资源交换,建立起长期的交换机制。此外,陌生人群亦可通过“登门拜访”、“经熟人介绍”等“泛熟人化”交往机制实现利益交换或建立关系。
青年在走入社会的过程中,必然要面对“人情社会”及其所衍生出的各种“酒桌文化”、“送礼风俗”、“礼金攀比”等现象。最为关键的是,这种“人情社会”的交往方式与交往文化因为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故而在不同程度上为社会主体认可和遵循。而这些“社会主体”往往就是我们青年一代的父辈。因而青年与“人情社会”之间尤有“继承性”关系,即接受父辈“传承”的人情理性,人情规范,人情资源。
“人情社会”的继承长期以来都有其合理性及积极意义。但随社会发展变迁已然弊病丛生:“人情物化”越发造成青年人际关系的虚假和睦与实际的紧张对立,造成情绪焦虑与情感空虚;“礼尚往来”渐渐成为孕育“人情贪腐”与“不正当人情交换”的“温床”;“世交圈层”变相地加剧了阶层固化;而在“人情”的继承上,青年人极易形成完全顺从与叛逆对立的两极分化的态度。
(三)“物的依赖性”:物役性的“消费社会”
“消费社会”是体现资本主义社会“物的依赖性”的当代形态,它用“虚假需要”加剧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表现了马克思所描绘的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物役性”现象,即“人类主体的社会生活颠倒为表现非主体的受自己创造出来的物化经济力量奴役的自发进程”。这一形态不仅加重贫弱者的物质精神负担,更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被商业资本扭曲异化。资本力量在其无孔不入的秉性的驱使下四处奔走,不断地生产着“需要”,一如它曾“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从而“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青年人作为资本力量永远的“新大陆”,自始至终都在承受着资本力量的冲击与消费文化的侵蚀。特别是听着同样的流行歌曲,看着同样的世界杯与商品广告,追着同样的偶像明星,消费着同样的手机游戏与娱乐自媒体的当代青年人,占据了受“消费社会”影响的人群中的极大份额,即使物质生活有着巨大的差距,但对“物-符号”商品消费的生活追求却几乎没有差别。
从生产时代向消费时代的转变并未在根本上改变人类主体与物化经济力量的颠倒关系,这仅仅是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构性调整,仅仅是“资本的障眼把戏”从物的生产环节向“人”的生产(即消费)环节的转移。“生产时代”的资本力量通过对“劳动力”与“劳动力商品”的混淆实现了对“剩余价值”的攫取,而“消费时代”则是将在社会不断发展中产生的人的更高层次的物质精神需要与资本力量捏造的“虚假需要”相互捆绑、混合,从而在所谓“符号消费”的催眠中用一个又一个有着各自“神名”的物件堆砌出一个似人非人的“泥胎金像”,而人自身的主体性则湮灭在这尊“物神”塑像中。如果说被马克思所批判的三大拜物教(货币、商品、资本)还只是资本主义物役性社会中人的意识形态范畴,“消费时代”的“物神”塑像则直接在“异化”的情境中实现了物质生产与意识形态的整体性的统一。
(四)“虚幻自由王国”: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
“人情社会”与“消费社会”共结成的现实困境亦真亦幻地显像为“虚幻自由王国”。自以为完全围绕着自身利益去展开的社会交往和完全出于自身意愿去享受的生活“快乐”,却未必能带来真正良益与幸福。“人情社会”与“消费社会”的交融使束缚更加牢固:人情的“物化”给予了消费一个最符合“国情”的“符号”,而对“异化消费”的沉浸则使青年对“人情关系”的建立、继承与经营甘之如饴。在两种异化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牢固统治下,“享乐”“拜金”因“利己”而变得正当且必然,“利己”因“享乐”“拜金”而变得合理且必需。“现实的个人”在现个体物欲中化为“虚幻的神祗”。
三、新时代青年走出现实困境的“现实之路”
(一)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功、德之路
失去“爱祖国、爱人民”的宏大情感格局,是导致青年人的现实生活陷入个人利益的蝇营狗苟与个体物欲的荒诞虚无的根本原因。爱国爱人民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是青年人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根本源泉,是青年人实现个人价值的核心路径。
国家力量是个人的最大依仗,民族文化是个人的最强自信,人民幸福是个人的最终追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青年人“建功树德”的首要任务,人生理想都应同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结合,以奉献祖国、服务人民为宗旨。
(二)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追求人类命运自由全面发展的信仰之路
新时代青年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马克思主义伟大信仰的继承者。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信仰就是要改变世界。这个伟大信仰就是要改变人类面对自身命运无力且无助的困厄;就是要追求每个现实个体乃至整个人类命运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信仰就是源于人并为了人、源于人民并为了人民、源于全人类并为了全人类的伟大信仰。
青年人唯有胸怀如斯信仰,并在其支撑下不懈奋斗,“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才能使生活成为实现伟大信仰的“永久奋斗”,一切龌龊私情与浮华物欲的精神空虚将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则是充实的无悔人生。
(三)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从“生力军”到“主力军”的蜕变之路
忠于祖国人民和坚定伟大信仰是青年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打破现实困境的宏观必要条件和精神力量源泉,学习则是获取物质力量的最直接现实途径,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偷工减料。
从求真学问到练真本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场艰苦漫长的蜕变,只有于求学中长期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才能在“书山勤径,学海苦舟”中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巩固自身能力。而这条从掌握真学问到拥有真本领的蜕变之路,也自然成为新时代青年从“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生力军”成长为“主力军”的蜕变之路。
(四)知行合一,做实干家:个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砥砺之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有矛盾的解决总要不同程度、不同方面体现在现实具体的事务当中。因此“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就必须明白“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
造成自身全面发展困境的“现实”,同样也是新时代青年在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历史性实践中必然要改变的“现实”。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旅程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历程。此实干之路险阻无数,曲折反复,唯有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70.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33.
[3]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14.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5-37.
[5]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59-61.
[6]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1-23.
[7] 冯必扬.人情社会与契约社会——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J].上海:社会科学,2011(9):42-44.
[8] 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2-44.
[9]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1-32.
作者简介:闫思暐(1992.11- ),男,汉族,陕西铜川人,硕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