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的延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及未来方向
2020-05-03李根
摘 要:文章以马克思生态观为指导,通过梳理马克思生态观的主要内容,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并结合延边州40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为例,从中探索出了民族地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出路和方向,并在马克思生态观的指导下和延边州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思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项资源的迅速累积,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能源枯竭、自然环境恶化、人民环保意识淡薄等问题也逐渐凸显。一方面要促进新的发展,一方面要兼顾环境恶化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使得我们正处于自然环境与人类矛盾最为尖锐的时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辩证地指明了人与自然关系,对解决发展和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的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美丽中国”的理想,则更加要求我们要运用马克思生态观作为指导思想,将其嵌入地区发展的规划之中。以其为指导,能更加具体有效的分析和解决在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破坏等种种生态问题。
一、马克思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主要观点
(1)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人存在于自然界中,并通过实践方式改造自然,使之成为我们受用的人工自然。人工自然的根本目的就是在于人对于自然的开发,并使之为人所用。人类的发展最开始依靠的是天然自然,通过天然自然繁衍生息和获取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资,而后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通过实践方式,对自然进行改造,而在这时依靠的才是人工自然。
而自然界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其改造活动、生产活动、生活活动,无一不是按照自然规律而进行的一种本能式的反应。虽然在长期的进化中,人有了智慧并具备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但人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自始至终都与自然界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打开生态文明建设的秘钥,亦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和出发点。
(2) 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自然界。自然造就了人,而人也在不间断的改造着自然。自然界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就是由自然中的各种生命有机体或者是生命群落与其所处的生活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态的、稳定的自然系统。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不能够脱离自然这一庞大的物质载体,如果割裂了两者,那么人类存在于物质世界这一现实也就无从谈起。
(3)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自然与人的发展就是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具体表现,又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为人类及其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是其发展的根本条件,而与此同时,人也在自然的发展方向中发挥重要作用。马克思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靠自然界生活”,可见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并且依赖于自然。
而自然也离不开人类。若将人从自然界中消除,那么这样的自然存在就显得毫无意义,通过人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人类使得自然成为人类的自然世界,从而彰显出自然的存在。在这一点上,人既与那些地下矿产无意识的物质不同,也与动植物不同。
自然和人的辩证统一,既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所说的以人为中心,一切以人为主体,宣扬人的至高无上性忽略自然的基础性作用;也不同于非人类中心主义所提倡的回归原始生活,回归森林,弱化人的主体地位,降低人的能动性。它是对自然的科学认识,积极地将自然转化为有利的方向,并将人们的利益与保护自然的需要结合起来。这也是切实解决如今所存在的生态问题和生态危机的途径与方法。
(二)马克思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生态观所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我党十八大以来所倡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高度的内部一致性。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危机的解决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树立牢固的生态红线观念。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优化土地开发格局,形成合理、公平的治理体系。这些要求符合马克思生态观的内在要求。
(1)马克思生态观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致性。从党的十六大开始将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到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举措,这诸多现象都表明,我国正坚定走在生态文明建設的道路上,这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观念,不仅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不谋而合,更在理论本质上达到了高度一致。
(2)马克思生态观是我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马克思生态观从始至终所揭示和强调的都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国由于快速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极具恶化,生态问题突出,正需要一种正确的、有效的指导思想来指导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马克思生态观恰好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把利剑,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学说的深入发展,形成一套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行之有效的生态观,并使之作为我国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性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不仅符合现今我国生态建设的实际国情,又放眼于未来,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可以说马克思生态观是我国当今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遵循。
二、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延边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困境
(1)物质基础保障不到位。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民族地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但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整体落后的情况没有出现根本性改变,第一、二、三产业发展迟缓。生态建设的保证是经济基础,然而民族地区最缺的就是经济基础,经济增长方式迟缓,生产技术与工艺水平明显落后。肆意地破坏和盲目追求经济发展不加节制地浪费资源,造成生态系统对经济的承载力不断减弱,这种开发方式和发展道路无疑步上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最终影响地将会是人类自己。
(2)缺乏社会引导。社会的风向标不够明确,没有树立统一的生态文明观,过度的刺激经济增长造成的消费主义社会观盛行,快速消费的同时带来的是资源的消耗与浪费,与节约资源背道而驰。生态保护社会大环境在经济发达地区也尚未形成,在民族地区则更为薄弱,使得环保观念淡化,甚至少有人去关注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再加上当今消费主义的影响,崇尚个人享受和高消费,导致物质资源浪费严重。
(3)生态建设制度建设滞后。当前,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依靠市场运作机制来推进,但也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在少数民族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支持下,国家采取的一些政策侧重于平衡,提高了对民族地区精准政策的支持水平。然而,考虑到民族地區发展的实际,政府在政策支持上,推动了民族地区生态建设步伐,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在中央财政转移制度、环境税收制度以及投融资制度等方面,还需要继续完善。
(二)延边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延边州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相继提出建设生态延边的发展战略,并于2014年2月制定了延边州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在社会认知层面,延边各族人民更加珍视良好的生态环境,逐步认识到绿色生态是延边州最大的特色、最好的资源、最大的资本、最为宝贵的财富和最具竞争力的优势。
(1)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一是不断优化现代农业。全面规划生态农业,不断提升传统农业,逐渐加强立体农业,持续壮大休闲农业,发展有机特产业和生态畜牧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友好共存的“双赢”局面。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延边的生态、民俗等特色的资源优势,发展旅游观光线路,整合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独特旅游项目。通过对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为延边农业休闲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
二是不断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的加速转型与升级。对地区内包括食品工业、林业等在内传统产业结合市场需求和地域特色,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譬如对食品工业,更加突出于强调“绿色、优质、营养和健康”的开发观念,充分利用延边地区的地缘优势和优良的自然环境,开发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与影响力的特色品牌,以品牌建设带动地区产业的长足发展。
(2)加快制度创新,提升监管力度。生态建设是系统工程,涉及环保、水利、农业、国土资源等多个部门,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将这些管理部门中的生态环境管理职能进行集中,探索解决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制定重大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规划时,也要强化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责,完善环境影响评估和问责制度。
延边州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已有多年的经验,多种举措地实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吉林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环境质量世道意见》的引入与指导下,州政府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生态文明的建设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成为延边州政府工作的战略重点之一。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绿色转型,并从政府层面先后制定并发布了10多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规范性文件,加强了延边州生态建设的政府引导。州政府每年与各县市签订“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县,市,州的相关单位,进一步加强了生态建设的保障力度。
(3)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生态宜居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保障生态环境健康的同时,让人民生活的更舒适。近年来,延边州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省级特色城镇化建设,从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处入手,积极构建城市空间布局合理、能源消耗结构科学、交通舒适便利、生活低碳可循环的生态宜居体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延边州生态文明未来建设方向与思路
(一)强化生态教育,构建思想基础
延边州今年来的各项举措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态文明建设已初见成效。在各项物质基础和政策手段已经较为完备的情况下,需要不断强化公民的环保意识,治污防污、保护环境和构建生态文明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的出现与人们环保意识淡化、生态观念疏忽脱不开关系。因此,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强化地区居民的环保意识。需要重点普及“三个教育”,即生态意识教育、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法制教育,以此来牢固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让地区居民深刻意识到肆意破坏自然,不加节制地浪费资源,并任其恶化下去,那么最终的结果将是地区居民自食恶果。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的恶化将会直接影响并威胁到自己的生活与生存。让生态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加快制度创新,构建制度保障体系
加快制度创新,着力构建规范长效的体制机制体系。一是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大幅增加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等生态产业重点工作对各部门和县市考核的权重。实行差别化考核政策,探索重点生态区域考核制度改革,增加生态产业发展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二是建立完善生态产业市场化运行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扶持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农林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再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等生态产业发展。三是建立自然资源补偿机制。建立环境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实行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适当提高污染物排污收费标准和重污染行业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对城镇及乡村的污水处理、垃圾收运和保洁等市场化模式。四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制定科学规范的制度,为实行统一监管和提升执法效能提供保障。要建立完善环境信息公布和举报制度,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举报者进行鼓励,切实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李波.贵州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2] 单晓娅,潘康,滕文.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发展现状评价与特征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04).
[3] 余维祥,余小雅.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向度[J].生态经济,2013(04).
作者简介:李根(1982.03- ),男,朝鲜族,吉林延吉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当代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