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基础研究分析
2020-05-03阿依努尔海热拉
阿依努尔?海热拉
摘 要:党的十九大以后,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开始迈入一个新时期,其中习近平精准扶贫理论的形成是鲜明标志,扶贫精准化是習近平总书记根据我国扶贫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历史性提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习近平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对马列主义反贫困的继承与发扬,其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基础。文章主要针对这一思想的哲学基础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习近平精准扶贫理论;马列主义反贫困理论;哲学基础
精准扶贫是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大壮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让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一同迈入小康社会。在这一背景下,要做到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始终坚持精准扶贫政策,坚持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深入到东西部地区做好扶贫工作,激昂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脱贫任务做好,以确保到2020年可以顺利实现贫困县摘帽、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真正做到脱贫。精准扶贫的提出,与习近平治国思想一致,都有着非常深厚的哲学基础,并且从理论层面上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方面做出了理论上的贡献。为此,下面根据习近平精准扶贫实践方略,深入剖析其在哲学上的基础,旨在更好的理解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作出的贡献。
一、认识论实事求是的原则
精准扶贫理念中包含着实践第一的理论,实践为马列主义的基础所在,以前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单纯从直观或客观角度理解对象、现实,并未将其当成感性的人的活动,唯物主义应该将精准扶贫这项工作当作实践去理解,而不能从主体的方向去理解。实践可以改造客观世界,在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人们还会对客观世界产生新的认识,这就是认识运动所体现的规律,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一点下文会有深入论述,这里不再赘述),充分体现了“执行统一”的重要性。总之,精准扶贫工作必须将实践这一枢纽抓住,将知行合一的观念推行下去,一方面面临帮扶领导提出要求,应端正作风与思想,扶贫工作应亲力亲为的完成,确保所有投入的资源、资金都可以落实下去,及时帮助一个地区一个对象扶贫脱贫,配合各级政府工作,完成精准扶贫工作目标。
二、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发展需求的认识可从两方面分析,其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贫困问题是一个重点与难点问题,解决了扶贫问题,就能很好的推进社会发展;其二,扶贫工作中应重担突出“精准”,这就要求扶贫要有针对性,扶贫脱贫要有重点方法与手段。
(一)扶贫对象要有针对性
在扶贫工作中,其对象并不是由一个地区随意确定的,需要结合中央的相关要求,对各级政府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工作。在扶贫工作过程中,需要明确一个地区的贫困重点有哪些,明确扶贫对象,经过扶贫之后,明确哪些指标与提出的要求相扶,这样才能达到扶贫的目的,经考核获得一定分数比例之后,明确其中的“主要基因”,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这样精准扶贫思想才能真正落实下去,确保扶贫工作进展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二)综合把握地区文化
虽然精准扶贫思想的重点在于改善地区的物质条件,同时优化其物质因素,但从精准扶贫脱贫的整体上来看这些工作显然不够。从教育发达到科技进步再到经济振兴,这三个步骤是相辅相成、层层递进的过程,教育是这一过程的基础所在。以习近平总书记宁德的扶贫脱贫工作为例,不仅要将当地经济方面主要因素解决,同时还要对闽东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教育工作抓起来,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摸准两点论与重点论之间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找到扶贫脱贫之道,这样才能逐步引领闽东宁德整个地区扶贫脱贫工作顺利进行。
三、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
(一)实践经历为精准扶贫奠定了认识基础
精准扶贫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早年间的实践经历存在密切关联,追溯到他在福建宁德地区时,就曾提出“笨鸟先飞”“水滴石穿”等理念,这些理念的提出都是与实践结合的,是习近平总书记通过长期实践获得的思想沉淀。很早在贫困地区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曾亲自到贫困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并与当地的劳动人民深入沟通,当地劳动人民的生活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从那时开始,扶贫脱贫的思想就开始形成了萌芽,经过不断深化、完善,逐步形成了当前的精准扶贫思想。由此来看,人民群众经过实践得出的理念是最为权威的东西,要充分尊重实践,充分尊重辩证法,充分尊重唯物论,也要充分尊重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和历史观。
(二)探索与实践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和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这一过程是循环往复的,人们的认识需要由浅入深发展,体现了从片面到多面的辨证统一,任何人纵使他的智商很高,都不可能一次性明白事物的“是”。对运动循环性、往复性的认识,直接决定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这一过程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习近平总书记早早期工作中也认识到了扶贫工作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完成,从当年宁德等地区的扶贫开始,一直到现在就任总书记,这三十几年的工作都基于马克思注意哲学衍生的扶贫脱贫思想,现在已经发展成了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精准扶贫工作需要打持久战,只有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完成短期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目标。
四、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
(一)社会与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
从唯物史观来看,社会和人二者不能分割,人们在改造世界时,需要思考社会究竟是何状态,这体现了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二者的关系问题,同时也凸显了二者的协调问题。针对贫困问题,习近平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理念,只有社会意识正确了,才能推进社会发展,才能逐步解决社会中存在的贫困问题。
(二)精准扶贫的主体是群体
精准扶贫是党和政府的重大历史使命,在不断推向精准扶贫合理化的道路上,党和政府在不断努力着。在习近平多年来的实践之下,精准扶贫思想逐步发展成熟,那么到底由谁来推进精准扶贫,答案必定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个体,而该群体就是党和人民政府。习近平引领相关政府深入落实精准扶贫的责任,当前扶贫脱贫的责任已得到细化与分解,并获得了一定成绩,大量党员从实践工作中发现,贫困地区党员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党的方针路线,深入学习有关科学文化知识,了解有关经营管理的知识,掌握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这样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成为商品生产的带头人,才能引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向脱贫致富。广大党员干部应承担起扶贫脱贫的责任,在工作中不断践行理论观念,将精准扶贫工作贯彻落实下去,这样才能打赢精准扶贫这场硬仗。
(三)人民是历史发展的推进者
人民是历史的缔造者,同时也是推进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唯物史观是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应该对历史发展之中人民群众起到的重要作用给予肯定,人民群众是精准扶贫的对象和主力军,那么到底精准扶贫的效果如何,需要由人民群众来决定,只有他们积极投身到精准扶贫工作之中,才能落实好精准扶贫这项工作。所以说,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必须相信、依靠、关心群众,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五、精准扶贫思想的理论创新
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我国扶贫理论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不仅继承并发扬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思想,同时也坚持了历代领导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时还同龄全局,在当前小康社会即将落实的关键时期,用更为系统化、彻底性的决心去消灭社会中存在的贫困现象,精准“扶贫”思想被创造性的提出来,极大的推进了马列主义反贫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全面深化了反贫困理论。马列主义主张解决无产阶级面临的贫困问题,并且深入解决其背后隐藏的制度问题,最终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指出如果贫困地区的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不能改善,那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得不到体现,因此必须实现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统一起来,这样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與我国扶贫相结合,形成了习近平精准扶贫理论,其中蕴涵着大量的哲学基础,隐藏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辨证唯物主义精神,党员干部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原则,利用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去分析我国目前面临的贫困问题,同时结合现阶段我国的扶贫情况明确扶贫重心,真正贯彻落实扶贫脱贫工作,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出来,引导其参与到扶贫脱贫工作中去,使其获得满足感。总之,应以精准扶贫理论为指导,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协力共组,这样才能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最终实现,并在此基础上顺势而上,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速建成。
参考文献
[1] 许博.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理论的哲学意蕴[J].经济研究导刊,2019(29):1-3.
[2] 胡慧灵.基于农旅融合视角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研究——以达州市大竹县大中型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7):102-103.
[3] 李红艳,汪涛.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精准扶贫工作第三方评估——以武汉市为例[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03):46-52.
[4] 薛金阳.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问题研究及策略分析——以铁力市为例[J].黑龙江金融,2019(08):36-38.
[5] 刘康.理性偏好与执行扭曲:精准扶贫实践困境的哲学审思[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7(02):28-36.
[6] 边钰淇,彭飞非,朱文娟,黎庭锋.精准扶贫背景下武冈市A村人情消费异化的危害与治理策略[J].中国市场,2018(34):27-28+30.
[7] 邵妍,韩广富.马克思“人的本质”视阈下习近平精准扶贫理论的哲学底蕴[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34(05):13-16.
[8] 陶少华.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实践路径——基于重庆民族地区的调查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8(38):59-63.
作者简介:阿依努尔·海热拉(1986.08- ),女,维吾尔族,新疆人,研究生,讲师,新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民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