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
2020-05-03廖辉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得到了重视,如何运用特殊的学习形式培养正确的学科理念、思维模式、知识技能、创新意识是重要研究内容。美术核心素养分为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诸多内容。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中是小学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的重要节点。为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就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養;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
教育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讲,是实现人的现代性。新时代的教育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强调对人的社会参与、创新合作的关键素养的培养。小学美术欣赏课作为教育教学一个分支,是提升学生美术素养主要路径。小学美术教学明确提出了以审美教育为理念,绘画、工艺、欣赏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核心素养下要求教师创新观念,掌握学生美术欣赏心理与欣赏习惯,选择适合的欣赏教学模式。
一、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在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审美素养
审美价值与艺术鉴赏主要表现于艺术作品的感受、思想。现如今,人们综合素养、文化底蕴不断提升,社会经验越来越丰富,审美能力与艺术欣赏水平不断提升。而影响鉴赏能力的因素诸多如:生活阅历、兴趣喜好、行为、意识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以美术鉴赏教学有利于推动学生与美术作品产生共鸣,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审美素养、提高核心素养。
(二)促进交流、创新意识
小学美术作品鉴赏能力中立足于总体提升综合素养,分为逻辑思维、想象力、创新意识、情感交流等。现代化教育涉及文化、政治、科技,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此,社会人才需掌握一定图片识别能力。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通过美术欣赏教学由情感与审美不同角度提高创造力、逻辑思维、交流能力,这对综合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美术教学缺少重视,以及教师理论水平不足,城镇偏差大。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以学生为中心与美术作品理解,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美术欣赏兴趣与培养。
(一)美术欣赏教学缺少重视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数学成为主要学科并且占用美术欣赏课时间。现阶段,小学课业比较繁重,为跟上教学进度经常占用美术教学时间。据调查显示,很多学生对美术学习有较大兴趣,但受其他学科影响使得美术欣赏兴趣得不到培养,学习兴趣逐渐降低。
(二)师资力量薄弱
美术欣赏教学对教师专业水平要求严格,因而教师专业水平关系着学生学习水平。但目前很多教师并非专业出身,对美术理论知识认识缺少偏差、缺乏专业教课模式与表达模式进而影响教学活动。所以,要求美术教师多方面发展。
(三)缺乏学生想象空间培养
美术欣赏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缺少学生独特思维和鉴赏能力培养。在实际作品分析过程中过于重视观点坚持,或通过暗示、引导等形式抛弃自己的想法而接受教师铺设标准,从而抑制想象空间激发与培养。
三、 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目标
小学美术欣赏课涉及内容较少,使得很多教师忽略学生欣赏能力培养。其实不然,美术欣赏内容不仅在教材中凸显文化遗迹与艺术作品。从广义上而言,美术作品包括影像以及其他视觉符号,因而从该方面来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图像显得不可或缺,关系着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目标精细划分审美判断、图像识读、文化理解。其中,图像识读指的是理解图像内容,感受其色彩、造型、肌理空间、材质。此外,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不同图像差异观察,正确的理解视觉文化信心。审美判断指的是学生对视觉对象的感知、评价,生成观点并表达。文化理解是从文化角度理解作品从而产生文化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上方面制定教学目标,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一,审美判断。抽象绘画作为西方的艺术形式,打破了客观世界的限制,通过特殊的语言凸显作者情感与审美。例如:学习抽象画时首先引导学生学习抽象画的概念,掌握历史文化。第二,文化理解素养培养。美术作品的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创作出来的,例如:《中国龙》以欣赏、评述为主,整合造型与表现。通过展现古代龙的形象使学生对各阶段龙的造型有一定掌握并作欣赏与评述,掌握中国龙的变化与不同意义。清朝北海公园中,九龙壁展现了龙的不同形态;教材中龙的形态也引导了学生掌握发展时期黄龙的特点。课后引导学生运用其他材料制作孔的形象并观看舞龙表演,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楚的感受我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在核心素养体现方面则展现了文化理解素养、美术表现。
四、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
现代化背景下,美术核心素养成为美术教学发展主要目标,图像识读在核心素养下占据重要位置。欣赏是图像识读的重要形式,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官器官共用。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不同欣赏形式,如:创设情境、多元化讨论、多媒体教学等,这对教学质量提高、效率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一)情境教学,培养欣赏兴趣
小学美术欣赏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缺少兴趣培养,而兴趣才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因此,欣赏课应与生活联系起来,重视学生兴趣培养。例如:欣赏青花瓷时,教师可以将带有青花瓷的物品带进课堂,从而引进青花纹样,激发学习积极性。美术欣赏教学立足于生活,美术知识技能与情景融合更好的培养欣赏兴趣。同时以多样化、丰富的情境形式展开教学。乔纳森提出: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生将要探究的概念和熟悉的经验联系在一起,利用这些经验解释、说明、生成成熟的科学知识。
(二)培养欣赏感情,多元化讨论
美术欣赏课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感悟时间,多元化应用对比探究方法,有利于图像识读与审美判断能力。同时,开展多样化探究形式,比如:《用线画人物》集中于造型表现教学,但也可以作为欣赏类教学。为此,教师可以将《延边顶水舞》与《女人像》在PPR中展示并提问:同学们喜欢的人物画?有的学生会说喜欢有立体感的、装饰可爱的、喜欢简洁生动的等。这对学生识读与审美判断能力提高有重要意义,良好的课堂环境可激发学生活跃思维,学生之间合作互动交流思想,为培养鉴赏能力有重要意义。
(三)融入生活,探寻作品真谛
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艺术作品进行鉴赏,感受文化底蕴,掌握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与终身学习的特点,激发欣赏作品的思维,探寻艺术的前进方向。美术欣赏中,中国画很多作品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对小学生而言理解具有一定难度。例如:《画家故居》的作品中,教师直接让学生欣赏梅花、感受梅花有较大难度。为此,教师可以首先播放《大师》吴昌硕的纪录片,其内容为:讲述了作家艰难求索的一生,尽管遭受生活磨难却仍然没有放弃,依然坚持学习,做到诗书画的样样精通。这样一来,学生对其生活有一定掌握从而理解作品中梅花孤傲的气节。
(四)多媒体教学,全面发展
现如今,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开美术教育教学服务。传统单一图片教学难以更好的感受欣赏教学,运用现代影视力量以“试听”融合形式感受,随后再欣赏图片。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作品内容有更加深刻的感受,再结合教师叙述深化理解,增强分析与判断能力。例如:《秦始皇陵兵马俑》欣赏中,教师就可以运用影视作品使学生产生试听共鸣,从而更好的感受到军队的气势磅礴、庄严肃穆,油然而生保护文物的意识,感受到劳动人民技艺高超。
(五)培养学生观察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阶段是培养美术欣赏力的重要阶段,才能更好的判断图像内蕴藏的独特信息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态度、情感。比如:《雕塑之美》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再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观察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更好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与核心素养。
(六)在实践中审美塑造
实践是审美感受到直接行使,教学过程中即使语言描绘再生动也只有亲身实践才能感受到作品的真正意义。例如:《青铜器》欣赏时,学生在对青铜器有一定了解后可以邀请学生到讲台上参与实践活动,扮演古代人用爵豪饮,感受敲击编钟奏乐,学生感官融合更加深入的理解作品内涵。此外,临摹经典作品也是一种实践形式,例如:《年年有余》中从彩陶鱼纹盆作品中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创作来源于生活”。古人在生活之余将美融入生活,鱼纹样中蕴藏着永恒的经典美。经教学后,学生临摹古人作品并在临摹的条件下创新,画出自己的作品。
五、 结语
综合分析,核心素养美术欣赏要求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已有生活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会,寻找并发现作品的真谛从而更好的理解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眼、口、心、手等共融,由内之外的感受艺术品的丰富内涵。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视觉上提升,体验到作品的情绪与思想感情,产生情感共鸣。这对艺术教育起到了促进的作用。落实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让艺术教育之花开遍南海大地。
参考文献:
[1]孟建红.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9(18):178.
[2]张小丽.对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教学的实践性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8):125-126.
[3]陈丹丹.抽象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9(8):203.
[4]董蔚蔚.美在“欣赏”里: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之我见[J].内蒙古教育,2019(21):63-64.
[5]吴国园.美术课堂核“欣”素養的教学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154-155.
[6]朱徐一小.试析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欣赏探究性教学[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7):67-68.
作者简介:廖辉祥,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