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离开,何惧沧桑“穿越时空”,去寻找老京张铁路的答案
2020-05-03白晓娜韩梦霄
白晓娜 韩梦霄
“小姐姐,京张高铁开通了,2022年冬奥会约不约?”
“约啊!约啊!风里雨里,张家口等你。哎哎哎,对了,京张高铁,高铁,那京张铁路呢!”
……
午饭后的无心对话,成为了我们这次出行的“导火索”,自然我们也是想去寻一寻当年清华园火车站的历史痕迹。
好远啊……地铁上,我们似乎还有些小小的后悔,当然只是小小的后悔,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刷会微博不香吗?”
“你说一会吃啥?中国地质大学的饭好吃吗?好像那里有一个美食城?现在都11点啦!”在这位小姐姐可爱的声音中,我恨不得收回刚才的想法。不不不,我们就是去寻访古迹的。当然了,民以食为天,顺便吃个饭,绝对是顺便吃个饭。我保证这话一点也不违心。
“尊敬的小姐姐,作为一名说到做到的95后,请您正视咱们此次出行目的,咱们是去寻访京张铁路清华园车站的,好吗?这是多么严肃的一次出行。”在我义正言辞地说出这段话后,默默拿出了手机查了查五道口的美食,然后加入了“她自己”的讨论中,“部队火锅好像还不错……”
清华园火车站距离五道口地铁站并不是很远,我俩差不多走了15分钟就到了。好吧,我承认我俩是先吃完饭再过去的。不过此时的心情也并不是十分愉快,不得不说,我们吃的这个所谓的“部队火锅”实在是配不上我兜里这次掏出去的“银子”。
虽然有一些小小的插曲,但是对于此行的“目的地”也是十分憧憬。看着马路两边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倒也有些许怀疑,莫不成是走错了。繁华的商场,平地而起的高楼,这里的每一个建筑都和“古”这个字完完全全不沾边,可是导航指示这么走,应该不会出错。再走走看!
拐了个弯之后继续向前走,才终于见到了夹立在楼群之间清华园的老站。如今已逾百年的它,在满是现代建筑的中间显得有些“不合群”。周围的健身器材、摩托、自行车似乎也在诉说着它的孤单,若是在夜幕涌来,华灯初上之际,必然更显落寞。
矮小的它十分突兀,清灰色破旧的墙壁上还是满满的历史痕迹,门上半旧不新的红色福字似乎在拼命证明着它还有生命的气息,为它的“衰老”增添了最后一丝光彩,旁边的长椅也已经被枯萎泛黄的杂草所淹没。
它就静静地呆在那里,像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老人,它不知道该怎么与这个时代交流,它不知道该退一步还是进一步,它看着身边的新鲜血液不知所措,它看着周圍的高楼大厦无可奈何。唯一的骄傲可能只剩下詹天佑于宣统二年手书“清华园车站”的几个大字,与众不同的是,清华这两个字的拼音既不是现今的汉语拼音Qinghua,也不是清华大学目前采纳的Tsinghua,而是Chinghua。
说实话我们是“失望”的,我们知道它不是精致的,它可能是颓废的,但真的亲眼所见倒也不免生出几分伤感来。当它的作用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似乎也注定了如今的命运。那当年呢,它又是怎样在世界的瞩目下从一片平地中“站立”起来的?
“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听到这样的话,当时的詹天佑不知是怎样的心情。
这场考试,国外在等他的答案,国家在等他的答案,人民在等他的答案……
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油灯下的绘图,计算,只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所到之处,可能层峦叠嶂,石峭弯多;可能北风萧瑟,至冷严寒;可能狂风怒号,黄沙满天。面对这样恶劣的条件,面对一不小心坠入深谷的危险,他始终在坚持。
最终,这场考试的结果给了天下一个满意的答案。
他成功了,历史即将铭记,国家即将铭记,人民即将铭记,他的名字将会载入史册,他的故事将会广为流传。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在接手京张铁路工程之前,詹天佑已经为中国的铁路建设工作了近二十个年头,天津至通州铁路的测量设计、天津到山海关铁路的修筑、滦河大铁桥种种,这个万众瞩目的成功背后,究竟有多少积累。
在那个时代的风口浪尖能站出来的人,他又承受了多少压力?
五年、十年在书中不过是两个再普通不过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者看这两个字只需要1秒,但有谁想过,这“孕育胚胎”的人究竟是怎样一天一天熬过来的,可即便如此,能够记录下来的也不过冰山一角。未窥全貌,便已至此,真实的情况只有更苦、更难。想当年,他是否也站在这段铁路的某个地方,凝视着它,从无到有;他是否也从报纸上、从别人的口中看到了它的进步。
在“胖五”(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成功的那一刻,视频工作人员中的一个小姑娘喜极而泣,908天日日夜夜,常人无法想象的心理压力,咬紧牙关,拼尽全力换来的这一刻辉煌。能想象得到,当初京张铁路所有的建设者们在那一刻,一定也如“胖五”的姑娘一样,看到了希望,不仅仅是这条铁路的希望,而是中国的希望,东方巨龙即将腾飞于世界的希望。
在旁边的长椅上坐了一会,还在想像当年的情景:隆隆的铁轨声响,熟悉的到站声音,比肩接踵的人们带着大大小小的行李涌向车站,当汽笛响起,似乎又恢复到了宁静,戛然而止……当年的盛况终难阻时光磨砺,消逝于历史的大潮之中,成为昨日的记忆。
如今盛世和平、国泰民安,对内,在正确的政策带领下,数据之中,成绩斐然;对外,在“一带一路”框架指引下,展现与世界分享机遇的大国气度。想当年盛世荣光,国内外瞩目的京张铁路,它不只是一条路,更关乎我们国家的尊严。直到今天,它依然站立在这个时空,像一位满腹经纶的老者,打开自己独特的视窗,凝视着这个新时代的巨变。
不!其实我们也许错了,它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格格不入而悲伤,它也没有因为自己的衰老而难过。此时的它应该是骄傲的,骄傲地看着周围一幢幢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看着中国的交通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看着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它退出交通的舞台是因为中国的发展,是因为交通的进步。这是它伫立于这片大地上的初衷,而我们心中的一个位置,也会永远为它保留。
坐在回去的地铁上,也许是走得累了,已经没有来的时候那样你一言我一语的“斗嘴”,看着车厢中上上下下的人,我的小姐姐喃喃地说了一句,“沧海桑田、翻天覆地,你说,是多少人的付出才有了我们现在坐的高铁和地铁?”
我们从未知道他们的名字,却享受着他们夙兴夜寐、殚精竭虑更有甚者可能是生命换来的成果,此刻,真的想说一声“感谢”!
虽这次出行不过“偶然”,但收获良多。尊重,尊重每一个为交通事业奋斗的人;铭记,铭记每一段历史,已居其位,尽心尽力,常怀思国之心。
今晚也许我们都会做个好梦。
【京张铁路历史典故】
这一段故事是人们所熟知的:詹天佑采用南北两头同时向隧道中间点凿进。但隧道实在太长,后加上在中部开凿两个直井,分别可以向相反方向进行开凿,如此就有六个工作面同时进行。他运用“折反线”原理,修筑“之”字形路线降低爬坡度,并利用两头拉车交叉行进。在铁路兴建之初,曾有车厢出轨事件。詹天佑想到一个办法,将美国人詹尼发明的自动挂钩加在每节车厢,使之結合成一个牢固整体,确保爬坡时的安全。
京城近旁修筑铁路,常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铁路要经过一个前任道员家的坟地,他是皇室的亲戚,在朝野均有势力。此人率众闹事,阻止工程,私下又许以重贿,要求改道。可是北面、南面、西面都是权贵的墓地,要大改道不知要造成多大的浪费。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跟权贵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但为保持“风水”,答应另修一条河,派官员拈香设祭,路成后,再立碑纪念。工程人员忿忿不平,但詹天佑表示,只要铁路能修过去,其他小事都可容忍。
【京张铁路后人评述】
1912年9月6日,踌躇满志的孙中山从北京乘坐火车来到张家口考察。在视察张家口火车站时,孙中山发表演说,高度褒扬了詹天佑创造的这一为民族增光的惊世之作,并与群众合影留念。
提到晚清政府,人们一直以来的印象和看法是腐败无能,卖国求荣,好像一无是处,不过京张铁路是个例外。在修建京张铁路这件事上,却不失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值得借鉴,那就是晚清政府在修建京张铁路上所体现出的难能可贵的人才观。一是鼓励人才干大事,支持人才干成事;二是论功行赏,助才成长;三是不拘一格用人,天马行空展才;孙中山先生就讲“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晚清政府能够修建京张铁路,离不开詹天佑这个关键性人才,甚至也不能缺少像袁世凯这样的荐才、助才的功臣。而詹天佑的杰出贡献,不止是主持设计和修建了京张铁路,更重要的是在修建铁路的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这方面急需的爱国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京张铁路的修建也恰恰是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京张铁路建成通车着实是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延伸资料来源于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