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口大型设备机务管理的重要性

2020-05-01吴春晨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5期
关键词:限位台账码头

吴春晨

(江苏省扬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扬州 225000)

1 现阶段港口大型设备管理发展

十几年前是我国港口高速发展的一个时期,是小型化码头向大型化码头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当时码头设备管理技术人员、技术力量不足,设备管理仍处于粗放型管理阶段。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转变,江苏省扬州港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领导越来越重视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理念已经逐步从以前的“以修代保”转变为“以保代修”,并针对设备管理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及管理台账,来规范设备的管理流程。

2 大型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设备老化,现代化技术应用不高

码头前沿大型设备大部分购买年限只有15 年左右,当时码头靠泊船舶未完全大型化,15 年前码头主流配置为25 t 门座式起重机且幅度为35 m,现在码头配置最高的为40 t 门座式起重机且幅度达到了45 m。就门座式起重机25 年的设计年限而言,目前的设备已经到了“中年”。

2.2 设备管理水平不高,维修理念落后

由于码头设备管理原来一直采用粗放式管理方式,一味地追求生产效率,超载、超负荷等违章使用,忽视设备的保养检查及维修台账的建立,无相关制度的监管,造成设备老化严重。同时,由于维修水平不足,如:挡位接触器坏了,采用短接的方式临时先用;限位失灵,采用机械停止限位替代减速限位;甚至装卸货物出现超载,直接采用关闭称重仪的方式来操作等,不规范的管理行为层出不穷。

2.3 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组织混乱,制度执行力不够

设备管理中,由于追求生产利益最大化,领导对设备管理不重视,无专门设备管理部门,造成会操作的不懂设备结构、不知道设备使用前后检查内容,设备出现故障就报维修工维修;维修工只管修,而不懂得汇总和分析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造成谁也用不好,谁也修不好的恶性循环。虽然也有相应的管理考核制度,但由于无相应的制度托底或制度执行力不够,造成能管不能罚、能管不去管的局面。

2.4 设备台账建立不规范,设备检查记录填写不完整

在大型设备管理中,很长一段时间内不知道设备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台账,设备检查不能落实到位或有检查无整改现象。以前在检查中发现,设备台账建立仅仅停留在办公室内,流于表面形式。

3 现代化的技术为大型设备管理的发展方向

图1 设备检查表单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就是在设备运行中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仪器,对上述信息参数及其变化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和识别,结合故障机理,对设备内部的工作状态或机械结构的损伤状况作出判断,确定故障的部位、性质、程度和原因,并预报其发展趋势。

4 集团有限公司大型设备管理方向

目前集团公司对设备采用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包含制度和技术、档案、数据统计、点检、维修、全寿命等各方面的管理。这为集团公司大型设备管理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4.1 大型设备台账建立对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确定设备台账对设备管理至关重要,对所有设备管理台账进行梳理,对能并表的并表,建立检查标准,在大型设备检查台账管理初步建立了四表制:日常检查表(操作人员执行)、周查标准表(检保小组执行)、月查标准表(维修班组执行)、例保标准表(保养组执行),减少台账数量,提高台账建立质量及实效性,同时每个报表责任都确定到具体的人员,使人人手上有报表、人人身上有责任。

4.2 专职检查小组推动设备完好率的提高

抽调专门技术骨干组成专职检查小组(检保组),每天只负责对设备巡查及巡查问题汇总报至各个维修班组,再通过跟踪整改情况及时形成闭环管理,形成机务台账。同时由各班组每日形成机务报表报至微信群内,使每日工作内容都能人人知晓(图1)。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大型设备完好率大大提高,设备面貌也大有改观。

5 结束语

设备管理对许多企业特别是大型设备运行企业管理仍然任重道远,如何摸索出一条适合本企业的设备管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限位台账码头
浅谈起重机双限位的设置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叶立东:村支书的“新台账”
某型轴承限位销装配工装的改进与应用
工作落实,一本台账起什么作用?
分阶段减少母猪限位栏的使用
靖边规范基层党建工作台账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
汽车零件限位结构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