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备编码标准体系建设研讨

2020-05-01玄春青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5期
关键词:代码编码资产

玄春青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新乡 453049)

0 引言

公司正处于全面开展智能制造的起步阶段,各应用系统已陆续开始建设,贯穿于设计、工艺、采购物流、生产制造、质量控制等各个方面。通过分析公司设备编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为公司实现产品的智能制造及PDM(Product Data Management,产品数据管理)/生产计划/车间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建设与集成做好基础支撑。

1 设备编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现有设备编号无法满足智能制造的需要

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设备分为机械设备、动力设备、测试设备、仪器仪表、工程机械、机动车辆和其他设备七大类,其中,机械设备、动力设备、仪器仪表、工程机械和机动车辆五大类设备分类及编号是按照航空工业部1982 年的标准进行编号管理的;测试设备和其他设备的分类是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的分类及编号方法。随着公司智能制造的发展,现有设备编号无法在信息编码系统中识别,无法实现信息在各业务环节的交流与共享,不能满足公司科研生产的需要。

1.2 设备编号分类无系统规划

由于公司是由多个子公司重组而成,各级子公司在设备分类上存在较大差异,分类标准不一致,大多是结合各子公司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的分类标准及编号方法,在统计设备报表时,容易造成统计数据不准确。且公司设备数量较多,设备编号贯穿于生产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及档案资料中,如不能统筹规划,制定周密全面的更新替代方案,极易造成管理混乱等问题。

1.3 管理方法落后

公司现有设备管理台账采用的是EXCEL 表格管理,无专用管理软件。由于设备数量多、类别多,设备的分类、编号、建账全靠人为手动查找目录进行分类、排序建账,设备管理效率较低,如登记不及时容易出现“一物多号”或“一号多物”的现象,造成设备编号重复、漏登、错登现象。

1.4 专职设备管理人员缺乏

公司设备管理员多为兼职人员,且人员变化频繁,对设备管理专业知识掌握有限,对设备的分类、编号、建账等规则不清楚,容易造成分类不准确。

2 解决措施

2.1 统筹规划并编制代码管理制度

为规范公司设备资产的编号(以下由代码替代),实现公司对设备资产代码的统一管理,确保设备资产代码在公司信息系统内的唯一性、稳定性、可扩充性、可操作性。公司设备管理部门依据行业内标准,在调研分析公司实际情况与需求的基础上,编制《固定资产代码编制规则》,明确固定资产的定义,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分工以及代码编制规则等(标准内包含设备资产代码的编制规则),形成公司顶层标准,具体要求及规则如下:

2.1.1 分类代码结构

分类代码采用3 层4 位的层次码结构(图1)。第1 位为大类码,第2 位为中类码,第3~4 位为小类码。

2.1.2 设备代码结构

设备代码的码长为10位,由分类代码、购置年代码、流水号3 个码段组成,代码结构如图2 所示。其中,第1~4 位为分类码,第5~6 位为购置年代码,第7~10 位为流水号。

2.1.3 编码方法

(1)分类码取设备代码的前4 位,即大类、中类和小类。当分类代码长度少于4 位时,优先补“0”至4 位。

(2)购置年代码是固定资产通过采购、调拨或其他途径进入公司的年代号的后位。例如,某设备于2008 年采购,购置年代码为“08”。当无法确定具体购置年代的,将固定资产价值评估当年作为购置年代码。

(3)流水号按照赋码时间先后顺序生成,在分类码和购置年代码的基础上唯一标识固定资产的物理个体,代码范围为0001~9999,并对各子公司的流水号进行分段识别,既保证了分类一致,也便于分开统计。

图1 设备资产分类代码结构

图2 设备资产代码结构

2.1.4 编码原则

(1)唯一性。一个固定资产代码在公司范围内唯一标识一个固定资产对象(物理个体)。

(2)稳定性。固定资产代码要相对稳定,一旦赋予,在满足唯一性的前提下,不得更改。

(3)可扩充性。固定资产代码的结构应有足够的容量,以适应不断扩充的赋码需要。

(4)可操作性。固定资产代码的结构、赋码方法应便于赋码操作。

2.1.5 设备资产变化时代码的处理

(1)设备资产的存放地址、使用部门、责任人、状态等信息改变时,设备资产代码不变。

(2)设备资产报废后,其代码不再赋予其他固定资产使用。

2.2 借助信息化软件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公司信息化规划建设,借助《信息编码管理系统》,实现对设备资产编码的申请、审核,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2.2.1 设备资产基础数据整理

在公司设备管理部门统一指导下,本着“设备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按照设备基础数据导入模板(增加“原设备编号”字段),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工作,整理后的数据经设备管理专业人员审核确认后导入编码系统,在系统内新生成的代码号与原有编号形成一一对应,形成公司现有设备的代码号,中间实施过程中如有必要将召开数据评审会,以确保基础数据整理与质量要求。

2.2.2 新增设备代码的申请

在公司“信息编码系统”内,赋予代码申请人员及审核人员不同的权限,完成设备代码的申请、审核功能,由系统自动生成设备代码,保证了设备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实现“一物一码”,实现了公司对设备资产的统一管理。

3 结束语

设备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设备编码标准体系建设,规范公司设备资产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设备信息在各业务环节、各系统之间的交流与共享,为公司智能制造做好基础支撑工作。

猜你喜欢

代码编码资产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创世代码
创世代码
创世代码
创世代码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