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艺术考察实践教学唤醒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与复兴之研究

2020-04-30张泽南叶庆谢荪乐黎

神州·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化性历史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泽南 叶庆 谢荪 乐黎

摘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活化的实践在取得了丰硕成绩的同时,存在于不同项目之间的发展不均衡的情况逐渐显露。在与一些项目发展火热的情况对比下,另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活化依然面临着挑战。近年来,在公共艺术的发展中对于公共性,在地性,主体性的发掘探讨和在各门类艺术实践中独树一帜。进行跨学科合作的实践为非遗传承所面对的文化环境和公众环境的改善与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高校公共艺术考察课程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的教学正是整合高教自有优势与资源,实践这种思路的一条途径,其教学试验结果也将反哺于未来的公共艺术与非遗传承的社会实践。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艺术教学;历史性;文化性;乡土性;不均衡性

背景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浪潮中,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也在以稳健的步伐进行着重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在稳步树立文化自信的过程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取得了诸多成绩。然而由于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的因素,在非遗的保护与活化过程中存在着诸多挑战,并且需要寻求新的触媒。与此同时,我国公共艺术的崛起与发展正在地方社会重塑、乡村振兴、社会共享资源开发利用、公众审美培养等方面起这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形式也从过去比较局限的传统公共艺术形式,转变为侧重公共性,在地性,主题性,催化作用的新型公共艺术活动与节庆。这一切也反映在了近期高校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当中。然而公共艺术及其教学中对公共性与在地性的需求亦需要具体的地方文化形式为载体和导向。面对这种双向需求,能否借助高校的教学资源与平台进行跨学科的实践并促成两者间的平衡与共赢之局面,是本论文想要讨论的重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取得了良好成效,这一部分源于政府的投入与扶持,另一方面源于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进一步认知。以其固有的乡土性,文化性和历史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工作为我国文化传统的传承,文化自信的树立提供着具体的操作路径与经验。然而,谈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阶段状况却无法一概而论。由于相对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理论体系的欠缺,尤其是对某些具体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针对性的活化原则之探讨相对薄弱,加之公众需求、消费能力和认知等方面还存在局限,导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着良莠不齐的差异化情况。正如,艺术投资专栏作家,南方经济智库研究员冯善书所指出的:在公共语境里面,需要被活化的通常是那些已经被当代人遗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工作上,应该重视通过创新的手段和媒介的开发,创造有利于这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文化环境和公众环境。

公共艺术活动的契机和需求

我国公共艺术事业经历了建国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繁荣发展。进入本世纪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人居环境”与“乡村振兴战略”是地方建设的两个关键的思想的指导下,公共艺术的形式已经由过去传统的雕塑,壁画和景观向公共艺术活动,节庆为主要形式的公共艺术实践转变。其目的在于通过艺术介入空间的方式,向公众传达积极的社会理想并为一些处于凋敝状态中的社会空间的复兴之路寻找新的触媒,进而促进文化生活的繁荣,带动经济的良性发展。而公共艺术介入社会生活的方式也由于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方式的引入而变得更加有据可依。通过田野调查和民族志等一系列体系化的扎实研究,公共艺术得以以更佳的姿态介入到社会的基底当中并与社会发生催化反应。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等一系国内外优秀活动都是这方面优秀实践案例。

如果将公共艺术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为两块拼图,那么公共艺术活动所具有的公共性,在地性,主题性就是嵌入非遗传承板块的接入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或潜在的地方性,历史性,文化性,集体记忆和传统价值正是公共艺术所要追求的和挖掘的。这些特征为公共艺术实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姻”提供了先决条件。也正因二者的这种互补性,也为高校公共艺术考察唤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复兴的研究提供了条件与基础。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与非遗结合实践

高校公共艺术专业中的艺术考察课程是公共艺术专业学生走入社会的重要实践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进一步明确社会及公众对于公共艺术的诉求,以及公共艺术设计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正确途径;并且通过艺术考察课程的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公共意识,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开拓创作思路。然而在以往的课程实践中,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与成果展示的面貌并没有很好的突出该课程预想的特色,导致其和一般的下乡写生课程并未拉开差距。为了达到课程既定目标,凸显公共艺术专业特色,同时为公共艺术的跨学科研究和社会实践不断探索新的接口,高校的公共艺术专业教学应该充分的将公共艺术实践的前沿经验及时的进行梳理和转化,尽量缩小专业相较实践的滞后性,并应该基于艺术高校现有资源和平台对课程进行相应的适合操作的调整。

在此背景下,湖北美術学院壁画系公共艺术教研室师生于2018年冬季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进行了相关课程的实践。此次实践的契机是依托了上海大学乡村重塑莫干山再行动公共艺术驻地创作项目,教研室师创造性地将课程的改革构架和实践融入到了公共艺术驻地活动当中去,在各个阶段的践行当中,兼顾了课程的实践进度与驻地的创作意图。再此背景下教研室师生在莫干山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田野调查和驻地创作。团队首先将创作目标定位在联动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编技艺上。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师生走访了当地农户,民宿老板,非遗传承人,竹加工工厂。通过调研,师生对当地经济,社会,历史,及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比较深入了解。经过对线索的整合与梳理后,结合现有资料,师生们展开了头脑风暴和焦点小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莫干山间的云雾与细雨中,阿公竹刀破竹之声在幽静林谷间发出的回响和阿婆在田间劳作的背影给师生留下了难忘的感官印象,是极具特色的地方回忆。在这种浸润与启发之中,师生坚定了用公共艺术的语言与场地社会文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基底进行一番对话的初心。同时,在翻山越谷的调研中,师生们对当地村民在农田中使用的形形色色的驱鸟器和稻草人景观产生了兴趣,于是创作的切入点便选择了“稻草人”这种此间常见且别具地域特征的文化符号。通过公共艺术的设计,师生们尝试的是以一种贴近生活本身的,谦逊的姿态将艺术导入到莫干山原乡文化的基底当中。这种姿态的达成有赖于体现原乡情怀的设计概念的提出,和同样体现地方文化的表现形式的选择-----结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的手法与水的形态回溯于这一方风土。通过将遍布山野的“稻草人”这一结合了当地传统农耕文化,非遗文化创作的公共艺术设计逐步发展成一种新的在地文化景观名片,让更多的公众了解莫干山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为其下一步的复兴与活化奠定社会,公众基础。

结论

公共艺术教学结合非遗传承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结合公共艺术活动将为其缓解社会公众认知的局限,进而减少其个别项目市场化的阻力,改善发展中的不均衡与分化,促进其与当代审美的沟通。同时,选择将高校的学术能力,科研能力,活动能力纳入到非遗的保护活化与公共艺术实践的结构体系当中,带动多方联合发展,体现了高校公共艺术学科所具有的先天优势和学术高度。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将跨学科的资源整合作为工作实践的重点之一,在未来的工作当中继续深入研究,实践。

参考文献:

[1]雨葭.非物活化,任重道远[J].搜藏拍卖,2019,Z1:46-52.

[2]巫宇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瓶颈及对策[J].民族艺术研究,2016,5 (3):73-79.

[3]北川富朗.乡土再造之力——大地艺术节的十种创想.人类学通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项目基金:湖北美术学院2018年校级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803

作者简介:张泽南(1984.3.9)男,民族;汉,籍贯:辽宁省大连市,学历:研究生,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景观规划与公共艺术。

猜你喜欢

文化性历史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
文化自信:凸显英语教学的时代特点
新谢泼德火箭:历史性的垂直软着陆
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以大足石刻为例
西南科技大学校园景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