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历史学科网络教研之模式研究

2020-04-30廖慧贞

文教资料 2020年5期
关键词:网络教研中学历史教学设计

廖慧贞

摘    要: 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工学矛盾、费用限制、时空规范等,传统教研中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教学观摩、专家点评等消减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可能。本文分析要点为中学历史学科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情况,为构建网络教研活动效果策略找到问题根源。该研究结果能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为网络教研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一些设计方案,让网络教研、教师专业发展更上一层楼,并且在实践中满足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需求。

关键词: 中学历史    网络教研    教学设计

一、中学历史网络教研的含义及必要性

(一)网络教研的含义

作为教学研究模式的一种创新——网络教研,当前有针对性的研究不足,因而缺乏统一的概念进行界定,相关概念层出不穷——“虚拟教研”“E教研”“网络教研”等。鉴于现代信息时代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探索——网络教研,借助网络的形式开展教学研究,实现多层次、多范围在不同领域的交流,并发挥相互影响的作用,通过构建良好的平台实现教师之间专业的交流合作。当然,得益于网络教学,农村中学教师的理论水平能得到一定的提升,不断推进实际教学工作,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教师的思维和事业,通过丰富多样化发展增强教师的信心,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培养教学自尊。

但是,作为新兴的教育教学手段,缺乏实践基础的网络教研仅仅是理想中的理论指导,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因此,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工作,从而不仅从最新技术中获取专业化成长,而且教学相长学到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第一,相较于以往的传统教学理念,网络教研是一种新型教研模式,遵循课改理念,达到网络教研目的。

第二,依托虚拟现实的网络教研具有传统教研难以达到的优越性,在网络大环境中才能大胆创新,借助平台畅所欲言。正是虚拟现实的出现才让广大老师的需求得到满足,进而让教师的自由性得到发挥,承担起专业发展的重大责任。在网络平台中,教师不断学习,通过反思、探索、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实现专业化成长。对于教师而言,网络教研缩短了同行之间的距离,不仅能节约宝贵的时间,还能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学习同行的长处,进而提高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反应水平,让自己变得更加专业。

(二)中学历史学科网络教研的发展特点

对于网络教研而言,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通过实践形式达到网络教育的目的,借助专家的引导、同行的帮助、自己的反思,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和能力。虚拟环境中广泛使用的网络教研,作为新兴的教育教学形式在教育领域各个环节产生影响,不断实现真正教学研究的意义。

(1)时空跨越性。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不断缩短,同住“地球村”的我们不再有地域的阻隔,时空不再短暂。借助网络教研的各个平台,教师们能够随时随地开展教学、科研、教育、交流,全球人民聚集于此,在良好的氛围中开启教学课题的研究和讨论,围绕共同的话题,不断促进教育教学交流,分享各自的成果,不断推广教学资源,进而让区域教育水平的不平衡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2)资源共享性。

网络平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之下逐渐成熟起来,网络中蕴含越来越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人才。在大环境的感召下,教师的信息素质日益提升,通过资源共享模式分享成功的教学体验,同行之间的沟通交流让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课程内容等相关问题都得到热议和修正,广大教师在良好的学习沟通氛围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3)教研主体平等性。

虚拟的网络世界同样具有隐蔽性,所有教师能够在平台上自由呼吸,在平等、民主中表达自己。网络让传统教研活动的专家言论受到冲击,不再是“一言堂”。同时,教师不用向对方表明身份,无须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人,也无须让对方知道自己的资历,在和谐的环境中更加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更加自由地参与到教研活动中。鉴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极强,更能实现专业成长和进步。

(4)专家引领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高效的网络教研让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密切、频繁,因而能在自身领域得到最有效的专家指引,不仅方便,而且快捷。曾经的我们为了听专家的报告,不远千里,可能到达的时候已经错过了精彩的演讲。但是,网络科研则不同,教师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听讲座、听报告,足不出户也能学习、成长。

(三)中學历史学科网络教研的必要性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采用网络教研形式。中南大学周小李认为,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形式让人的潜能充分激发,才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因而在促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时候必不可少的就是综合培育。素质教育,意味着人的全面提升,不仅包括体育等生理素质的开发,不断培育健康的心理品质,同时要将人类的文化成果传递给学生,让他们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让文化素质得到提升。因此,学生需要从身体、心理、劳动、思想、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全面学习,让全体学生全面进步。

二,保障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教育是为了大众而不是小众。在素质教育的引领下,不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网络收集和利用资料,尤其是历史学科所需的历史素材——视频、图片、音频等,并将其绘制成WORD文本或制成PPT以供教学展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音乐、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整个教学过程在生动的氛围中进行,让学生在历史氛围中身临其境,沉浸其中,同时视频、图片的冲击力能让学生加深印象,巩固记忆。对于学生而言,试听结合的手段能激发学习热情,让知识点更容易理解,进而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在中学历史科目教学过程中,选择网络方式进行教学科研能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往的教学方式是老师以讲话形式进行授课讲解,学生则以书本上的知识学习为主,然后将这些知识内容强行记在脑海中,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弱化了历史教学效果。想要改变教学情况,老师需要通过网络形式进行教学备案,给学生展示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学习内容,将抽象的知识内容生动化,抽象的定义概念形象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在一定基础上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了解程度,促进其在多个方面的能力提高,让其保持好的学习态度;教师讲授历史的时候,应该利用网络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历史资料,有效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水平。

二、研究过程

(一)问卷编制

1.研究理论框架的制定

在中学历史教学课程上使用网络教学科研,能够对相关老师专业的进步产生持续的积极作用,且持续过程是相对繁杂的,其中包含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场对于老师专业的推动作用等。

2.調查问卷的目的

对于教师专业进步的探索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美国是第一个涉足这个领域的国家,主要目标是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及技术能力,促进自身专业素质增强,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我国对这方面的探究是从二十世纪末期才开始的,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该学科的老师不仅需要进行本科目的教学,还需要促进教学质量的优化改革,历史教师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与优化改革的成果。所以,老师的专业能力需要尽可能提高,有许多措施与办法,比如进行专题性学习等。近年来,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网络资源逐渐变成历史老师消息沟通、查找相关学习内容的一种方式,很多历史平台由此出现。我精心设计了一套与该状况有关的问卷调查,尽可能解答出上面提出来的问题,然后根据调查分析得出相应的意见。

(二)问卷调查的内容

该问卷主要使用单选、多选等多种题目进行考察。该问卷分析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受访人员的基础资料,其次是受访人员对自我专业的认可与判断,以及相关学校与区域在这方面采用的方式,最后是受访人员对于网络资源的使用状况与对其的想法。该问卷主要以无记名形式实施调查,一共派发六十份,最终得到的有效问卷是六十份。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性别

(二)受教育程度

从上面的数据信息中能够发现,老师们决定进入教师这个岗位之后,学习的课外知识非常少,或许是学校氛围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三)教师对历史网络教研资源的需求

从上面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分析能够发现,参与问卷调查的老师对于资源的需求数量比较大,只有与论文相关的需求较少。老师必须从庞大的资料中挑选出那些经过实践证明的知识提高自身教学质量。教研论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老师的教研能力,已经成为衡量老师教研能力的关键性标准之一,同时体现出教师对这方面的资源需求较小。

(四)教师参与历史网络教研活动的方式

通过具体研究得出,老师在进行网络教研的时候有三方面的影响因子。首个因子中涵盖四个方面的因素,综合来看就是老师以相关教研网站为基础实施教学方面的探究分析,实际表现地方是教师持续关注该平台最前沿的教育资料,帮助自己发展专业水平,通过微博反省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对有关历史知识的深入程度,以论文的形式把自身的教学过程上升为理论体系,逐步增强自身教研水平。另一个因子中涵盖四个方面的因素,综合看是老师以网络教研的方式实施教学方式的沟通与分析,是对已经拥有的知识内容的进一步深入理解与掌握。最后一个因素涵盖了三方面的因素,综合来看就是教师以网络教研平台为基础下载了多种教学资料信息,进而推动其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学生一起进步。

四、讨论

(一)反思

1.中学历史学科网站管理缺失

使用者想要在网站上上传资源,不管在哪一个栏目上面,想要成功发表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只有经过严格审核通过的资源才可以让广大用户看到并使用,不过多次实践证明,里面还有许多没有作用和重复次数很多的信息资源。有大批文章信息资源没有审核,或者管理者因为工作量大忘记,或者是工作人手不足,造成工作不能及时完成。

2.中学历史学科网络资源缺乏共享性

因为历史资源网站的运营模式主要是商业运营,里面比较专业、优秀的文章资源都要用点券去买,这就导致资源的共享出现一定的约束,造成一部分没有办法阅读文章的老师失去继续阅读的想法。时间一长,老师就会减少去网站阅读的次数。因为调查研究是在全部人都不留身份的状态下进行的,有位老师发表自己的观点:运用网络教学研究这个方法,开放水平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不同的网站都有自己的点券,过于复杂导致老师感到压力。

3.中学历史学科资源更新速度慢

在有关历史平台上,所有题目涵盖了平台的大多数版面,更新速度也是每天变化一次,在如今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对大多数学生有一定促进作用,能够让学生们迅速知道我国各个地区与历史相关的题目。与学生版面相对应教师版面更新速度就相对慢了许多,比如在教学研究方面的一部分版面上,可能长时间都没有更新,教师资源缺失严重。这种情况对于教师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是极其不利的,甚至会与教师最终目标背道而驰。

4.中学历史学科教师角色更新缓慢

共享观念作为现在一个比较受欢迎的理念,知识的共享也被包含其中,网络上那些庞大的历史资料就是通过许多人将自身知识内容与有关经历传输上去最终形成的,教师通过网络下载资料就是与其进行的一次共享,这个共享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社会共享发展的体现。一些老师在共享的时候只是“享”,而没有“共”,不想将独特的教学方案及反省日记共享到网络之上,让所有人去研究与评判,还有一部分老师研究的时候只看不说话。这种比较封闭的方式致使很多中学历史老师在专业方面前进速度缓慢,教师们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享”就有“共”,合理使用历史相关平台,在借助网络资源发展的同时变成网络资源的共享者,对历史相关教学进行研究时积极加入其中。

(二)网络教研建议

1.改进历史学科网络教研学习方式

历史教学网能够通过专业的技术能力建立相关客户端,让用户不再是单一的电脑操作。特点为下面四个方面:

(1)自觉性学习、沟通、学习与思考融合在一起。运用移动客户端这种方式,采用专业科学的通信设备技术,人们交流更方便,信息沟通成本降低。学习的人能够迅速与其他学习者沟通,提升自我的认知程度。

(2)不管在哪里都可以学习。由于专业科学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发展,大家能够运用移动终端,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能与互联网取得联系。然后给使用者提供想要的信息资源,进一步实现不管在哪里什么时间都能学习的目标。

(3)共享学习方面的信息资源。在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之下,大家通过网络得到多种多样的信息数据资源,通過手机进一步建立专业平台,能够快速方便地与别人共享很多学习信息资源。

(4)将学习者当作核心对象,自觉地进行学习管理与控制。移动信息化网络时代慢慢出现个人化服务,主要针对每个客户的不同实际需求进行相应专业的私人定制。通过手机,学习者能够依据自己实际学习情况及速度,对学习整个过程进行把控,进一步形成私人的学习方案,对自己的学习时间合理安排。

2.加强历史学科学习的沟通性能

当前,因为“园地”网站的沟通方式受到限制,留言这部分保守老旧,沟通过程复杂且比较浪费时间。学习者只是在微信或者QQ的群组里进行沟通。因为这些网络通信工具在信息传递上是非常迅速的,停留时间比较短暂,使参加的人没有办法针对一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讨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的相互沟通与交流。针对一些在学术领域比较高价值的问题,大力支持用户发帖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对发出来的内容或者信息回帖进行相应的监督及审核,保障具备价值的信息能够被人们看到,达成使用者跟网站、使用者之间的良好交流。

3.展开网络校际协作历史教研

中学历史老师在专业发展过程当中,不但要加倍学习与努力,还需要强大的团队支撑。原来通常是集体进行备课和举办公开课。具有比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在完成约定的任务的同时快速解决现场出现的教学问题。不过,也有一些限制性,老师的专业发展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说在进行集体备课时,会受到时间与地方的约束;专题性的讲座通常以单方面的教授为主要方式,尽管存在一些互动交流,不过因为时间过短或者一部分老师不敢在大家面前提出自己的疑问,造成互动性不强,参加的人员规模受到约束。

4.施行历史学科网络校际协作学习

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是说在自己愿意的条件下,学校为了实现持久性发展,促进老师教学专业程度提升,一起建立的教学研究活动行为。重点在提高老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加强教学中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分享校本资源,发挥有效的作用。

(1)划分校际组,确定指导者。

把每个学校的历史老师依据年级大小分组,相同年级的老师分在一起然后自主选举组长。指导人可以是大学内历史专业相关的研究人员,也可以是优秀的老师,为其他成员提供一些帮助。

(2)网络校际协作教研平台。

教育平台不但包含园地,还有QQ等交流工具。通过“园地”,老师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方案,给其他老师们学习借鉴的机会,随时随地地多次观看。

(3)教研活动流程。

第一步是把参加老师的视频以年级分类上传到网站上,组长运用QQ等群组的方式,让全部人都参与到讨论当中。之后,老师结合自己看过的东西,讲出自己内心的疑问,从多层次角度进一步研究,表达自己的思维观点;视频的制作者可以谈论一下当时实际想法及这些行为出现的缘由。别的老师在观看过视频以后进一步讨论,在群里面讲出内心的想法。最后,同事之间共同商讨,总结这门课的教学模式和有关的专业知识。经过认真研究与探讨以后,把讨论出来的成果上传到网站上。

运用网络进行共同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参加的历史老师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别的老师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情况,从而反省自己在教学当中有没有不足之处,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跟别人交流内心的想法,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熊才平,汪学均.教育技术:研究热点及其思考[J].教育研究,2015,36(08):98-108.

[2]袁刚,孙坤明.史实与假想的紧张——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1(09):145-146.

[3]韩雪婧,安涛,周进.知识创造视角下教师现场学习活动设计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9(01):47-52.

[4]高铁刚,耿克飞,张冬蕊.基于信息技术的校际组织协作体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05):56-62.

[5]徐继宽.信息技术让历史新课程绽放光芒[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02):66-68.

[6]刘兵飞.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历程、问题及趋势——基于CNKI收录文献的分析(2001-2015)[J].宜春学院学报,2017,39(04):100-105.

[7]朱俊刚.少数民族地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利用探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5.

[8]丁瑾.大学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

[9]刘晓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10]杨晓.高中教研组活动有效性及管理对策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8.

[11]王杨.高中生物“同课异构”的案例分析及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

[12]杨琪瑶.学习共同体视角下小学教研组建设问题研究[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16.

[13]韩文珠.生态学视角下农村初中教师合作学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14]韩薇.高中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17.

[15]李岚.生物教学关键问题解决的微视频制作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16]周红鑫.教师发展指导者工作的案例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7.

[17]刘月霞.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18]秦小喜.中学教师校本培训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

[19]王晓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校本教学研究探析[D].新乡:河南大学,2008.

[20]李秀利.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校本教研[D].重庆:西南大学,2010.

此论文为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课题《依托网络下的中学历史教研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8JX071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网络教研中学历史教学设计
少数民族地区区域性网络教研共同体的建构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