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品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新探
2020-04-30俞建光
俞建光
摘 要: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培养好食品类专业创新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面对专业建设和发展实际,相关院校应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丰富专业内涵,凸显专业特色,提高专业水平,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食品类专业人才。
关键词: 食品专业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我国食品类专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快速发展的过程,经过几十年的纵深推进,目前全国约有330所高校开设了食品类相关专业。当前,高校食品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各类食品领域基础研究人员、研发工程师、工程管理人员、品管工程师及各类监管机构人员。但一些高校食品类专业在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方面办法不多、动作不快,还有一些问题亟待思考和破解。
一、高校在培养食品类专业创新人才时面对的紧要问题
(一)专业遇冷,生源萎缩。
在食品类专业中,若干专业因办学质量问题被亮“红牌”,部分相关专业亦存在不同的发展危机。既因为食品类专业的部分元素显得不够“高大上”,又因为一些家长和学生对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直接导致对食品类专业的一些错误认知。
此外,食品类专业承担着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所需各类人才的使命,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因而在志愿填报时一些家长与学生更愿意选择其他“时髦”的工科专业,或者工作环境相对舒适的学科门类专业,导致食品类专业生源质量综合水平偏低,存在一些主观无兴趣的调剂生源。长此以往,不利于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就业过程中,由于食品类企业显示度相对较低,一线城市高端就业岗位少,本科生薪资待遇相对不高,使专业在就业市场遇冷。
(二)没有真正树立“以本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高校的第一职能是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等相关工作应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展开。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高等院校规模迅速扩张,部分高校在建设新校区时由于资金所限,教学实验用房配套工作未能跟上校区兴建的速度,尤其是一些食品类专业实验室未能达到专业建设的要求。
与此同时,“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渐盛,第一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受到沖击。以教学为中心的要求未能得到有效落实,高校人才培养职能没有充分彰显,未能做到以本为本。部分高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加大对教学硬件设备的投入力度,却没有在内涵建设上同步发力,学生专业发展与学校人才培养实效大打折扣。
(三)实践教学弱化。
食品类专业对于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实践教学的弱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校教师缺少实践经历。我国高校自二十世纪末开始大量扩招,高校教师队伍由此进行了大批量补充,其中部分师资的学历水平不是很高。而新进教师往往缺乏与企业的联系合作,没有在相关企业工作的经历。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要求上,缺少对实践经历硬指标的考核。实践教学成为短板,表面上看是课程问题,实质是师资与投入问题。第二,实践教学学时不够。我国高校开设食品类专业的院系由于缺乏相关实践渠道与相应的实践教学经费支持,普遍安排的实践教学学时过少,使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内容简单[1]。第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待落实。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与企业合力发挥协同效应,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长期以来,一些高校签约了大量实践教学基地,但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利用滞后于实践教学所需,出现了定位不清、方向不明、管理不善等问题。一方面,一些学校较少组织学生前往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主观排斥学生参与非生产经营性活动。
(四)教学质量不符合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我国高校传统工程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是几代人智慧与心血积累的成果,取得的成绩不可否认。但是,依据新工科建设及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部分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工程教育需要。从我国高校开设的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看,通识课程数量少,学分占比过低,且很多课程是基于“学科模式”,学术性、理论性内容设置较多,实操性内容安排较少。食品类专业教学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材内容与新时代、新产业、新技术、新工艺不相关联,不能反映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亦不能体现社会的现实需要[2]。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公共事件频发,暴露出现有教学内容的短板——缺乏对学生科学精神、工匠精神、诚信意识等的培养。
(五)创新人才培养不力。
时至今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7.5%,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用“均值”和“方差”两个范畴分析教育,认为我国教育的优势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均值”较高,劣势是基础知识特别是能力的“方差”太小,培养杰出人物太少[3]。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涵盖的内容。在两院院士中,食品类专业院士数量不足10位。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仍然在用工业化、标准化的方式方法培养人才,对平均能力之外的创新型人才发现和培养不够。在高校招生过程中,高分考生的争夺已经白热化,但在培养过程中高潜力人才培养聚焦不足。
二、关于高校食品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革新教学方式。
传统灌输式教授有其合理性,随着互联网革命的兴起及产生的颠覆性影响,宽带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掀起的创新浪潮,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新,更重要的是思维、模式、管理的变革,改变人们获取和传播知识、信息、情感的方式,要求积极革新教学方式。
就食品类专业教学而言,要紧扣两个方面。一是要充分利用认知规律、记忆规律,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板书设计作为重要内容予以关注。区别于文科强调对知识点文字性的理解把握,以实验为基础的工科在课堂教学中直观材料的展示,有助于学生增强直观印象,加强对原理知识的应用性理解。二是增加投入,在智慧教室、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兴教学方式方面进行探索。第一课堂的作用是基础性的,但非全部性的,课程学习非局限在课堂。如慕课等强调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录制补充性课程以供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满足学习需要,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翻转课堂有利于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功能交错。
(二)调整课程设置。
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针对食品类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应注重点面结合,将通识课程从面上铺开,将专业课程聚焦于点,以专业课程为基础,依托优势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以“教”为重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既要有针对性地分方向培养,又要注重学科交叉,加快推进食品类专业建设。重视学生综合分析和决策能力的培养;对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基于自身情感与他人互动能力的培养。更多地开设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关注培养学生训练直觉和经验性技术,例如烹饪和手工制作。进一步突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包括创造力、想象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
(三)创新培养模式。
食品行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食品企业分布广泛。校方可借助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校友的创业企业及专业教师的合作项目,挖掘和拓展校外平台资源,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将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无缝对接。
在合作中,校企双方可共同制订学生校外实践学习培养计划,依托企业的高水平科研技术人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生产实践,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学校要坚持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塑造、专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为落脚点,以培养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非替代性人才为目标,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为前提,坚持“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的优良作风,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促进企业发展。在强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探索开放办学的新路径,深化校内教学改革,逐步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四)保障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食品类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高等院校应健全教学质量评估机制,建立由教学活动相关者参与的“开放性、立体化,长效目标与短期效果相结合”全覆盖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教师自评与互评、管理部门评估、学生对教师的评估等。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定期举行青年教师授课竞赛,统一安排教师参加教学培训。针对教授远离本科教学现状,鼓励与要求广大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回归本科教学课堂,承担一定的本科教学任务,同时打造课程教学团队,由教授作为负责人牵头备课,指导专业课程教学工作。
此外,学校后勤部门还要积极作为,在硬件设施与教学环境方面做好服务工作,坚持教学服务优先原则,着力帮助专业教师解决课堂教学相关辅助问题。辅导员要定期查课,监督考勤状况,与学困生及任课教师保持长效交流,成为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相互反馈信息,努力营造良好的学风。
(五)深化教学改革。
做好“双创”教育是新时代食品类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与实践紧密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有力抓手,是教育与科技、产业联动的桥梁,是产教、科教协同育人的平台。基于此,投身“互联网+教育培训”,能够有效补充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探索校企间课程学分转换互认,向社会培训机构购买创新创业课程和教学服务,有助于提高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近年,许多开设食品类专业的高校相继选择以“項目+竞赛”作为食品类人才培养的练兵场。由学生自发组成科研小组,由专业教师与学工教师指导,依托专业教师科研项目的部分研究内容或者合作公司,走进实验室,申报各级各类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因此,可把学科竞赛与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紧密融合,以学科竞赛典型案例为教学内容,与常规实践教学活动相融,设置不同层次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促使学科竞赛与课程体系紧密衔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参加食品专业的学科竞赛及“挑战杯”“创青春”等大型综合性赛事。
参考文献:
[1]曾维才,李霄洁,贾利蓉,何强.实践教学与食品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J].广东化工,2015(3):137-138.
[2]彭凌,张淑静.新工科背景下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14):188-189.
[3]薛群慧,高焕沙,陈美爱.大学教师之使命[J].高教学刊,2016(3):217-219,221.
基金: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食品科技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及对策研究”(2018 SJA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