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潭老茶馆
2020-04-30傅治淮
文-傅治淮
茶馆这个名词,明代才见于文献记载。时称之为茶寮、茶肆、茶社、茶铺、茶亭等。
茶馆的产生与发展源于饮茶的普及与风行。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人们在生活中接受了茶,喜欢上了茶,茶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饮茶之风盛行,在此基础上茶馆正式形成。
史料记载,中国最早的老茶馆起源于四川。据《成都通览》载,清末成都街巷计516条,茶馆即有454家,几乎每条街巷都有。清初专家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然后,始有茗饮之事。”这一说法,被如今大多数专家所接受。因而,“巴蜀是我国茶业或茶文明的摇篮”的说法也就成立。
湄潭虽远离巴蜀,但黔茶出山、川盐入黔的纽带却促进了两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这种发展,自然也离不开茶。不管是街头大碗茶,路边茶棚“义茶”,还是綦江、松坎的茶馆,或多或少,都对湄潭茶文化的发展有所影响。特别是清代,湄潭几任知县都来自四川,以他们的见识、阅历、才干,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湄潭茶文化的发展。应该说,湄潭茶馆的源头也应该是四川。湄潭茶馆的出现,应是在明万历年间建湄潭县后。
要谈湄潭老茶馆,首先应该提到的是永兴场。该场早在清代就有“一打鼓、二永兴、三鸭溪、四茅台”美名。这个原为马桑坪的小镇,万历二年(1574)年七月二十二日开市兴场,时场上一条街及八条巷分别隶属凤冈、石阡、湄潭三县管辖。
永兴开市,吸引了大批的江西、湖南、四川商人前往贸易。康、乾盛世时,荆楚文化随着移民的涌人。乾隆三十年(1765年)江西商民在湄潭县城和永兴开商行、建会馆。咸丰十年(1860年)清王朝重兵镇压号军起义,社会暂趋稳定,两湖商民相继来湄,并在永兴修建两湖会馆。同治六年(1867年),县署由今天的马山迁到永兴,直到同治十年。这五年间,商业较为繁荣,茶馆业也逐渐恢复。
同治十二年(1873年),遍及黔东南、黔北、川南的苗汉号军起义再次被官军扑灭。四川小商和破产农民为寻生存,伴随湘、鄂、赣商人的脚步声,潮水般的、有的几乎是举家迁徙来湄潭县城、永兴、牛场、扬家山、河包场、猪场(今属瓮安)、绥阳场(今属凤冈)等地。外省商民为疏通商贸,互相帮助,其吃住均在会馆内。馆中人际交往,互通行情,饮茶交际成了商民间扩大商业活动的一种媒介。
至光绪初年,精明的四川移民看中其生意好的发展势头,纷纷在全县境内主要场镇上购买土地,广置房产、开展贸易,以茶馆代替商行。光绪中期,复兴、马山等地相继开设正式的茶馆。从此,茶馆这种中国特有的、群众性的、多元素的活动载体开始在湄潭边远场镇出现,一直延续到今天。
时至今日,全县的大型乡场,都还有茶馆,就连官堰、随阳山这些村所在的集镇,茶客依旧不绝。
湄潭老茶馆格局
湄潭老茶馆格局简单,属下里巴人一类,没有专门雅间,不论贫寒富贵,一色矮条凳、竹凉椅或者高桌子、高板凳。
晚清至民国时期,永兴、县城、牛场等地大型茶馆厅堂约200-300平方米,门面3-4大开间;中型的80-100平方米,一般为两开门面;小型的也有40平方米以上,为独开门。大中型茶馆依房屋朝向或左、或右设木柜台,为店主收银记帐陈设茶具干果之类。檐口至中堂排八仙桌若干张,室内以可升可降的竹木凉躺椅为主,每9座配三个茶几,中留通道。大堂中设香火神龛。后堂厢房为开水房,灶名七星灶大茶馆多达七眼,少则三眼、一眼不等。八仙桌接卦象八方寓意,茶客入室喝茶休闲有自由神仙之感。七星灶按北方壬癸水,取水火相容之意。
从茶馆格局的设置来看,完全以开放、包容、大众为宗旨,意在不分贵贱,不论贫富,不拘老少,体现了店主“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经营思想。
那时期,永兴著名的大型茶馆有周家、钱家、谭家和郑家的“兰亭茶社”。县城有徐、易、王、黄和夏天设在西门外的露天茶馆(浙大学生取名为湄江茶馆)。这些大中型茶馆可容150-200余人,若晚上有评书表演,可挤坐400余人以上,中型茶馆80-100余人,场天客流量200-500人不等。
今天老茶馆的格局仍然没有多大变化。一人一椅一碗,几人共凳,龙门阵搭伙吹,茶钱各开各。在永兴,由于赶场天人流量很大,所以店主早已将椅子、条凳放置于巷道等候茶客。中午时分,茶客逐渐到来,一到下午,巷道里便成了一条喝茶的风景线;在县城西街、老车站,赶场天仍然能见着茶客们在室外喝茶的镜头。各个乡场几乎也有这种情况。总的说来,今天的湄潭老茶馆其格局没有了晚清、民国时期讲究,花生、瓜子之类没有了,但职能却是一样的。
湄潭老茶馆变迁
清代至民国,湄潭老茶馆除数量上的增减外,没有多大变化。1949年后,湄潭老茶馆经历三次阶段性变革: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公私合营,老茶馆数量明显减少,但湄潭人泡老茶馆的习惯并没有多少改变,老茶馆中的茶客人数始终没有萎缩。
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十年间有几年湄潭的老茶馆几乎关闭,即使有那么一两家赶场天开门的,也都是生意惨淡。这段时间,湄潭茶馆业处于低谷阶段。
湄潭老茶馆的恢复期,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是在永兴王家茶馆、田家茶馆。随之县城西街、纪念塔、老车站、南街大批传统老茶馆开门迎客。很快,茶馆业得以复苏。这时期的老茶馆,其空间格局仍旧延续了早期老茶馆的“当街铺”“巷中铺”老传统。老茶馆内,最具代表性的摆设仍是竹椅、方桌,盖碗、紫铜壶。在茶馆中服务的堂倌不再称幺师,而是称服务员。在老茶馆中,所提供的是单一的绿茶。没过多久,县城湄江河两岸空地上又兴起了“茶棚热”。据统计,当时湄潭的露天茶馆(座)已多达32家。
湄潭具有商务功能的茶馆始于上世纪90年代北街的“茶之源”。“茶之源”的诞生,让湄潭人开了眼界,于是“临江茶楼”“大众茶楼”“茗韵茶楼”相继开业。这些茶楼,不再延续老茶馆的敞开式风格,改铺舍为茶楼,室内装饰一改传统老茶馆的简朴而趋向豪华,陈设多聚西式风格或古色古香,许多茶楼装修精致,还有的摆上了钢琴,装饰了假山,山上流水潺潺。茶楼所提供的茶水不再局限于普通绿茶,而是以湄潭翠芽为主。同时,茶艺表演也开始在湄潭出现。进入新世纪,湄潭茶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尽管茶楼一度辉煌,但湄潭仍有大部分人钟情老茶馆,如今县城和集镇上的老茶馆生意依旧火红。
湄潭老茶馆烹饮
湄潭老茶馆的烹饮,在其使用的茶叶上来看,一般都以中档绿茶为主。茶叶的选择,基本与其茶馆平民化、大众化格局相适应,个别茶馆如永兴“兰亭茶社”、谭家茶馆和县城“湄江茶馆”因常有体面士绅、浙大学生光临,有时也使用高档茶。多数茶馆将购进的茶叶按大多数茶客的消费水平和习惯进行再加工,以达到香、醇,与私家饮用所要求的色、香、味、形相同。茶馆泡茶的茶叶,头天晚上要经过加工,俗话叫“回锅”,这种经过回锅的茶叶,喝起来香,有劲头,很受茶客欢迎。
在茶具使用上,一般用造型典雅的盖碗。盖碗上为茶盖,中为茶杯,下为茶船,取其“天、地、人”之意(亦称“三才怀”),用此盖碗,以表示客的平等。清代中期,随着赣商的大量涌入,县城、永兴有茶馆开始使用容量大于盖碗的青花茶杯,这种茶杯上面有花草廊桥,美观、大方、实惠,缺点是价格较贵,稍不注意,茶客碰坏一个茶杯就相当于开了二三十个人的茶钱,所以不少茶馆仍旧沿袭四川盖碗和土陶盖碗。其开水壶大多为长嘴锡壶或铜壶,容量为8 至10升水,可泡茶20-30碗。
湄潭老茶馆里还有土陶茶盘。土陶茶盘只盛干果如花生、葵花籽。个别茶馆也供应米花、米线,之类。
湄潭山清水秀、植被优良。茶是好茶,所以泡茶用水也很讲究。老茶馆用水大多为井水,所选井水以石山开凿的山泉井为主。永兴乃黔北重要商埠,客流量大,许多茶馆专门雇人挑水。永兴之龙井,井深藏于石崖之中,水质清澈,冬暖夏凉,为冲泡茶叶的上品水。永兴附近几个水井,因沙质含量较高,店主则多备石水缸,并用棕袋河沙过滤沉淀,然后用于烧开水。县城茶馆以杨柳井水为主,也有茶馆专门雇人从观音洞用马车运水。
湄潭老茶馆经营
茶馆是社会的缩影,历史的投影。社会三教九流都频频出没于茶馆。因而茶馆具有茶楼、露天茶座、酒楼所不能完全具备的功能。店内备有文房四宝、皇历、算盘以应客人之需。茶馆都设有象棋、麻将、大二牌、点子牌等娱乐工具。
民国时期,湄潭老茶馆店主几乎为四川移民,阅历丰富,见多识广,口齿伶俐,且略通文墨。客人进门要傲到“一闻二答三招呼”。并依据客人的穿着、气质和几人同行前后距离,度其身份,施礼问好。永兴茶馆一般雇人、沿袭四川称谓叫幺师。幺师须具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察言观色,应答如流的基本功。
一桌茶客八九个,茶碗七八个,要恰到好处放在客人面前。摆茶座、碗,提壶冲开水,点滴不漏,然后将盖放碗上。如遇有身份的客人,便弯腰点头微笑着请客人喝茶。即使不熟悉的面孔,仍然是笑脸相迎。
在湄潭老茶馆,也有吃“过浓茶”的、白喝茶的,店主一般不挖苦讽刺,只劝其遵守店规,不可胡闹。客人一时无钱付账,店主取笔写于水牌,悬挂醒目处。对于客人所拜托带信、转告、寄存物品甚至钱钞,店主恪守信誉,尽力满足。每逢古历正月初一,凡于中午l2点以前,常客、熟客、贵客光临茶馆的免收茶钱,以此酬谢一年来客人们的“照顾”。
店主面对社会各阶层人士川流不息的人流,随时关注时局变化,社会动向,一般不参与议论时政或当地军政要员隐私。对客人们的过激言论,大都好言善意劝止,一是为客人安全着想,二是免为自己招惹麻烦。茶馆内虽未张贴“莫谈国事”警告语,但店主深知明哲保身平安求财的重要性。
遇上有茶客在店内相互拌嘴、滋事,店主必定好言相劝,实在需要评判,也只是各打五十板,绝不偏袒任何一方。
湄潭老茶馆趣闻
湄潭老茶馆也有戏曲。县城的川剧团,一段时间里就在茶馆内,喝茶,看戏两不误。即使是白天,不少茶客在喝茶时还会来一两段戏文,一人唱,众人合,很是热闹,直到今天,唱花灯、唱山歌的也喜欢聚集茶馆,唱上几段。
茶馆出博士,这可是新闻,但永兴的茶馆就出过博士。那是当年在挤满茶客的谭家茶馆里,有一位衣着朴素的浙大学子默默的坐在桌子一角,一边喝茶听评书,一边做习题,茶馆里的嗡嗡声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学习情绪。他我行我素,该默读就默读,该演算就演算。这人就是后来蜚声全球的华裔科学家、一九五七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
茶馆是人们传递信息的地方。从茶馆始办到如今的几百年中,通信设施不发达,而茶馆又聚集了各方面的人物,因此,茶馆自然地成为信息交流的中心。吴三桂的队伍过了黄河,圆明园被火烧了,八一三日本在上海打了仗,政府一架装“金圆卷”飞机什么时候掉在山上了,茶馆里面都有信息。这些传递信息的人,说起来津津乐道,唾液横飞,仿佛他们就是见证者,参与者。谁家女子不学好,谁家儿女无孝道,谁家捡个金元宝,茶馆的人都会吹出来。重庆花纱涨价了,沿河的桐油跌了,煎茶溪斗米一块大洋,这值钱的不值钱的商业信息都在这里得到扩散、传播。
商务交易也是老茶馆功能中的较为活泼的。俗话说,“离城三里,先问言语。”说的就是城中各种信息的搜集。要搜集信息,茶馆是最好的去处。清末民国年间,不管永兴的二、七场期,还是县城的三、六、九集镇都有三天时间热闹。远近客商,在赶场头一天到集镇,将货物放于各自会馆和客栈后,就到茶馆泡上一杯茶,名为休息,解除旅途疲劳,实际上是打听市场行情,洽谈生意,各种商务活动往往都是在茶馆中进行。因此,帮会成员,流氓地痞,乞丐僧道也频频出没茶馆。茶馆虽是一个复杂的公共场所,却又是一个值得人们信赖的最安全的地方。茶客们进行各种交易活动,店主、幺师和他人都不干扰不涉足。一是交易双方往往使用暗语、隐语、手语、黑话进行交流,非线内者难窥其秘。二是一旦贸然窃取信息或看穿秘密,往往会遭社会的唾弃或惩治。即使是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的交易也仍然兴旺。“谁要布票?”“你那粮票能不能少点价?”“你吹吹,看响不响,这是真正的袁大头,还少价!不少。”还有那卖油票、糖票、酒票、灯芯绒鞋面布的,一应交易,都可以在茶馆里完成。
老茶馆还是调解纠纷的好去处。发生纠纷的双方一般都不愿找官府解决,而是请帮会头目或社会有威望的人物出面在茶馆调解。调解者则依据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则,按双方陈述的具体事实进行合理调解。即使现在,人们不少的纠葛也还是喜欢在茶馆解决。开门不见低头见,熟人熟事的,好说,好说,谁愿意去打官司结怨?当然,一般情况下,输理并服从调解的一方是要付茶钱的。
老茶馆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茶艺功能和茶叶产业的发展。茶馆的兴办大大地促进了茶艺副业的发展。顾客对茶品、茶具的品评意见,反馈给茶馆经营者、茶农和茶具烧制者,使茶的种植、采制、烹煮和茶具制作等工艺流程,得到改善。茶馆每天要消耗很多的茶,这就刺激了茶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