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动态虚拟复阻抗的微网下垂控制策略

2020-04-30范必双魏国强李泽扬姚淦洲

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环流并联幅值

范必双 魏国强 李泽扬 姚淦洲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长沙 410114)

1 引言

很多国家或地区将化石燃料作为生产电能的主要来源,导致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1]。传统大电网对于偏远地区输电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由于传输距离较远,线路阻抗造成的电力损耗十分巨大[2]。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由其组成的微电网在改善大电网系统供能方面潜力巨大,得到广泛重视[3]。逆变器作为直流母线到交流负载的功率变换和能量控制的接口单元,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供了途径。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单台逆变器已不能满足系统容量的需求。多台逆变器并联可以提高系统容量、增加系统冗余、提高供电可靠性、增强系统灵活性[4]。但多逆变器并联运行要求各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无压差,并且频率和相位一致。实际应用中,由于系统设备存在差异、硬件参数不同、开关动作不一致等因素,为逆变器并联带来一些困难,导致并联逆变器系统内部形成环流,使得功率分配不均,影响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因此对系统内部环流进行抑制就显得十分必要[5-6]。

下垂控制由于不需要逆变器之间进行通信线连接,各逆变器既可以独立运行也可以并联运行,并且单台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系统内其他逆变器正常运行,其“即插即用”或“热插拔”的优势得到了广泛认可[7-8]。在对下垂控制进行分析的时候,一般假定系统线路阻抗为纯阻性或纯感性,但在低压微电网当中线路阻抗往往呈阻感特征,这使系统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出现耦合。为实现功率解耦控制,文献[9]通过比例谐振闭环控制器调节逆变器输出阻抗为零,避免了功率耦合对输出电流的影响,但仿真与试验均未考虑线路阻抗不匹配的情形;文献[10]提出等效参考电流控制法,通过对电流参考值与实际值的偏差进行控制,实现了并离网间的平滑切换;文献[11]在传统控制中分别引入功率、下垂系数一次函数项和微分项,实现了下垂系数随功率变化的动态调整,同时提高了系统稳定性与动态响应;文献[12-17]通过在控制系统中引入虚拟阻抗环,调节等效输出阻抗呈所需特性实现功率解耦;文献[18-19]对其虚拟阻抗导致的压降进行补偿,提升了输出电压质量;文献[20]针对虚拟阻抗造成逆变器出口电压下降的问题,将等效输出阻抗视为虚拟同步发电机电抗,删除无功功率-电压控制环,简化了控制结构;文献[21]通过引入虚拟功率得出线路阻感比与下垂控制的耦合关系,增加虚拟阻抗控制环进行功率解耦,实现功率均分;文献[22]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阻抗的并联逆变器主从控制方法对环流进行抑制。

本文在分析了逆变器输出功率传输特性以及环流的产生与影响因素基础上,采用虚拟复阻抗方法,对微网系统环流进行抑制。考虑到输出电压与等效输出阻抗的关系,进一步提出动态虚拟复阻抗方法来抑制环流,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2 功率传输特性分析

下垂控制方式中,并联系统各逆变器通过采集自身信号调节输出特性,逆变器之间无需通信线连接。图1 为连接到公共母线的多逆变器简化电路示意图。

从图1 可得逆变器输出相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分别如式(1)、(2)所示

式中,V∠0°为交流母线端压(以交流母线电压相位为参考相位);Ei∠δi为逆变器端的输出电压;δi为逆变器端输出电压与交流母线电压相角差;第i 台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为Zi∠θi=Ri+jωLi,其中包括逆变器输出阻抗和线路阻抗,θi为等效输出阻抗角;Zload为并联逆变器公共负载;Si=Pi+jQi为第i 台逆变器输出复功率,其中Pi,Qi分别为对应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由式(2)可以看到,Pi,Qi同时受到Ei,δi的影响,造成控制系统耦合。下垂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使并联逆变器所承担的功率实现合理分配,并期望以Pi,Qi作为被控制对象,以Ei,δi作为控制对象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因此需要对控制系统进行解耦。

由于连线阻抗远小于负载阻抗,通常情况下相角差δi很小,因此sinδi≈δi,cosδi≈1。低压线路阻抗以阻性成分为主,假设系统输出阻抗为纯阻性,则可认为θi=arctan(ωLi/Ri)。

对Pi,Qi分别求Ei,δi的偏导数并简化得式(3),在输出阻抗为纯阻性的低压系统中,逆变器电压相位变化和输出无功功率相关,电压幅值变化和输出有功功率相关。由于ωi=dδi/dt,因此可以通过改变逆变器电压幅值控制有功功率输出,改变电压角频率间接改变相位控制无功功率输出。

由于∂Qi/∂δi为负值,因此可认为Qi与-δi相关,为了使QF 环形成负反馈,kQiQi之前的符号须为“+”,从而使该项成为增加项。传统的PV-QF 下垂控制方式如式(4)所示

式中,Ei,ωi分别为逆变器实际输出电压幅值和角频率;Vi*,ωi*分别为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和角频率的参考值;Pi,Qi分别为逆变器实际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Pi*,Qi*分别为逆变器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参考值;kPi,kQi分别为对应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下垂系数。

3 控制回路设计及输出阻抗分析

为简化分析,设系统由两台逆变器并联组成,其简化电路如图2 所示。

由式(5)得式(6)和(7)

由式(9)可知,假设条件下系统环流只与电压偏差有关,若线路阻抗不相等,则阻抗偏差造成的电压幅值偏差将会引起较大的环流,这将对系统可靠稳定运行造成极大隐患,因此应减小阻抗偏差以抑制环流的产生。

逆变器通常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方式,本文中电流内环以电容电流为控制对象,选用比例控制器(Gi(s)=kip),以获得更快的动态响应;电压外环以电容电压为控制对象,选用比例积分控制器(Gv(s)= kvp+kvi/s),以提高系统的抗扰性。其中kip,kvp分别为比例控制器与积分控制器的比例系数,kvi为积分控制器的积分系数。

闭环控制的目的是实现系统输出电压对参考电压的动态跟踪,因此可将逆变器等效成一个含有内阻的受控电压源,引入虚拟复阻抗乘以逆变器输出电流反馈对参考电压进行修正,相当于将虚拟复阻抗与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串联[5-7],因此在传统控制方式下引入适当的虚拟复阻抗Zv=Rv-jωLv(其中,Rv为虚拟电阻,Lv为虚拟电感且Lv=Li),则引入虚拟复阻抗后的等效输出阻抗为Zv*=Rv+Ri,在实现输出阻抗为纯阻性的同时,构造Zl1=Zl2=Rv以改善各逆变器输出阻抗不一致问题。图3 为引入虚拟复阻抗的电压电流闭环控制框图,虚线为虚拟复阻抗环。

由图3 可知,系统输出电压Vo(s)的传递函数如式(10)所示

式中,Lf和r 分别为逆变器滤波电感及其寄生电阻;Cf为滤波电容;Zv=Rv-sLvωc/(s+ωc),ωc为一阶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加入滤波器的目的是滤除对电流微分引入的高频噪声[8];KPWM为逆变器电流增益。对式(10)进行改写得式(11)

式中,G(s)为电压传递函数;Zo(s)为传统控制式下系统等效输出阻抗,引入虚拟复阻抗后的等效输出阻抗为Zo*(s)=Zo(s)+G(s)Zv。

由表1 的下垂控制参数得到引入虚拟复阻抗的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伯德图如图4 所示。

表1 虚拟复阻抗下垂控制参数

从图4a 可知,引入虚拟复阻抗后,系统等效输出阻抗随着虚拟电阻的增大而增大,当取Rv=1 时,等效输出阻抗几乎呈纯阻性;从图4b 可以看出,由于所加虚拟电感值(分别为 0.5 mH、1.0 mH、1.5 mH)对系统输出阻抗影响不大,因此取Lv=1.0,使系统等效输出阻抗呈弱容性。

4 动态虚拟复阻抗方法

实际上,根据式(9)可知,加入虚拟复阻抗并不能完全抑制环流,因为稳态时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Ei并不一致,考虑到电压与阻抗的反比例关系,本文将虚拟复阻抗中的虚拟电阻改为与输出电压关联的动态虚拟电阻(ki为电压幅值差积分系数)对输出电压幅值进行动态反向调整,以抑制电压幅值差带来的环流。根据电压质量要求,输出电压幅值iE 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5%,同时设定Rv*的变化不超过额定值的±10%,取ki=0.3。图5 为引入动态虚拟复阻抗的电压电流闭环控制框图,虚线为动态虚拟复阻抗环。

Rv*的变化与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差对系统环流的影响如图6 所示,当随着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差的减小,系统环流随之减小; 随着Rv*增大, 系统环流也随之减小。

5 系统仿真与分析

为了验证所提的基于虚拟复阻抗的改进下垂控制方法在实现功率均分与环流抑制方面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在PSIM 中搭建了仿真模型,该仿真模型在以两台电压源型三相逆变器并联系统离网模式下进行。仿真中设定两台相同容量逆变器并联到公共交流母线的传输阻抗不相等,逆变器输出电压为频率50 Hz 峰值310 V 的正弦波;滤波器电感电容取值见表1。

仿真过程:首先让DG1 独立运行,负载大小为R1=10 Ω、L1=10 mH;t=0.1 s 时直接并入DG2 进行功率均分;t=0.4 s 时投入负载R2=1 Ω、L2= 10 mH,由两台逆变器共同承担负载。

图7、8 分别为改进前后两台逆变器直接并联的有功功率分配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在DG2 直接并入时,传统控制方式下产生较大的功率振荡,稳态时功率表现出较强耦合性;改进后的控制方式下,在DG2 直接并入时,功率振荡明显减小,响应速度提高,并且稳态时功率实现解耦,均分效果明显。

类似地,图9、10 分别为改进前后两台逆变器直接并联的无功功率分配情况。

图11、12 分别为改进前后两台逆变器直接并联的a 相环流(0.1 s 前环流无参考意义)。改进后的控制方式下并联冲击电流显著减小,响应速度加快,稳态时环流幅值进一步降低。

图13、14 分别为改进前后两台逆变器输出角频率。在改进后的控制方式下输出角频率波动减小,保证了无功功率的有效均分。

6 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虚拟复阻抗方法,使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差动态调整虚拟复阻抗阻性部分。仿真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在两台相同容量并联系统中有效减小环流,改善功率均分效果,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在两台逆变器直接并联过程中明显抑制并联冲击。后续将搭建实物平台对所提方法进行试验验证。

猜你喜欢

环流并联幅值
基于全三维动网格技术的变长径比间隙环流的研究
空间光学遥感器高精度6-DOF并联平台设计与实现
室温下7050铝合金循环变形研究
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
与南亚高压相联的欧亚大陆-印度洋经向环流
电流配比可调Buck并联电路变换器设计
并联型开关稳压电源的常见故障与维修
可靠性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技术研究
平地机作业负载谱分析
Prevention of aspiration of gastric contents during attempt in tracheal intubation in the semi-lateral and lateral posi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