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困生转化工作的艺术

2020-04-29刘芝妙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小杰内心世界闪光点

刘芝妙

【摘要】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经过十几年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必须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其内心世界,才能使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用尊重和爱建立师生之间亲密关系,为学困生的转化奠定基础;用循循善诱的良药医治学生受伤的心灵,为促使其转化缔造前提条件;用学困生自身的闪光点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使得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得以逐步完成。

【关键字】学困生   转化   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94-02

转化学困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学困生通常是那些品德较低或学习方面暂时存在困难的学生,他们在一个班里虽然人数不多,但因经常犯错误或学习落后,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很多挑战。特别是品行、学习都较差的学生,他们人数即使再少,也不能小看,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和影响力。因此,班主任要深入地了解分析学困生,再“对症下药”,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掌握其内心世界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若是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須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教师要教育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就得先了解和熟悉他们。只有了解和熟悉学生的情况,才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教育学生。

学困生落后的原因千差万别,有的是受生理因素影响而增加转化难度,有的是受环境影响而暂时落后,总之,每个学困生特点各异,教师要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做全方面的了解,并深入持久地进行,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必要时做到“多把钥匙开一把锁”。

“人心不同,有如其面。”要真正了解掌握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并非易事。但是,只要我们怀抱一颗真诚的心去关爱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诚心诚意,学生就愿意亲近教师,在教师面前敞开心扉,说实话,表真情,教师就能更好地掌握其内心世界,那么,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就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用尊重和爱建立师生之间亲密的关系

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后进生对尊重的渴望较其他学生更深更切,但他们却往往对教师有畏惧、怀疑的心理,不会主动去亲近老师,更不会和老师亲切的交谈。因此,要想教育好学困生,教师就必须摆正态度,“忘记”他们是学困生,充分地理解和尊重他们,让其体会到被重视、被关怀的感觉,他们会对老师回报以信任和尊重,从而使师生之间建立亲密的关系,为学困生的转化奠定基础。

我班的小杰同学,爸爸妈妈均外出打工,只能跟着年过七旬的外婆一起生活,跟同龄孩子相比,他缺少父母的疼爱与关怀,性格相当内向,内心也变得敏感、脆弱,学习虽努力但成绩不理想。了解到这些情况,我经常找他谈心,给予他温暖和关怀。有一次开展故事会活动,我要求学生每人自备一本故事书,全班只有小杰一个人没带。我问他为什么没带,他低下头轻轻地回答:“我没有零钱可以买。”我听后,向其他同学借了一本给他,然后在他身边小声地说:“别担心,明天老师送你一本,不过你不要告诉别人哦!”这一小小的举动,给予小杰的不是一本书这么简单,而是老师对他的理解和尊重。这次以后,小杰在学习和生活上有了困难也都敢于向我倾诉了。渐渐地,他变得乐观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

三、用循循善诱的良药医治学生受伤的心灵

学困生,尤其是多年落后的学困生,心灵上往往有这样那样的创伤,成为他们前进的绊脚石。要搬除这些绊脚石,就必须医治好他们心灵上的创伤。而这靠训斥、打骂无济于事,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地做思想工作,才能了解学生心中的“结”,才能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才能医治、安抚学生受伤的心灵,为促使其转化缔造前提条件。

2015年我当九年(3)班的班主任,班中的小强同学的成绩总是不及格,组织纪律性差,三天两头逃学,有时还聚众斗殴。刚接手时,我心存犹豫,真怕他软硬不吃,但转念一想,不管怎样,他是我的学生,即使问题再严重,我也要尽全力克服困难。我首先寻找合适的机会亲近他,弄清他后进的原因,了解他的内心世界。经调查,他的父亲在几年前因病去世,家庭的重担全落在母亲一人身上。母亲忙于生计白天几乎没时间陪伴他,但晚上回到家看到或听到他犯错,经常是暴打一顿,小强非但不服,还产生逆反心理,一挨打就离家出走,还多次逃学。我知道这些情况后,就多次到他家,做他母亲的思想工作,使她认识到,教育孩子要注意方法方式,对待小强这样的大孩子,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育孩子要让他感受到严更要感受到爱,心灵上的创伤要用循循善诱的良药去医治。家长接受了我的意见,不再随便动手打他了。该生很感激我,我又因势利导对他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利用课余时间为他补课,并且发动全班同学去帮助他。小强同学感受到了家庭与集体的温暖和关怀,渐渐地,不再随意逃学离家,不再随便与人打架了,学习也有了进步。

四、用学困生的闪光点照亮其前进的路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纵然是废铁,也有可熔炼成钢的成分。学困生并不是每个方面都后进,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特长或优点。古人言:“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要成功的转化学困生就要用放大镜看学困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困生的不足。抓住他们的进步及时加以肯定,照亮其前进的道路,使其扬起理想的风帆,奋发进取。当然,不能要求过高,一点进步,一件好事,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都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使其闪光点扩大,慢慢积累,最终形成质的变化。今年,我班有一个叫小宇的男生,学期初他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有时完成了也只是马虎应付了事,书写极其潦草,我多次找他谈心教育,都效果甚微。后来,在一节班会活动课上,我发现他的实验作品“飞机机翼”制作得非常精美,便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他,并让他给同学做示范,他的表现令很多同学刮目相看,大家都为他喝彩鼓掌。我抓住这契机,在全班学生面前说:“小宇同学的手工作品这么出色,说明他是个心灵手巧的人,我相信他只要用心,作业也能完成得很好,你们说是吧?”其他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是!”接着,我又低下头轻声对小宇说:“大家都相信你能很好地完成作业,你可以吗?”只见他腼腆地一笑,然后说:“老师,对不起,以后我会认真完成作业的。”之后,小宇真的能按时完成作业,并且写得一次比一次认真、工整。我抓住他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在表扬声中,他各方面也越来越优秀。

转化学困生,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只要我们凭着对教育事业无限的忠诚,对学困生真诚的爱,全面了解他们,充分尊重他们,态度温和、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找到启迪学困生心灵的金钥匙,使得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得以逐步完成。

[参 考 文 献]

[1]王振宇.心理学教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

[2]孙喜.教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小杰内心世界闪光点
让闪光点不被遗忘
约定
微趣图
足球比赛里的“排兵布阵”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
他鼓励了我(二)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偷梁换柱
阅读理解三则
暖在乡村的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