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微课资源之力,扬高效导入之帆

2020-04-29陈齐玲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利用微微课课程

陈齐玲

【摘要】数学课堂主要以计算为主,难免多了枯燥与乏味。如何才能成就完美课堂呢?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导入资源,活跃课堂氛围,通过一些视频、音频的播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探究心理,实现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只有教师用心准备每一堂课的开始,为每一次开头精心设计,课堂才会是学生喜爱的地方,学生在学习时才能更容易进入状态,从而提升课堂效率。本文主要针对课堂导入环节进行介绍,希望能为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字】数学   课堂导入   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80-01

一堂课的好坏可能不在于课中老师讲得有多么的精彩。如果课前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学生的兴趣没有调动起来,那这堂课无论内容多吸引人,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是不高的。那怎样才能提升课堂效率?巧妙运用微课资源的优势,设计高效导入课堂。只有开始的成功接入,才能够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悬念导入式

悬念,顾名思义就是给人一点期待的感觉,但是又不告诉你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教师通过课堂悬念的设置,可以在课前成功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度。利用微课进行课前学习内容的简单点播,学生不仅提前了解了课本知识,还增强了学习的效率。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去进行更多知识的探索,教师在课堂上轻松愉悦,学生也会学得更有趣味感。

例如,教学《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对珠穆朗玛峰的认识,利用微课播放一段小视频,引导学生从“折纸”这种简单的活动出发。教师手中拿了一张薄薄的纸张,反复对其进行对折,纸张厚度一直在不断增长。此时,视频结尾可抛出推论,“如果纸张的厚度是1毫米,只需将其对折23次,它的厚度就可以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此时一定会感到震惊,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是为什么。通过自我探索,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师生之间形成更为默契的配合互动。

二、实验导入式

实验的演示直观生动,可以将抽象化的数学内容转化成生动的画面,更利于学生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从抽象思维过渡到形象思维,增强学生自身的感性认识。微课中课程相关的实验演示资源种类繁多,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教学需求的微课进行课程中的讲解穿插,作为教学的辅助材料。实验视频与课程讲解结合,学生既能对事物产生自我独有的认识,也知道了已有的概念。

比如,教學《算法初步》时,可以在微课中寻找电脑录入视频,通过将实际的电脑录入程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直接观察通过输入步骤得到了怎样的结果,更利于将知识记在心里。因为眼睛的记录远比耳朵听来得更实际,视眼中的画面更容易记在脑子里。在视频的观看之后,教师再结合讲解,让学生动手写出程序。讲、看、写三者充分利用,打造数学化的专属课堂。

三、趣味导入式

生活中神奇的现象很多,就像数学公式一样变幻莫测。课堂不仅仅需要单调的知识点讲解,还要有趣味的故事、问题引导。教师要学会发挥微课的作用,在微课中寻找一些带有趣味性的题目,增强课堂的互动率,营造有趣、活泼的课堂,淡化数学的严格、规整、压抑感。

例如,1996年一位鸟类研究者在芬兰给一只燕鸥套上标志环……4个月零一周后人们在2.56万千米外的澳大利亚发现了它!问题是:

1.这只小鸟平均每天飞行多少千米呢?

2.燕鸥的总行程和它的飞行时间可以写出怎样的函数关系式呢?

3.这只燕鸥飞行2个月大约可以飞行多少千米?

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小现象,引导出数个问题。现象的编写不一定要具有真实性,但要让人惊讶。感官的刺激带来知识的碰撞,加深了对于知识点的印象。题目及时带来的反馈,强化了学习效果,巩固了所学知识。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把握了知识框架,形成了逻辑思维。

四、实例导入式

拥有教学实例的课堂是丰富的。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要多举例,多对比生活。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现象学生更有亲切感,结合生活教学,学生更容易触类旁通。同时,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魅力,对数学更加喜爱。

比如,教学《空间几何体》时,教师可以在微课中找到几何识图视频,视频中多是生活中的物件,但是它们的形状有圆锥,圆柱,各种形状都有。教师通过让学生识别、观察,了解到数学中各种几何体的性质和特征,巧妙借用生活形成知识引导。在利用微课导入时,教师不需要费力寻找生活中的物体,直接将微课插入课程导入环节,方便又高效。

五、设疑导入式

微课中的课程讲解模式多样,各有自身的侧重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判断,所讲内容应当如何教学才能更好的让学生了解掌握。针对不同的课程,设置不一样的疑问。课前的疑问作为学生对于课程的初步了解,提前发布。学生通过学习回答,也能产生预习的效果。因为微课是通过视频的形式进行问题的穿插,所以学生在学习中也不会感到疲劳或者烦躁,反而会更加享受这样的学习过程。

总之,课程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不一样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导入方式。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才会成就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把握微课资源,利用微课调动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一种精神振奋的状态,为自我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真正将课堂教学落到实处,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

[参 考 文 献]

[1]朱成杰.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研究导论[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1.

[2]李明照.“问题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教学研究,2005 (8).

[3]马云鹏.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9).

猜你喜欢

利用微微课课程
利用微课实现课前与课上、自主与点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案例研究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微距镜头下的种子之美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