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差异的存在,赢在有效的生成

2020-04-29廖燕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一元二次方程公式分层

廖燕燕

【摘要】关于初中教学,教育基于学生的身心状态,将数学作为重点培养,意在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增强学生的脑力活动。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起点,并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教学规律,这是基于理念出发相对合理的教学方法,也是有效教学的源泉。基于此,尊重差异的存在,赢在有效的生成--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作为选题,结合教学实践,探析了分层教学的具体应用。

【关键字】差异   分层教学   应用   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55-01

一、客观差异,分层施教

教师在教学上,需要根据学生学习,性格,兴趣等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施教是其中之一。

例如,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进行一次摸底小测试,测试后再来进行分层,一般根据学生掌握与接受能力可分成三个等级并实施不同目标教学,这三个层次是优良型、达标型、困难型。针对优良型学生,采取“多跟进、促能力”的原则,引导他们进一步提升自身水平,实施突破。如:将一元二次方程与勾股定理等结合起来的综合题让优良型学生练习,培养学生知识的梳理能力,同时促进他们不断探究与创新。针对达标型的学生,有的同学基础虽然较好,但在灵活运用等方面则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多练习、多反馈,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b24ac的运用中,要充分区分解答题与计算题之间的格式区别,防止混淆。困难型学生的起点相对较低、基础薄弱,对他们应多鼓励、多辅导基础性的知识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并由此產生强大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如:讲一元二次方程时只要求后进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并会套用公式求解。

二、分层指导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分层指导环节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学习《平移与旋转》这一课时,教师把教材后面章节将要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图形的相似》这几个章节联系起来,以便学生融会贯通,学习的顺序变成:平移与旋转——全等形+平行四边形——图形的相似,这样的顺序讲解起来较为合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运用平移等操作手法来解析其间的奥秘,通过自己动手,学生们也很快通过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一些原理和特征。在实施导学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模型,让学生们进行分组探讨,小组的建立也是基于分层教学法的基础之上的,在分组中,将有着自身优势的学生分到一组,引导他们博采众长、互帮互助,教师通过灵活运用教材知识点,学生较容易掌握,并且自己得出的推理不容易遗忘,进而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分层施教,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实施分层,积极突破教学难点。例如:在我校的周围有一个拖拉机移动,假设以我校为坐标原点,我校距离该车240米,在其正东位置,将拖拉机设为点B,其沿位于我校北偏西30度方向的公路行驶,而拖拉机会对其周围150米都会造成噪音,问:该车经过我校是否会对学生们的上课造成影响?为什么?与此类似的题目,采用的是分层教学法,首先由学生们分小组进行讨论,再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解题任务。让学困生在黑板上画图进行分析和简单陈述,这道题目所考察的知识点和要点,再让达标型学生起来进行解题,最后再变更一下题目,如:教师提问在BC线上受噪音影响的距离有多少米(通过尺规画图展示);在BC上什么位置时的影响最大?以此考察优良生的灵活处理问题,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在施教环节,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引导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全过程中来,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分层教学法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也有助于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四、分层教学,增加作业效果

分层教学是对于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组,通过此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作业质量。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还能使各层学生得以提高和发展,更好地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与压力,也保证了学生的作业在一定时间内得以质量的体现。例如,教师在进行“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课程的备课工作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从而确定数学教学目标:首先,确定教学目标为掌握并熟练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其次,对于层次目标来说,成绩较好的学生需要掌握求根公式的推导,此外,还要具备灵活应用在解题上,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到判别式以及二次项系数的题目,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对于中等生来说,一方面要理解求根公式的相关推导过程,另一方面还要能够利用公式去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学困生而言,要求则相对要降低,需要了解公式推导的过程,并且要记住求根公式,进而可以利用公式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此,尊重差异的存在,赢在有效的生成--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作为选题,结合教学实践,探析了分层教学的具体应用。

我们不难发现,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有效课堂的形成。作为教师要积极完善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唯有如此,才能有力的促进教学的高效、有效,才能做到人性化与有效性课堂的完美的统一。

[参 考 文 献]

[1]沈鸣蕾.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名师在线,2020(03):44-45.

[2]房金余.分层教学背景下初中数学学习小组组建策略[J].名师在线,2020(03):55-56.

[3]范来兴.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1):233.

[4]李承兰.分层教学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1):30.

猜你喜欢

一元二次方程公式分层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例说“一元二次方程”在中考中的应用
中考里的“一元二次方程”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