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
2020-04-29刘燕
刘燕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文明发展历程的一部分,是我国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现代网络科技信息走入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广泛应用到现代教学过程中。初中古诗词重应试赏析,传统的背诵理解让学生倍感词意难懂、枯燥乏味。多媒体的应用则有效的补充了这一教学难点。本文就初中古诗词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巧妙应用进行以下讨论。
【关键字】初中语文 古诗词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50-01
古诗词一直是体现我国文化进展代表性内容之一,是我国文化界的国之瑰宝,是世界文化的一颗闪耀之星。古诗词可以提升学生的文艺修养,沉淀学生的文化底蕴。但因为古诗词历史久远,诗词晦涩难懂,并且学生与古人存在情感隔阂,致使学生产生畏学心理。由此,教师可以引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知识进行阐述,展现我国古诗词内容的醇厚古朴,简质典雅。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升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中课本的知识较为生硬,学生对古诗词的内容也是难以理解,繁琐的译述更是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望而却步。这时巧妙的应用多媒体,对诗词情节意识加以情境性的展现,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意境的鉴赏能力。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诗词中完美描述了村落萧条、凄婉。教师在对诗词的讲解同时插以这首诗词中意境的图文动画,加以播放凄婉、哀怨的音乐背景,通过图、文、声、像等融为一体的学习环境来体验诗词作者的情感世界。
多媒体的应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了学生们对诗词意境的鉴赏能力。
二、创设意境氛围,领悟诗情画意
学生对古诗词的畏学心理很难让学生们思维融入到课堂中,这也使教师觉得古诗词难以教授。此时的多媒体就发挥了它在课堂创造意境氛围的作用。
《木兰诗》这首诗词中使用了互文的手法。诗词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归来、辞官还家的故事。整个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诗词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写木兰的十年生活,表现了战斗的激烈以及木兰的英雄气概。在教授诗词过程中,就可以灵活使用信息技术,展现诗词意境。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战场金戈铁马的场景,配以文字表述木兰坚定的意志和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
生动的场景,情景合一,充分的创造了课堂的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更深层上体验诗词中的精神表达。
三、极力推陈出新,扩充课堂内容
以往的诗词课堂,教师对一首诗进行来来回回的讲解和学生翻来覆去的背诵。而现代教学需要加大学生对古诗词的累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拓展勾连,引导学生对同一作者更多诗词作品的了解。
杜甫的《望岳》是杜甫落第而归开始不羁的漫游生活旅途中所作。通过多媒体对该篇诗词进行讲解和梳理后,教师加以使用作者不同时期的诗词进行对比,进而让学生对作者不同时期的心理活动和创作情感有了进一步的感知。相对《望岳》写作时期作者的意气风发,《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更突出了作者急切归乡的心理期盼。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进行图文、视频等形式对学生展示(杜甫)的一生经历,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到作者“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胸怀,更贴切的理解作者圣人情怀的智者境界。整节内容加以多媒体辅助讲解,增加学生在身体和视觉的感知,同时激励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感受和感慨。带动课堂氛围的同时有效对课堂内容进行了扩充。
信息技術的辅助教学支持下,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效丰富学生视野,增进学生对古人情感接触,有效提高了学生对初中古诗词的理解层次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四、激活古今关联,培养思维模式
在初中学生这个懵懵懂懂的年龄,诗歌是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想象力拓展的教学内容。古诗词意象丰富,意境优美,巧妙利用现代网络媒体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将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学生的多元空间智能有效的结合到一起。李白《峨眉山月歌》中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是作者对故园之月峨眉山景色的描写,在文中作者表述了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妙景。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在教授《峨眉山月歌》时,应用视频播放峨眉山在秋天时节,半月高悬于夜空,月影投入江水,船随着江水缓缓流动中顺流而下,不论江水怎么流动,水里面的半月影子却没有变动。播放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动态画面的视觉感观中发挥想象,畅想坐船顺流而下的情景,脑中随之浮现秋高气爽,夜间在巍峨的峨眉山前,一轮半月挂在空中美妙的夜色,展开一幅千里蜀江行的旅途。通过此过程让学生阐述自己对诗词内容的感受,激发学生的畅想思维,开拓学生的多元化空间智能。
初中学生在身体和思维都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这个时期对知识的接纳是非常重要的,古诗词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艺术性的思维模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适当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特点,将教材化抽象为实像,以直观的方式拉近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加强对日常生活的体验感,增加现代技术与古代文学之间的关联,有效的解决学生在古诗词中的学习障碍,进一步的领会作者在诗篇中所表达的情感,增进领悟古诗词艺术魅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内容不断发展更新,为了知识能够有效的传递,新型的教育方式愈发重要。在初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对古诗词有效优化,加强学生情感的唤醒,同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兴趣。现代信息技术的引用,有效的为教师打造了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授课方法,让学生的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古诗词知识内容,推动学生拓发想象空间,加强学生对诗词知识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的核心素养和修养。
[参 考 文 献]
[1]张云丽. 巧用信息技术进行初中古诗词审美教育[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14):66-66.
[2]刘颖. 谈运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初中古诗词教学效果[J]. 赤子(上中旬), 2015(3):199-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