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性探究
2020-04-29曹刘馨子
曹刘馨子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课程中重要学科之一,是我国母语教育学科。语文知识是有效奠定孩子们日后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也是日后与他人交流和自身发展的垫脚石。同时也是对学生们理解能力起到一定影响的课程,是小学语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
【关键字】小学语文 文本阅读 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48-01
就目前而言。我国小学阅读课程教学质量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较高的提升,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枯燥乏味的文字文本根本提不起阅读兴趣,以至于在小学阅读课程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普遍成为小学教师面临的难题。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拓伸学生自身知识储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使孩子们日后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由此,想让孩子们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就需要激发孩子们足够的阅读兴趣。
一、我国小学阅读课程现状
1.阅读教学方法单一
多年以来,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形式还是粗放的应试教育模式。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点都是按照考试要求点来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可以说是非常单一。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应试教育,使得学生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阅读课程有一定的畏学心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变化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因此,学生对教学知识的掌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所以,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现状,甚至阻碍了学生对阅读课程的学习进度。
2.浅阅读、假阅读现象
小学生阶段孩子们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等特点。具调查,小学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普遍存在浅阅读、假阅读现象。加之小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略了孩子们的身心特征,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因为阅读课程的枯燥难懂,学生也对阅读课产生了反感心理。
浅阅读和假阅读在小学学生中的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阅读课的学习,进而影响了学生阅读素养,使得学生们更难提起对阅读课程的兴趣,以至于很多小学学生不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的方法
1.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
小学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喜欢课外活动和游戏。要想让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把注意力有效集中在文本上,就要结合学生身心特征,为学生们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情感互动,使学生不再反感枯燥的文字阅读内容。
1.1改变教学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视差异,尊重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应用多文本阅读的概念,鼓励学生们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刊,将教材内外的多篇文章组合在一起,而后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阅读时间,进而促进孩子们多种思维能力发展的新型阅读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自身阅读水平。
1.2改变教学方式;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充分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同时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等科学技术辅助教学,为学生们加以情景上的填充,创设更容易理解的情境教学内容。合理规划、构建适合小学学生的阅读课程情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素养。
2.突出文本自身的魅力
教师在小学阅读课程中,需要对教学文本进行详细的分析,挖掘文章自身魅力,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划出精彩段落和知识重点,并且深入感受语句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加强学生对文章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将教材的知识点,作为教学活动切入点,结合课外教材及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培养阅读习惯。
例如,在讲《黄山奇石》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划出哪些是形容黄山景色秀丽的,哪些是形容石头的形状奇特的,在讲述“猴子观海”这一景色,“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峰上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呢,等等文中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点”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这样既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实现了阅读,又提升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在授课的同时,注意一下让学生对文章情感分析,让学生通过体验作者的情感世界进而有效的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3.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阅读课堂教学是死板的,但是对学生的要求却是可以灵活的,大多学生更喜欢故事书一类的课外读物,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对课外书本的阅读,结合课文综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可以组建小型的阅读竞赛,让学生以游戏竞技的方式进入到阅读状态,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同时对竞技设立奖励,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阅读潜能。由此让学生不仅有了自我展示的机会,还有利于學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升,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例如,鼓励学生读取《爱的教育》《老人与海》《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等适合小学学生的课外读物,利用孩子感兴趣的课外读物提升学生对教学课本的阅读兴趣。
也可以使用课外书中《今年你七岁》,这篇文章具有题材内容丰富多样、贴近当代现实生活、时代气息浓郁等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这篇文章,在课堂中进行竞赛形式的提问,让学生通过回答或者抢答的形式来回答问题,阿波都遇到什么新鲜事呀。通过结合课外读物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阅读课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确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阅读课程中,大部分学生存在感知模糊、理解错误、记忆混乱、难以迁移或应用等种种问题。解决问题根本办法就是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效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理解教材中的文本知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进行阅读,切实提高小学阅读课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为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建立良好的基础,为孩子们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参 考 文 献]
[1]林兰姬.论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8.
[2]郭春花.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也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J].科学咨询,2019.
[3]程美琴.书行融合,提升读写结合有效性[J].江西教育:综合版(c),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