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依托团校建设培养学生的“三生”意识

2020-04-29卓裕武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0期
关键词:意识课程活动

卓裕武

【摘要】我市着力推动全市中学加强团校建设,2017年底实现全市70%以上中学建立中学团校;2018年底实现了全市中学团校全覆盖。“三生”意识:生命意识,包括对生命的关注以及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生活意识,是指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目标;生存意识,主要包括生存知识、生存能力、生存价值等;团校在生活中进行,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团校建设充分吸收生活世界的实践性,形成人与社会的统一 ,人与学校的统一 ,人与文化的统一。

【关键字】德育   团校建设   “三生”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108-01

团校是对中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和团的基本知识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提升团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团员先进性的重要基地,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团校五大课程教育包括:(1)“不忘初心跟党走”团员意识教育课程(2) “与人生对话——我的中国梦”形势政策教育课程(3)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理想信念教育课程(4)“青春使命我担当”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教育课程(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

团校建设核心价值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于“三生”意识的实践研究,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珍爱生命, 快乐生活,符合开放、多元、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主要基于二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学生的发展具有统一性和整体性,团校的目标内容体系符合学生身心的共同协调发展;二是根据团校课程的系统性和渗透性特点,将常规教育、活动开展、活动渗透、课程建设和良好环境创设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三生”意识,丰富团校思想教育内涵。培养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寓责任教育于课堂中是一方面,更需要寓责任教育于体验性教育中,达到知行统一。

在团校建设中,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有些课程倡导加强生命意识,有些课程倡导加强生活意识,有些课程倡导加强生存意识,经过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三者的研究和实践仍存在一些不足:自成体系,内容重复;强调各自理念多,有机整合少;单项推进多,整体推进少。

我们结合现阶段中央的群团改革精神背景,加强团员学生思想引领和核心价值引领教育,提高团员综合素质和强化自我教育意识;培训团的骨干,提升团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对现阶段培养“三生”意识的实效性进行反思,跳出“三生”意识的各自单一理念,对三者加以有机渗透整合,建构“三生”意识合而为一的团校建设理念和操作模式。该模式的提出,为学校德育观念的更新、提高中学团校建设的实效性搭建了新的思考平台和实践范式。

我们通过研究,形成团校相对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运作机制。不断丰富团校的工作与活动;逐步完善整合成一个统一的而不是分裂的初中团校建设对于培养学生“三生”意识的实践新模式。培育“六有”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让学生逐渐形成能适应自身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所必备的人格魅力和关键能力,真正培养出新时代的综合型人才。

(一)结合我校“三生”意识培养现状,有的放矢的书写调查报告

通过问卷调查、观摩活动详细掌握学生现状,激发学生认识到“三生”意识的重要性,并根据“三生”意识内涵与外延,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书写调查报告。

(二)以团校、团课为载体,构建学生的“三生”意识培养模式

主要从五大课程教育(团员意识教育课程、形势政策教育课程、理想信念教育课程、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教育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程)进行培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三生”意识。

(三)个案研究、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建立

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来记录学生在团校建设中“三生”意识培养中的成长过程,包含培养中的活动记录、学习记录、语音影像资料、参加课内外实践的记录、各阶段的评价表、反馈表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看到前后的差距,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为提高“三生”意识提供详实材料。

(1)在团校建设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渗透整合“三生”意识教育。

(2)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有机结合的培养学生“三生”意识团校建设新模式。

(3)团校校本课程的开发。

我们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完成研究报告一份,与“三生”意识培养为主题的相关论文、案例分析、社会实践活动设计、团课教案集。

我们依托团校建设培养学生“三生”意识的实践研究有基础,2017年,学校被授予东莞市首批示范中学团校、广东省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校、广东省基础教育研究实验基地学校、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省首批财经素养课题学校、华南师范大学卓越教师协同培养基地,学校教育科研成果斐然,师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市级以上奖励1683个。目前学校有市级课题34项和省级课题3项。

学校团校建设工作的其中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让学生学会做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首先应着眼于学生的道德内化。宋代诗人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引申到德育教育中,要让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实施“三生教育”要重实效、重结合、重传承,把“三生教育”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有机的结合起去。

通过组织、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三生教育”活动、团校活动,要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三生教育”,在德育教育实践活动、团校活动、主题班会中渗透实施“三生教育”,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保障德育教育活动、团校活动、主题班会的时间。

依托团校建设培养学生“三生”意识的实践研究,立德树人,关注学生精神成长;优化学程,提升学生学业水平;特色育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美好教育成为了我们学校独特的标识创意:湖景人信仰美好、追寻美好、践行美好,通过团校建设培养学生“三生”意识的教育美好,让生命美好,让世界美好。

【本文为《依托團校建设培养学生“三生”意识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

[参 考 文 献]

[1]杨震, 刘敏. 浅谈学生创造心理品质的培养[J].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 1995(2):28-28.

猜你喜欢

意识课程活动
“活动随手拍”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