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理念的转变
2020-04-29王强
王强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以核心素养培育为主线、以活动型课程为框架、以议题式设置为形态展开。政治教师的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要求。从片面的智育教育向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从结果导向的“教”向过程导向的“学”转变,从教教材的本本式教学向用教材教的议题式教学转变。
【关键字】新课标 教学理念 素质教育 议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52-02
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老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新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旨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部组织编订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创造性地构建了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以核心素养培育为主线、以活动型课程为框架、以议题式设置为形态展开的崭新课程标准。可以说,新时代教育的目标是对过去15年课程改革的一个提升、跨越。基于此,我认为老师们的教育理念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要求。
一、从片面的智育教育向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
经过15年的新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非常大的改变,以生为本、避免满堂灌、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理念深入人心。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思想政治课仍然是一门副科,丝毫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可有可无的存在。这种状况对所有的高中政治教师都是巨大的挑战。
究其原因,我觉得我们政治教师要首先反思自己。坦白说,我们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应试教育的实质并没有改变。为什么这样说,高中必修四册书《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我们把它们上成了专业的经济课程、政治课程、文化课程和哲学课程,我们想尽办法想要达到的目的仅仅是想让学生能记住这些学科专业知识,在考试中拿到好的成绩。而实际上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只是依托这些具体学科知识,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进而达到以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高中政治课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教育过程。但现实教学中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的目标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我们让学生拼命去识记这些专业学科知识,为的只是去应付考试。也就是在德智体美劳中,我们更关注的还是智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尤其是与考试相关的知识传授得以反复强化。这种教育理念与当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背道而驰。因此,要想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由原来专业知识般的传授理念向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转变,让五育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始终,知识与能力并举。即使是在智育方面,也要更加侧重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从结果导向的“教”向过程导向的“学”转变
正如我们所说,新课程改革15年,很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给老师们带来了巨大冲击,现在的课堂模式与十几年前真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大多数老师现在上课使用情境教学法,但现实的操作过程中,老师的注意点往往放在了学生是否掌握了学科的具体知识,做题时答案是否正确,情境只是起到一个激发兴趣的作用,有的同学一节课只记得老师讲了个有趣的例子,其他一问三不知,可以说这样的课连最基本的教学目标都没有达成。原因何在,我认为最根本的还是在于老师们的课堂还是以知识结果为导向的“教”,而忽视了更重要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学”的过程。
现实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老师对课堂一切尽在掌握,情境的设置可能是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但问题的设置限制性较强,缺乏开放性,导致学生的思维只有老师想要的那条路。老师的引导,步步为营,最后学生真的给出了老师预设的答案。教学的进度、师生的互动、目标的达成,课堂小结、时间的把控,堪称完美。但这恰恰就是最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教,学生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道具,没有自我思考的空间,更谈不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了。
因此,我们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就要从学生的“学”出发,从学生学的需求,到学生学的方式、学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思维的提升,甚至是“意外”的处置,都可以让它自然而然的发生,不要怕学生越界。老师可以预设、可以与学生共同解决,但切不可越俎代庖。
三、从教教材的本本式教学向用教材教的议题式教学转变
长期以来,老师们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惯性,课堂是“我”的,我要做主!课本是这样编排的,我就只能按部就班来教;课本上有这些知识、考试考这些内容,我就教这些吧。完全是一副照本宣科的态度。事实上,教育真的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工作。我们按教材来当然没有错,但教书不仅仅是教教材!你有没有想过换一种顺序来教可能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提到过的内容,可能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一个原理;换一个鲜活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可能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接受我们传达的价值观。甚至说,你有没有想过就把一节课、一个知识点完全抛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合作、去探究、去讲解给老师和其他同学听。
我们的教材内容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比,总会有一些相对滞后的地方,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我们和学生在有些知识的获取方面是在同一起跑线的,甚至有学生比我们还要领先。因此,老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性变革,推动议题式教学。
首先,议题式教学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
從上图学习金字塔理论图可以看出,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的学习效率说是最低的,而向其他人讲授则是最高的。课堂不仅仅是属于我们老师的,更是属于学生的,我们不妨大胆一点,把更多的成长机会还给学生。
教師可以构建“即知即授”的“小先生制”,即让每一个同学都成为“小先生”,都有做老师的机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所给问题各自准备,在小组里进行“头脑风暴”,每个学生将自己的观点讲给小组其他同学听,不断碰撞,最后形成小组观点。然后全班范围内小组间的观点在课堂上展示,其他组同学可以质疑、补充,最后形成对某一问题的深度解析,全面培养学生阅读提取信息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辨别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等,进而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其次,议题式教学话题的选择要聚焦生活、具有开放性
在进行议题式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应选择社会热点问题,鼓励学围绕其进行思考,凸显议题式教学开放性的特点。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搜集整合信息,有利于其提升认识,促进思维活动的独立性和选择性。
比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于国家经济将会有哪些影响?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自行了解相关新闻,提取有效信息,也可以跟父母进行探讨,这一疫情使哪些行业坠入寒冬?哪些行业又能逆风发展?学生从新闻中就可得出对于医药、网络游戏、远程办公等行业有利、对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会带来不利影响。有学生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使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但有学生认为疫情持续一个月左右,且真正的影响大概在春节假期之后,这个时间不足一月,因此,中国经济第一季度可能会有放缓的迹象,如果后三个月没有意外,疫情对中国经济整年的影响有限。
议题式教学不仅鼓励学生关心社会、独立思考,更能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探究、体悟,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全面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培养高中生正确价值观的核心课程,必须增强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转变教育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立足教学实践,为培养有担当有责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课堂“小先生”制教学模式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19833)】
[参 考 文 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2] 都晓: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新疆日报:2019年05.
[3] 李晓东基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转变 [J];天津教育师范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年03期.
[4]学习金字塔理论: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D%A6%E4%B9%A0%E9%87%91%E5%AD%97%E5%A1%94/9515094?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