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社会责任教育的探讨

2020-04-29刘国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0期
关键词:责任感艾滋病生物

刘国平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下,社会越来越注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者注重培养高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主要从社会责任感出发,探讨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社会责任教育的策略,希望能够成为教育学者的有用参考。

【关键字】高中生物   社会责任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34-01

新课程改革下,社会责任是生物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建立在生物认知的基础上,参与理性判断和解释个人与社会的事物,从而有勇气有责任解决生产生活的问题。要想提高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就要注重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的观念。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只注重提高学生的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解题能力,忽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而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关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活动十分有限。本文将根据实践经验,提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的教学策略。

1.渗透珍爱生命的社会责任感

虽然社会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但是还是会存在无视生命、伤害生命的人以及事情,由于对安全健康的忽视,致使生命出现各种障碍。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越来越需要重视健康教育知识,越来越需要告诫人们珍惜生命。生物是一门研究科学的学科,生物教育教学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宣传生命健康的知识。新课程改革下,要求生物教师在传递生物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珍惜热爱生命,用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生活。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渗入珍爱生命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例如,在教学《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呈现一张红丝带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从而进入艾滋病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问学生:“红丝带地表者的是什么呢?”它像一个什么样的符号?学生向老师阐述红丝带的含义,并向艾滋病患者表达关心和尊重,与此同时更是支持鼓励患者。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预防艾滋病的措施和传播艾滋病的途径,让学生有一个自我保护的意识,重视健康生活,慢慢养成健康生活的习惯。课堂最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在世界艾滋病日出一期黑板报,主题是如何关心艾滋病人和如何防治艾滋病,旨在告诉大家要对生命予以尊重和礼待。

2.渗透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也带来一些严重的问题,如环境的破坏,给国民经济造成不良影响。生物学与环境息息相关,教师在实际生物教学过程中,不止要教授学生生物知识,还要能够在学生学习时渗透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能够树立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生态意识,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生态系统的稳态》时,教师可以以南湖为例教学,以多媒体为教学辅助工具,将没有污染的南湖图片呈给学生看,學生看见的是清澈的湖水,从而引出即将要讲解的知识点以及反馈调节的概念,让学生树立一定的生态意识,即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又呈现一张图片,它是被污之后的南湖,学生看见的都是湖中的污染物。教师可以让学生边观察图片边思考问题:“为什么南湖会受到污染呢?”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仅能够理解反馈调节的概念,还能够懂得保护环境。课堂结尾,教师可以给学生让学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我们都是保护环境的工作者,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治疗南湖呢?”,以此培养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意识,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渗透理性判断社会议题的社会责任感

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也随着社会生活的改变发生重大变化。互联网进入人们生活的领域,带来大量的信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虽然人们能够很快接受到信息,但是无法一时判断信息的真假。在实际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针对社会讨论的议题,让学生学会理性判断,而不是盲目相信,对事物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做一个理性的人,而不是人云亦云。例如,在教学《伴性遗传》时,要让学生学习性别决定,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热点的话题引入生物教学,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判断思考,如“有一户山里人家,家中有一个媳妇无法生出男孩,婆婆就强迫她生,结果媳妇被逼自杀,请问生不出男孩是不是媳妇的错呢?”“一对生活在县城的夫妻想要有一个男孩,于是在外人的推荐下去找一个乡下郎中想办法,郎中给那对夫妻一个生孩子的秘方,并且告知他们已经有很多人使用此秘方都能够生出男孩,请问这个秘方配置的药能吃吗?”针对两个热点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习过的知识回答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问题答案:首先,婆婆逼媳妇生男孩,将不能生男孩的罪过都放在媳妇身上是一种迷信思想,因为父亲产生的精子种类决定孩子的性别。其次,秘方是一种伪装的科学,是一种骗人的把戏,县城夫妻不能购买,因为只有在形成受精卵时,才能够决定孩子的性别。另外,学生只有知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之后,才能正确判断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传染艾滋病的议题是否正确、懂得基因工程,才能辨证阐述有害的转基因食品等等这些,引导学生理性判断分析社会议题,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课堂渗入社会责任感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高中教师要革新以往的教学经验,除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理性判断的意识,培养学生强大的社会责任感。

[参 考 文 献]

[1] 俞美燕. 高中生物课堂渗透学生社会责任的教学策略初探[J]. 高考, 2019,29(20):166-166.

[2] 黄安卫. 探讨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社会责任教育的途径[J]. 高考, 2018,20(23):170-170.

[3] 鲁文慧, 井乐刚, 张庆岭.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社会责任教育[J]. 中学生物学, 2018,29(5):112-113.

猜你喜欢

责任感艾滋病生物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初中生责任感发展的差异性调查
第12话 完美生物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责任感等2则
试论责任感的评价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