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人民性
2020-04-29孟昭丽
摘 要: 文章认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统筹推进过程中始终彰显着鲜明的人民性特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涵盖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价值追求、人民的伟大力量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根本动力、以人民为中心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根本遵循、人民的获得感是评价“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准。
关键词: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人民性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0.01.03
歡迎按以下方式引用:孟昭丽.试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人民性[J].克拉玛依学刊,2020(1)14-20.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具体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将其推进到了一个新高度,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明确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定位,并对五大方面的建设进行了部署。不论是巨大成就的取得还是新的战略安排,“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始终与人民这个主体息息相关,呈现了鲜明的人民特色。
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涵盖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各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换言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五位一体”各方面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过程。因此,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也就涵盖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
(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物质生活的需要
供给结构失衡、供给质量不高显然难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物质生活的需要。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国内形势、面对转化了的社会主要矛盾,我们党始终把经济发展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经济发展效益优先、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任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同样明确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的具体任务安排。诚然,这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任务安排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高质量、个性化、不断升级的美好物质生活需要。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政治生活的需要
新时代,人民在政治生活方面增加了对民主法治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的期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行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民主,坚定地维护人民的政治权益。一方面,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党在加强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我国坚持实行的一系列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都全面维护了人民的政治权益,充分保障了人民民主。另一方面,党通过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法律实施监督等具体举措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这就是一个逐渐满足人民对法治期待的过程。因此,加强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需要。
(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
文化权益是构成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元素,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必然会影响人民美好生活的质量。只有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而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多次深刻阐述和部署。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的战略部署到《决定》中提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2]的任务目标,我们党始终坚持推进文化建设为人民提供文化服务、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因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文化生活需要将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逐渐被满足。
(四)加强社会建设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社会生活的需要
新时代,人民增加了对美好社会生活的需要,期待能有更好的就业、更高的收入、享受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进行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放在第一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统筹做好教育、住房、食品、治安、医疗等直接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在《决定》中,第8条明确指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可见,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将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注重民政工作、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等一系列加强社会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得到满足。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
新时代,人民期盼更优美的生活环境以及更高质量的生态产品。面对人民群众的这一迫切需求,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特别关切的大事重点抓,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作为重要内容和其他“四位”的建设一同推进。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党中央提出并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并坚持绿色发展,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这些决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将会显著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加绿色产品的供给,从而不断满足民众对环境质量以及绿色产品数量的需求。
显然,全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过程就是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期待和美好生活愿望的过程。如果说“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蓝图是攻克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一剂良药,那么它的稳步贯彻落实和统筹推进就是新时代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良方。
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价值追求
《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一心为人民谋福利、谋发展的无产阶级政党;成立99年来,它始终坚守着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初心、一直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处,带领人民实现了从“物质贫困”到“生活小康”的历史性飞跃。这个飞跃的过程就是坚守初心、带领人民群众不断追求幸福生活的过程,内容和形式虽然有与时俱进的变化,但始终不变的是一心为民的初心,新时代这个初心在共产党人身上继续彰显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4]所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理应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各方面建设的落脚点。
(一) 满足人民对物质生活的向往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物质资料充足是人民生活美好的前提和基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了对更高物质生活的向往,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努力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动力。党中央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以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新时代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公平化的发展,这些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物质生活向往的举措,不仅有利于满足人民对更高品质的物质文化需求,而且有利于加快经济的高质量稳步发展。因此,不断满足人民对物质生活的向往、促进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二)满足人民对政治生活的向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目标
坚持道路自信,努力健全民主、法治和治理等制度体系,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政治权益、不断满足人民对政治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民主方面,我国一系列具体制度的坚持和完善都是为了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权利、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法治方面,我国把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根本目的确立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期待,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治理方面,我国充分实行善治,强调人民参与治理,构建共同建设、共同治理、共同享受的社会治理格局,最终也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化。此外,《决定》作为纲领性文件,着眼于充分发挥我国的社会制度优势,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具体部署和任务安排,从中同样可以看出,为了人民是我国进行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
(三)滿足人民对民生福祉的向往是完善社会保障的根本方向
完善的社会保障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解决人民最关心、最期盼的现实问题也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民生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中。党中央把发展的根本目的确立为不断改善民生和增进民生福祉,从关乎人民利益的一切现实问题着手,在促进发展的同时不忘补齐民生短板,加大民生投入,着力改善民生;同时攻坚克难,采取更多举措、投入更多力量、动用更多资源织牢民生保障网,不断深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各领域改革,坚持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系列举措都有一个共同指向——保证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帮助人民向着美好生活迈进。
(四)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向往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
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在新时代有了新内涵,它不仅包括人民对美好物质文化生活的向往、还包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因为人的需求是多元的,在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总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即精神文化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就是服务于人民的,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始终把人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创作优秀的文化产品以此提升文化的供给能力、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可见,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是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根本要求。
(五)满足人民对优美环境的向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向
自然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美好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生态环境。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留下了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民增加了对美好环境和绿色产品的需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民生福祉、把“为了人民”作为其价值旨归,明确提出“环境就是民生”,要求全党提高环境建设的责任意识,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举措都是为人民群众创造更优美的生态环境、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态产品的举措,集中体现了生态环境建设就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
三、人民的伟大力量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主体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主体、也是历史向前发展的推动力量。“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践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一)人民群众是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国成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对被压迫的社会现实、面对外族的一次次侵略和打击,始终保持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历尽艰险、浴血奋战,经过百折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注重发挥人民的强大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前赴后继、艰苦奋斗,最终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不断解放思想、发展生产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最终实现了新中国从弱到强、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总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卓越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巨大推动,今天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探索、团结奋斗的结果。
(二)以人民的获得感为标准是提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成效的根本途径
人民的获得感是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就是人民群众通过努力获得现实利益从而对现实生活产生满足感。人民的获得感来源于多方面、由多种因素构成,但是准确抓住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真正关心的各项民生问题是关键。“五位一体”的具体内容涵盖了人民所关心的现实问题,是影响人民获得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就要在“五位一体”的各方面下功夫,既要让人民在其中有更多获得感、又要让这些获得感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方面,首先继续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社会总收入这个“蛋糕”做大并分好,以此提高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同时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使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美好成果。其次,“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以此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专政和腐败是阻碍人民群众提升获得感的两个毒瘤,要提升人民群众在政治生活中的获得感,一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的政治权益。二是要贯彻落实《决定》要求,“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2],确保为人民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是要坚决抵制和杜绝各种腐败之风,重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提升人民群众的信任感和认同感。人民的获得感需要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环境来保障,而增进人民福祉是提升人民获得感的关键内容。要提升人民在民生方面的获得感就要重视民生建设、了解民生需求、回应民生期待,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着手,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满足人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是提升人民获得感的重要举措,只有坚定文化自信,重视文化建设,坚持文化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理念,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提升民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获得感。生活美好的前提是有一个舒适宜居的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升人民获得感的环境保障。因此,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
总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人民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深刻理解“五位一体”的人民性是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题中之义,能否正确认识和坚持其中的人民性则直接关系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未来走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对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并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继续坚持人民性的基础上持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1).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9.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8.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6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
[7]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29.
[8]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2/23/c-118135058.htm,2016-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