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脚手架”之力,让鉴赏课“活”起来

2020-04-29张维萍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

黄河之声 2020年1期
关键词:脚手架乐句协同

张维萍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

初中鉴赏课中随着年级的增高总会表现出一些“怪”现象,“怪”在课堂积极发言的少了;“怪”在发自内心的体验音乐的人少了;“怪”在创作环节的参与人少了,“怪”现象像一种被施了魔法一样很有规律的出现在课堂中。

课堂实录回放一:

一次送教课的经历,面对一群陌生的初二学生,当音乐结束后师问:“这段音乐有几个乐句组成?”好多学生沉默了。纠其原因其一学生概念性模糊,不知道何为乐句。其二面对陌生的老师不自信,怕答错。这时师的引导画风突变,紧跟着提出了第二个要求:“请同学找一个较近的小伙伴分享一下你聆听后对乐句的感知?”话音刚落,教室里分享的场景此起彼伏。小小的一个环节是否可以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思考,初中阶段的孩子不是说越到高段越沉默,而是教师的课堂导向性、组织手段有待改变,学生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和学生之间的能力差距,这是导致弱势孩子保持沉默、不自信的真正原因。

课堂实录回放二:

音乐鉴赏课最主要是通过聆听去感受作品中所传递的各种知识,但是一个班级总有几个处在不在线状态,各玩各的学生,问其原因,学生们的回答是听不懂,因为所有作品的体验都是需要长久的知识积累为铺垫,因此这类学生找不到去理解作品的切入点,因此在课堂中的游离状态最多换来的只是老师们的善意提醒,但本质上是得不到解决,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综上所述的教学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中应该会频繁出现,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并没有与其年龄成正比,低效率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学习带来了许多障碍,因此需要转变老师的一种教学观念,在课堂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团队即微共体学习模式恰好能打破这种学习的尴尬场面,老师则是发起这种微共体学习模式的发起者和维护者,同时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在合作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无形之中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力量,这就是“脚手架”之力。它为打破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现状起到关键的作用。那么何为“脚手架”之力,这一词是来自日本著名教育理论家佐藤学先生在协同学习下的小组学习方法中提出的,他指出首先是模仿他人的思考,其次是将其他人的思考作为一个“脚手架”,来达到更高程度的学习任务,这种模式需要循序渐进,在循序渐进中让各层次的学生在自己的基础上得以提高。那么“脚手架”之力在初中鉴赏课中协同学习的高层建构上到底起到了怎样的重要作用呢?

一、“脚手架”之力在鉴赏协作小组的建设中起到了融合作用。

(一)促进协作学习小组成员互相信任

在学习微共体构建中生生之间形成互相倾听的关系是尤为重要,因此在团队中无论你是强者还是弱者,经验的分享都会得到同伴们的静静聆听和思考,平时不参与发言的学生,在微共体团队里他们也是有机会进行分享而且更多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尊重,这种尊重来自于其他队员的用心倾听和鼓励,久而久之在团队的融合中建立起强大的信任感。

(二)增进协作学习小组成员的凝聚力

初中鉴赏课微共体形式根据体验的内容及方法分成微共体和管微体两种,微共体一般由四人组成承担知识层面上的互相分享及掌握了解,管微体一般是七到八人为主,主要表现在鉴赏课的律动、情感体验方面的协同学习。“脚手架”之力就是在这些环节中将个体的人通过体验、分享、思想碰撞组合在一起,互相借力发挥团队智慧展现团队想法。老师在课堂中会对团队的每次展示进行一个考核,因此对凝聚力的形成也是呈逐步递增的状态,这种凝聚力体现在团队完成任务的时间上发展到团队完成任务的质量上及形式多样性上。

二、“脚手架”之力在音乐体验中起到推进作用

音乐音响带给人的体验可以分成听觉体验、情绪体验、情感体验、视觉体验等等。在班级协同小组学习中我们根据学科及课型的特性,把对音乐的感知分成三类1、听觉体验;2、各音乐要素体验;3、创作体验。

(一)对听觉体验起到模式化的作用

聆听是以个体的形式,但是对作品聆听后的感想则可以是团队式的分享,很多学生听了后说不出,最主要是找不到什么点来表述自己听后的一个感知,那么组内能力强的学生的表述将会被较弱的学生而模仿,这就是“脚手架”之力在听觉体验中一种最初的形态(模仿的形态),模仿感受的切入点,模仿感受的不同层面,同时在感受中词穷意尽时同伴的点拨都会在模仿体验中被刺激到。对于模仿的学生来说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模式化,而对于被模仿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通过聆听其他学生的感知过程中再次激发思考的灵感迸发出新的想法。

(二)对各音乐要素体验起到积极化作用。

对音乐要素的体验主要通过聆听运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各自所感受到的音乐表情,初中阶段律动体验是比较可取的一种表现方法,通过聆听去感知音乐的情感、力度、速度、节奏、乐句、调性等各种音乐要素的变化,同时运用律动的方式表达听到的内容,这种方式是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但是往往输入后停滞不前的这种状态也是非常常见,因此协同学习中“脚手架”之力在律动体验中会更积极的推动聆听体验的效果,让体验者从被动转为主动。

结合七下《沂蒙山小调》聆听音乐感知音乐的乐句、旋律走向,并通过团队的协同合作,用小组律动表现出来,谱例:

课堂呈现四人一组的协同合作小组,根据音乐的风格选择比较适合的道具(有选择红领巾,也有选择丝巾或者外套)。在乐句的感受中大多数组别选择了一个个学生传递式的行进方式,传递的过程中起初的不自信、生硬或者表现的不到位到整组成员抓住了音乐的流畅性,旋律走向的线条感,旋律的走向等特点,每个组员在传递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做出了波浪形的律动表现,短短几分钟的变化是老师纯粹的教无法来实现的效果,协同学习的“脚手架”之力在此环节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四人中的互相模仿产生了共鸣点,使聆听过程中融入了更多直观的体验,这些体验不是来自于老师的教授而是团队智慧的结晶。

又如八下《奥林匹克号角》一课,见谱例:

在主题一音乐的片段聆听中,教师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感受音乐乐句与乐句之间在创作中有何特点,这种特点对音乐营造的氛围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协同学习的合作任务,老师给出的任务是通过聆听重复的三遍片段音乐,微共体协作小组要完成通过各种肢体表现形式来共同表现音乐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正因为这是一种任务型学习,因此它不是单打独斗的学习任务,是一种协同学习。所以“脚手架”之力又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短短几十秒的一段音乐通过三遍播放,小组积极思考、探讨、实践,学生在第一遍音乐聆听的过程中表现的是静(安静的聆听、安静的思考),第二遍聆听后出现的场景是八个管委体成员凑成一个很小的圈子,小组内成员用自己可以听得到的音量(而不是以往课堂上吵闹的探讨音量)进行一个快速的分享探讨达成共识,第三遍小组实践呈现,根据大家的理解达成的共识用肢体表现出各音乐要素的变化,比如学生用顺时针、逆时针的方式表示乐句,用紧密的踩点表示节奏的紧凑,用双手高低起伏表示了力度的变化等等。这种尝试都是循序渐进的,从最初组内团队体验的男女有别到大家亲如一家人的温暖场景,从最初无数次播放才能完成的任务到现如今三遍就能完成任务,从以前群体体验中处于游离状态的学生到现在都能积极、热情的融入到团队体验学习中,这种现象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每个程度的孩子都找到自己适合的“脚手架”,老师更多的是观望者,评价者。顺着这股力量在学习之旅中轻松愉悦的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更积极的去体验音乐带给自己的一份独特的乐趣。

(三)在创作体验中起到分层化作用

音乐鉴赏课的较高领域就是在作品鉴赏完毕后归类总结,把已掌握的知识结合积累的技能进行创作展示,在创作的过程中谁都需要“脚手架”之力。根据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搭建的层次,结合七上进行曲一单元,在最后的创作坊环节,老师给出的任务是根据进行曲应用的场合比如入队、迎宾等场合,协同小组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创作一条具有进行曲风格的旋律并进行团队展示表演。能力强的孩子会很快抓住这种体裁的特点创作出一条朗朗上口的偶数拍子的旋律,能力弱的孩子会在能力强的孩子创作的基本上进行一些简单的改编,比如附点节奏的加入,又如某种特定场景用什么样的音色来展示等。在这样的创作过程中“脚手架”的力量无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思考点、创作点,它是学生参与创作的动力,让学生的体验更加层次化,哪怕再弱的孩子也有自己特点的任务和地位。“脚手架”之力在协同体验中分层落实,在很短的时间内各自得到了学习过程中的价值,分层体验。

学习是不分等级,学习是公平的(尤其是基础教育),每个孩子都有享受学习的权利,享受学习的快乐。笔者的目标想让每个孩子能在音乐课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让所有的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人而不是课堂中的奴隶,协同学习这种模式已经在初中鉴赏课中凸显优势,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脚手架”之力不能忽视,它不单是生生学习的借力点,也是师生学习的借力点,智慧的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它,在课堂中提出更多的挑战性问题形成更多的“脚手架”之力,科学的运用它,它将会是攀登高峰的摩天台阶,是建立自信学习的台阶,是融入协同学习的台阶,是擦出智慧之花的台阶,让更多的孩子在协同学习的模式下鉴赏音乐的魅力,提高鉴赏的能力,让初中音乐鉴赏课在协同学习的“脚手架”之力的推动下真正“活”起来!■

猜你喜欢

脚手架乐句协同
《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D.574》钢琴伴奏演绎分析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
尝试,培养核心素养的脚手架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