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创作歌曲《八角楼的灯光》曲体、词韵特征探析
2020-04-29邱苏香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
邱苏香 (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
江西井冈山一带的红歌一部分来源于当地老表的口头民间歌谣、红色革命歌谣,一部分来源于改革开放后文艺工作者及艺术家们深入井冈山了解民情、了解历史后,以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为题材的创作歌曲。集体创作歌曲《八角楼的灯光》是一首在井冈山地区非常具有代表性和艺术性的歌曲。
一、集体创作歌曲《八角楼的灯光》的故事背景
八角楼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茅坪的一处住所。自1927年10月7日,毛泽东引兵井冈山后,在八角楼上办公和居住的时间最长。期间,为了厉行节约,毛泽东向全军宣布了一个关于使用油灯的规定:团、营、连部晚上办公时用一盏灯,可点三根灯芯,办完公要熄掉,连部留一盏灯作带班、查哨用,只准点一根灯芯。按规定,毛泽东是党和军队的领导人,可以使用三根灯芯,但自从宣布规定那天起,每当夜幕降临,八角楼上便经常只亮着一盏燃着一根灯芯的青油灯,毛泽东就在这盏如豆的油灯下工作至深夜。
这天夜里,因为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让人感到格外寒冷。住在楼下的警卫员担心毛委员受冻着凉,设法搞到了一个火笼,想送给毛委员御寒。谁知毛泽东却拒绝他:“小鬼啊,你看我身上都披着线毯了,不会有冷的。你把火笼送给感冒了的谭秘书(谭政)吧。”见警卫员站着不动,毛泽东只好接过火笼自己来到了前委秘书们的住处,将火笼送了过去。见毛泽东下楼去了,警卫员只好磨蹭着往回走。当看到毛泽东房间实在太暗了,就情不自禁地往油灯里多拨了一根灯芯。毛泽东回到房间后,见灯变得亮多了,皱了一下眉,重新把添加的一根灯芯拨开,并继续在昏暗的油灯下奋笔疾书。
寒夜中的毛泽东虽然在八角楼上彻夜未眠,却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他披着一方薄毯,用一根灯芯点亮了八角楼上的夜夜光辉,写出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打消了上至中央下到军民关于“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照亮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前程。在八角楼灯光下诞生了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体现了毛泽东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升华理论,敢为人先的精神。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而作为当代大学生,历史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我们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性爱国,以积极的心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肩负起历史使命,用青春谱写历史新篇章。
二、集体版《八角楼的灯光》的创作背景
集体版《八角楼的灯光》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原有两段词,第二段词因“个人崇拜”的色彩痕迹较浓,所以现在一般只反复第一段唱两遍为一首完整的歌曲。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主张突出集体,不突出个人,很多东西都是集体创作,在发表时没有署个人的名字,所以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都不详。
三、集体版《八角楼的灯光》的主要艺术特征
纵观集体版《八角楼的灯光》,它无论从曲体结构特征、音乐风格特征和歌词的韵律特征上都更符合井冈山一带的音乐元素、表现形式和演唱风格。本文试从曲体结构特征、歌词韵律特征两方面对集体版《八角楼的灯光》的艺术特征进行探析。
(一)一气呵成的“四句体”曲体结构特征
《八角楼的灯光》
天上(的)北斗亮晶晶
八角楼(的)灯光通通明
毛委员就是那掌灯(的)人(那)
照亮中国革命万里程。
1、“一段式”言简意赅的“四句体”曲体结构特征
曲体结构是歌词中的行文结构对曲子的影响而产生的音乐表现形式。《八角楼的灯光》从曲体结构来看,一共有四句,非常符合井冈山民歌曲体结构以“七言四句体”为特征的曲体结构形式。起句“天上的北斗亮晶晶”,第二句承接第一句“八角楼的灯光通通明”,第三句转到主题“毛委员就是那掌灯的人(那)”上,第四句为结束句“照亮中国革命万里程”。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起、承、转、合”的四句体结构。括号中的衬词“那”如果单独拿出来讲,它所表达的意思是非常有限的,但与曲调结合之后却有很强的表情作用,强调了掌灯的、领导中国革命胜利的人就是毛委员,不是别人。这一类的衬词是井冈山民歌曲体结构中非常常见、广泛运用的形式,它影响着井冈山民歌的歌词韵味和演唱风格,在歌曲演唱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括号内的“的”都是为了遵循歌曲音乐旋律而加的,在歌词内容部分里“的”字可有可无,它并不会影响歌词表意,如“天上(的)北斗亮晶晶”和“天上北斗亮晶晶”的表意是完全一致的。
2、一段式短小精炼的“四句体”曲式结构特征
这首歌曲演唱部分为四句共15个小节,四句中又可以分为A、B上下两句,A句由第一、二句构成,B句由第三、四句构成。A句中的第一、二句分别由四小节构成,B句中的第三句共三小节,第四句由四小节构成。曲式结构特征表现为一段式“四句体”的结构,也可以看作两句式结构。全曲结构鲜明简洁,短小精炼,明快抒情。这种结构的形成更多是因为歌词为四句体结构来决定的,从这个层面来看,井冈山民歌曲式更多是由歌词内容和内涵来决定的。
谱例:《八角的灯光》全曲
(二)朴素、天然的歌词韵律特征
众所周知,歌曲是一种由音乐(曲)和文学(词)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歌曲中音乐是表现体裁,作曲家通过音乐的语言,表现作曲家特定环境下所感受到的心境;而听者则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将听觉中的音乐形象转化为心灵中的视觉形象。歌词则是内容题材,它通过人类独有的语言,更为准确地传达作曲家的意图及表现音乐的内容和感情。集体创作歌曲《八角楼的灯光》的歌词韵律虽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着意的渲染,也不追求古诗词那般的严谨规整,其曲调随着歌词的情感变化而变化,与歌词的结合可谓朴素随性、自然天成。歌曲的旋律优美流畅、明快舒展且富有动感,舒缓流畅中包含着愉悦激情的韵律美。这种毫无做作和刻意追求的歌词之美与音乐旋律的完美统一,使得此曲具有了典型的地方风格和艺术感染力。
1、韵书形式与音乐韵律的统一性
集体创作歌曲《八角楼的灯光》是一首遵循和扎根地方方言特色而创作的地方民歌,其语言与地方方言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而语言本身就是地方民歌的一大特点,任何地域和民族的歌曲如果用另一种语言来演唱往往会逊色很多,这首歌曲的词作家在创作时考虑到地方方言的发音特点,没有完全根据普通话的标准发音来进行韵律、韵脚的处理,其韵律因方言原因与传统诗词韵律有所区别。作为演唱者来说,必须了解这点才可能避免在演唱中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来演唱,避免音乐韵律风格的误区。从标准普通话的韵律上来看,此曲整首词押了两个韵,分别是第一二句的“晶”“明”押“ing”韵,第三四句的“人”“程”押“en”韵。但从地方方言来分析,严格意义上整曲只押了一个“ing”韵。因依井冈山当地方言,“人”字并不读“ren”而是读作“ying”,“程”读作“ting”。如就按照标准的普通话第三四句的韵脚“人”和“程”押“en”韵,也是上下两大句很有规整性的押韵,韵律语调的处理上,特别是对韵脚的处理上,自然朴素使得歌词在韵律和演唱上达到非常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从地方方言的韵律分析整首词就押一个“ing”韵,更是给人一气呵成、浑然天成之感。
2、平仄处理与旋律音调、节奏的一致性
歌词语调与歌曲旋律的核心音调有着密切关系。如词作中语言的平仄、抑扬、押韵与旋律线的音调相一致,则作品演唱起来就会朗朗上口,且增强歌曲美感,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会起到促进作用。反之,二者不一致、不协调时,则会出现“倒字”的现象,不仅演唱者唱起来会感到生硬拗口,听众也会觉得晦涩难懂。
集体创作歌曲《八角楼的灯光》的平仄语调与音乐旋律的走向结合是协调一致的。首句的平仄为“平仄|仄仄|仄平平”,结束在“仄平平”与音乐的下行走向一致;第二句平仄为“平仄平|平平|平平平”,结束在“明”上与音乐的先上再下的旋律走向密切关联;第三句平仄为“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最后的“那”字为仄声,与音乐的下行旋律音调是一致的;第四句平仄为“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尾字“程”的平声与音乐的上行相呼应。正是词曲作者在创作时非常注重歌词语调与音乐语调之间协调统一的关系,才使得全曲在演唱时朗朗上口,自由舒展。
同时,词曲作家还十分注重安排歌词语言节奏和音乐节奏间的关系。就这四句歌词而言,歌词的节奏并不完全对仗,首“天上”二字平仄起句,第二句是由三个字“八角楼”平仄平起句,虽字数不同,但都是一个完整的词。接下来的“北斗亮晶晶”、“灯光通通明”,仄仄对平平,仄平平对平平平,节奏也完全一致。后两句则更多体现在词语上的对应也有对比,韵律和节奏更加灵活生动,充分体现了地方性民歌的自由随性,这也是地方性民歌音乐美之所在。
结 语
井冈山民歌像所有的民歌一样,它在具有所有民歌共同特点的同时,还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这些独特的特点与风格是非常值得词曲创作者们珍惜和传承的。因此,对井冈山集体创作歌曲《八角楼的灯光》的艺术特征之曲体特征和词韵特征进行研究可以为今后的民族音乐创作者和演唱者们提供一些借鉴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