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效果
2020-04-28王芳
王芳
【摘要】 目的:研究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24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和观察组(给予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各62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白带异常、阴道瘙痒、阴道壁充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pH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雌激素与甲硝唑联用的疗效更好,能够促进萎缩性阴道炎症状快速消失,病情好转,且未增加药物副作用危险,安全性高。
【关键词】萎缩性阴道炎;雌激素;甲硝唑
萎縮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多见于大龄妇女。随年龄的增长,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易患上萎缩性阴道炎。萎缩性阴道炎以白带异常、外阴瘙痒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给患者带来较大困扰[1]。甲硝唑为抗菌药物,适用于厌氧菌感染引起的炎症疾病,是妇科炎症常用药。但甲硝唑单药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疗效欠佳,为此本研究观察了甲硝唑联用雌激素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年龄46~63岁,平均(52.64±2.15)岁。观察组年龄47~65岁,平均(51.64±2.0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确诊为萎缩性阴道炎;(2)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伴有精神疾病难以沟通;(2)由其他原因引起的阴道炎。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甲硝唑治疗。每晚临睡前清洗外阴后,将1枚甲硝唑栓(国药准字H43021486)放入阴道后穹窿处,连续用药10 d。
1.2.2 观察组 给予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甲硝唑栓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尼尔雌醇片(国药准字H11020124)口服,初始剂量4 mg/次,间隔2周用药1次,每次药量减少2 mg,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白带异常、阴道瘙痒、阴道壁充血等症状消失时间,阴道pH值,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阴道pH值对比
观察组白带异常、阴道瘙痒、阴道壁充血消失时间分别为(4.47±0.27) d、(5.67±0.23) d、(6.43±0.21) d,阴道pH值为(10.35±1.67)。对照组带异常、阴道瘙痒、阴道壁充血消失时间分别为(5.48±0.24) d、(7.16±0.21) d、(10.21±1.65) d,阴道pH值为(18.24±1.23)。观察组白带异常、阴道瘙痒、阴道壁充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pH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15,P=0.001;t=37.670,P=0.001;t=17.894,P=0.001;t=29.954,P=0.00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过敏反应1例、乳房胀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6%。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过敏反应1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χ2=0.535,P=0.465)。
3 讨论
女性绝经后雌性激素水平下降,容易诱发萎缩性阴道炎。因阴道壁萎缩导致上皮细胞中糖原下降,阴道环境pH上升,呈强碱性,阴道分泌物对外界细菌、病原体抵抗能力下降,病菌更容易侵入引起炎症。萎缩性阴道炎可引起外阴灼热、分泌物增多、异味,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甲硝唑是治疗阴道炎的常见药,对厌氧菌、滴虫等引起的感染均能起到良好疗效。萎缩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抵抗力降低导致细菌侵入所引起,甲硝唑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繁殖,阻碍其代谢,促进死亡[2]。但萎缩性阴道炎的根本病因是由阴道分泌物异常,导致白细胞数量不足,免疫能力下降难以清除阴道细菌所引起,甲硝唑停药后易复发,还需针对患者激素水平异常这一重要病因加以控制。临床中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的疗效可靠。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白带异常、阴道瘙痒、阴道壁充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pH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证明雌激素与甲硝唑联用的疗效更好,能够促进萎缩性阴道炎症状快速消失,病情好转,且未增加药物副作用危险,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江海霞.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9):32-33.
[2]祁凤华.萎缩性阴道炎应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9,6(28):72.